第二十八回 寒江关樊洪水战 樊梨花仙丹救兄(1 / 1)

话说薛元帅成功斩杀苏锦莲,薛丁山与陈金定也顺利成亲,这些事暂且按下不表。且说苏宝同逃离锁阳城后,锁阳城一带恢复太平。周边依附的州县纷纷归降,薛元帅一方面向朝廷奏报战况,一方面派遣薛贤徒率领一万兵马及数名文武官员,镇守界牌关;安排周文镇守金霞关,周武镇守接天关,均配备相应兵马与文官协同防守。就这样,从锁阳城一路直至玉门关,皆纳入中原管辖范围,百姓们又过上了安居乐业的日子。

这一天,薛元帅升帐议事,商议继续西进的战略。老将陈云上前献策道:“元帅,从这里往西四百里,有寒江阻拦。江对面有一座寒江关,关上守将是老将樊洪。此人足智多谋,官封定国王,他有两个儿子,长子樊龙,次子樊虎,都有万夫不当之勇,父子三人共同镇守寒江关。他们得知我军西进,必定会严加防备。要想西进,没有船只根本无法过江,所以必须打造大船,才能顺利渡江。”

薛元帅听后,点头称是:“陈亲翁所言极是。” 于是,他下令派程铁牛、尉迟号怀、王宗一、姜兴霸四位将领,带领四千军士上山伐木,督造战船。经过一个月的忙碌,战船打造完成,停靠在江口,等候元帅起兵。

薛仁贵来到教场,点齐三十万大兵,任命罗章为前部先锋,秦梦押后队,尉迟青山负责押运粮草,程千忠担任二运解粮官,周青则负责催赶各路粮草。同时,他命王心溪、王心鹤二将留下五万兵马,镇守锁阳城,让老将陈云担任向导官。一切安排妥当后,三声炮响,大军在教场举行祭旗仪式,随后浩浩荡荡地离开锁阳城,向西进发。

大军一路行军,没过多久便抵达寒江渡口。元帅下令放炮停行,安营扎寨,准备乘船过江。元帅来到江口,只见江面白浪滔滔,再看岸边,大小战船已整齐排列。程铁牛等四位将领上前交令。薛元帅传令,对罗章、秦梦、窦一虎三将说道:“本帅当年跨海征东,挺进狮子口,箭射戴笠篷,鞭打独角兽,飞跃金沙滩,什么样的江河没渡过,难道还怕这小小的寒江!你们三位将军,务必齐心协力,渡过寒江,拿下寒江关,为西进打开通路,本帅自会在后面督阵。” 三将齐声应道:“得令!” 各自拿起兵器,登上战船。

大军陆续登船,一声炮响,战船齐发,朝着江心驶去。只见船头上旗帜飘扬,炮声震天,好不壮观。

再看寒江关这边,主将樊洪正与两个儿子及左右偏将在衙中商议。他们谈及苏宝同一心为祖父报仇,兴兵东征,却接连丢失数座关卡,苏娘娘也不幸阵亡,元帅下落不明,如今寒江以东已尽归中原。如今唐军又打造了大小战船,意图夺取寒江关。众人纷纷表示,别的地方还好说,寒江天险,料想唐军难以逾越。

正说着,有番兵匆匆来报:“启禀将军,大事不好!中原的薛蛮子领兵过江来了!” 樊洪一听,大惊失色,说道:“竟有这等事?再去打探!” 随即命令两个儿子:“你们带领十万水军下江,等唐兵渡江到一半的时候,听号炮一响,便从中间杀出,让他们首尾不能相顾,杀他们个片甲不留。我会带领大军在后面接应。” 樊龙、樊虎二人得令,即刻领兵下江。随后,樊洪老将军也带领大小众将,纷纷乘船下江。

再说唐朝大军,战船行至江心时,忽然听到炮声连珠般响起。只见各个港湾中驶出无数番船,船上的番将们都扎着红头巾,身穿水纳袄,手持长枪,摇旗呐喊,气势汹汹地冲了出来,锐不可当。这些番船竟将唐朝的大小战船冲成了两部分。

后面的薛元帅见状,立刻下令:“水战与陆战不同,大家务必勇往直前,不可后退!” 众将得令。秦梦迎上樊龙,罗章与樊虎交锋,双方展开激烈大战。老将樊洪看到两个儿子陷入苦战,急忙划动兵船,冲了上来,却被窦一虎拦住厮杀。

秦梦与樊龙激战三十多个回合后,秦梦瞅准时机,放下提罗枪,抽出银装锏,照着樊龙的肩膊狠狠砸去。樊龙吃痛,手中的大刀差点拿不稳。番兵见主将受伤,赶忙划动番船,大败而逃。樊虎则被罗章一枪刺中腿部,番船大乱。樊洪老将见两个儿子大败,无心再战,丢下窦一虎,也急忙划动战船退回。

薛元帅见唐军战胜番将,心中大喜,传令擂鼓追击。樊家父子连忙弃船登陆,朝着寒江关逃去。剩下的番船,逃走得快的,都侥幸逃脱了;逃得慢的,都被唐军杀死。薛元帅传令收兵,大军一齐登岸,直杀到寒江关前。

众人只见寒江关两边高山耸立,中间只有一条狭窄的关路。此关位于半山之中,山上防守严密,滚木礌石随时可能砸下。众将见状,只得退回。薛元帅见此关易守难攻,便下令安营扎寨,与众将商议攻打之策。

且说樊洪老将,带着两个儿子败退回关后,吩咐番兵在关头上多备灰瓶、石子、强弓、硬弩以及滚木礌石,加强防守。樊洪的夫人在一旁说道:“妾身早就听闻跨海征东的薛仁贵十分厉害。这次水战,咱们被他打败,两个儿子也被他打伤。幸好女儿前日回家,或许她有仙丹妙药,能医治儿子的伤势。” 樊洪一拍脑袋:“我倒忘了,昔年黎山老母收女儿为徒,教了她八年,传授了她移山倒海、撒豆成兵的法术,还赠给她诛仙剑、打神鞭、混天棋盘、分身灵符、乾坤圈,精通五遁之术。想来她定有妙药。” 于是,他吩咐丫环:“快去请小姐出来。”

丫环领命,来到小姐房中,说道:“小姐,老爷有请。” 樊梨花听后,来到中堂,见过父母,问道:“父亲唤孩儿前来,有何事吩咐?” 夫人说道:“女儿啊,唐朝派薛仁贵领兵西征,已经杀到寒江了。倘若寒江关有失,西番可就保不住了。所以你父亲和两位哥哥前去拦截,结果都被打伤,败阵而归。你父亲正为此事烦闷,特地唤你出来商议。不知你可有仙丹,救救两位哥哥,然后再设法杀退唐兵,也好让你父亲宽心。”

樊梨花听了,心中暗自思忖:“记得师父曾吩咐,说我与大唐小将薛丁山有姻缘之分,还命我下山与他完婚,一同征西。如今果然他的兵马来到寒江关,还伤了我兄长。也罢。” 她开口说道:“父亲,既然两位哥哥受伤,女儿自有妙药医治,父亲不必担忧。”

樊洪听了,大喜过望,连忙唤两个儿子进来,说道:“你妹妹有仙丹救你们。” 樊梨花将丹药敷在哥哥们的伤口处,没过一会儿,伤口便愈合了。弟兄二人十分高兴:“多亏妹子救了我们,想必妹子定有奇谋,能杀退唐兵。等我们恢复番邦的失地,狼主必定会重重加封,我们一家的功劳可就大了。” 樊梨花说道:“这有何难!不是妹子自夸,明日妹子出阵,定要活捉唐将,为二位兄长出气。” 两位兄长听了,说道:“既然妹子出阵,做哥哥的为你掠阵。” 老将樊洪哈哈大笑道:“难得女儿志向远大,虽说你法术高强,但出阵之时,仍要小心谨慎。” 樊梨花说道:“父亲放心,女儿心里有数,不用父亲叮嘱。” 当晚,众人各自回房休息,暂且不表。

樊梨花回到房中,心中想着自己与薛世子的姻缘,只是不知他相貌如何,才能怎样。又想起父母曾说,要将自己许配给白虎关总兵杨藩。她打听过,杨藩生得丑陋无比,面如青靛,目似铜铃,怎能配得上自己!她心想,师父黎山老母能知晓过去未来,既然许配薛丁山为夫,想必杨藩绝非自己的夫君。她暗自决定:“待我明日出阵,看看薛丁山,便可知晓。”

到了第二天,樊洪老将军升帐。樊梨花全身披挂,上前请命领兵出战。樊龙、樊虎也穿戴整齐,各自手持兵器,与妹妹一同出阵。他们点齐本部人马,来到关前。三声炮响后,关门大开,大军冲下山来,在平阳之地排好队伍。樊梨花一马当先,冲出阵前,高声大叫,指名要薛丁山出阵。

探子急忙跑进唐营禀报:“启禀元帅,如今樊老将军的女儿樊梨花,带领女兵出关挑战。” 元帅说道:“昨日他父子兄弟那般骁勇,尚且大败而归,他一个女儿,又能有多大能耐!” 探子说道:“元帅可别小瞧了樊梨花,她武艺高强,仙法众多。她指名要小千岁出阵,不然就要杀进营来。” 元帅听了,大怒道:“这番女好大的口气!我偏不点孩儿出阵,另派别的将领出战。哪位将军愿意出去,擒获此番女?”

将军愿意出去,擒获此番女?”

窦一虎本就喜好美色,听说樊梨花美貌出众,心中暗想:“待我出阵,将她活捉进营,元帅说不定会将她许配给我。” 于是,他上帐说道:“小将窦一虎愿出去会会她。” 这时,先锋罗章也上前喊道:“元帅!让小将出阵,定要活捉番女。”

元帅说道:“既然你二人都愿意去,那就一同出阵吧。” 二人领命出阵,后事究竟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