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云山脉深处,云雾如墨翻涌,通天道场若隐若现。
道场门前的石碑上,“通天道场” 四个古篆大字,历经风雨侵蚀,却依旧苍劲有力,宛如一位沉默的老者,默默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见证着岁月的变迁。
此地虽无准帝坐镇,却暗藏惊天杀阵,遥想当年太玄剑帝证道成帝之时,以无上伟力在此布下帝级阵法,阵纹如星河倒悬,流转间蕴含日月之威,似有远古神魔虚影若隐若现。
传闻准帝强者若敢擅闯,必将被阵法绞碎元神,尸骨无存,这等威势,令无数圣地忌惮,轻易不敢招惹。
道场山门之前,两座白玉石狮昂首而立,狮目如炬,仿若能洞察一切来者。两名道童手持古朴拂尘,周身萦绕着淡淡道韵,仙风道骨。
见九天青衣踏云而来,他们身形微动,齐声喝问,稚嫩的声音中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何人胆敢擅闯通天道场?”
通天道场,乃是道家正统之地,山门牌匾上 “通天道场” 四个鎏金大字,在云雾中熠熠生辉,散发着古朴而神秘的气息。与专修剑道的洗剑阁不同,此地讲究道法自然,兼修剑道、符道、阵道等诸多法门。
昔日通天道人在此悟道,留下无数传说,其弟子太玄剑帝更是从这里踏上了证道之路,名震天下。
“洗剑阁九天青衣,特来拜会!” 九天青衣神色从容,抬手间,一枚湛蓝色的令牌闪现掌心,其上洗剑阁徽记流转着凌厉剑气,正是洗剑阁亲传弟子的身份象征。两名道童见状,眼神微变,显然知晓洗剑阁的威名。
其中一名道童匆匆入内请示,片刻后返回,态度陡然恭敬,行礼道:“九天道兄,请随我来!”
穿过层层殿宇,九天青衣跟随道童前行。道场中寂静异常,唯有风声掠过竹林,发出沙沙轻响。
偶有身着道袍的弟子匆匆而过,神色淡然,对这位外来客只是随意一瞥,便不再多关注。整个道场弥漫着一股清冷孤寂的氛围,仿佛时间在这里都放慢了脚步,让人不自觉地沉静下来。
踏入大殿,檀香四溢,青烟袅袅升腾。殿中央供奉着通天道人的神像,慈眉善目,仿若真人,令人心生敬畏。
而在神像一侧的墙壁上,挂着一幅画像,画中之人白衣胜雪,剑眉星目,手持长剑,眼神中透着坚定与对剑道的渴望。
九天青衣一眼便认出,这正是自家祖师太玄剑帝年轻时的模样,仿佛跨越时空,与祖师爷对视,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亲切感。
“道兄!”
一声呼唤打断了九天青衣的思绪。他转身望去,只见一位身着紫色道袍的青年款步走来,道袍上云纹随着步伐轻轻晃动,腰间玉佩散发着温润光泽,周身萦绕着一股儒雅洒脱的气息。
“在下道号明阳,乃家师道山散人座下弟子。” 明阳双手抱拳,行了一礼,举止间尽显道家子弟的风范。
“原来是明阳道友,幸会!” 九天青衣连忙回礼。
明阳微微一笑,引着九天青衣在蒲团上坐下,随后熟练地沏了一杯灵茶。碧绿色的茶水热气升腾,一股沁人心脾的茶香弥漫开来。
“家师前年便闭关冲击更高境界,所以只能由明阳来招待道兄,还望海涵。” 明阳放下茶壶,目光温和地问道,“不知九天道兄此番前来,所为何事?”
“不瞒明阳兄,我此番下山,正是为了重走祖师之路,探寻剑道真谛,故而特来通天道场拜访。” 九天青衣目光坚定,坦诚相告。
明阳眼中闪过一丝了然,问道:“如此说来,道兄可是想观摩道场中的剑道碑?”
“剑道真解碑?” 九天青衣面露疑惑,在洗剑阁中,他从未听闻过此物。
明阳见状,惊讶道:“九天道兄竟不知晓?此碑乃是当年剑帝参悟剑道真解之物,上面刻满剑道至理,堪称道场的镇派之宝!”
明阳话音未落,九天青衣体内的圣道断剑突然发出龙吟般的嗡鸣,剑鞘表面流转的符文如活物般窜动。
他双目瞬间爆发出耀眼的精光,周身热血如沸,连发丝都因澎湃的剑意而微微颤动。
太玄实录中从未记载的剑道真解碑,此刻宛如隐藏在岁月迷雾中的绝世宝藏,散发着令人难以抗拒的诱惑。
“竟有这等惊世奇物!” 九天青衣喉结滚动,强压下内心翻涌的激动,抱拳的双手因用力而微微发白,“若能得见真容······只是此等镇派重宝,不知能否让在下一瞻风采?” 。
明阳见状,抚须大笑,周身道韵流转,紫色道袍猎猎作响:“九天道友不必如此拘谨!洗剑阁与我通天道场同气连枝,这点小事,何须客气?请随我来!”
说罢,袖中飞出一柄青竹舟,脚踏其上,朝着道场西侧疾驰而去。
穿过三重云雾缭绕的拱门,一座石碑如远古巨擘般破土而出。石碑通体墨黑,表面流转着银色剑纹,高十丈、宽一丈,直插云霄,顶端隐没在云层之中。
还未靠近,九天青衣便觉呼吸一滞,磅礴剑意如惊涛骇浪扑面而来,割得他脸颊生疼,发梢竟被剑气削断数根,簌簌飘落。
“此乃剑道真解碑。” 明阳神色凝重,指尖掐动古老法诀,石碑四周骤然亮起金色锁链状符文,随着 “咔嚓” 脆响,锁链寸寸崩裂。
“剑帝当年参透此碑后,只留下‘虚空遗珍’四字,其来历至今成谜。有人说它是混沌初开时的剑道法则凝聚,也有人言是域外大能陨落时的道韵所化。”
九天青衣缓缓伸手,指尖距离石碑三寸时,一道剑气突然迸发,在他掌心划出细长血痕。鲜血滴落的瞬间,石碑表面符文疯狂流转,隐隐传出金铁交鸣之声。
“此碑深奥莫测,自道场立派以来,唯有三人从中悟出无上剑道。” 明阳望着石碑,眼中满是敬畏,“其一便是天纾女帝,她曾在此碑前闭关三月,出关时一剑斩断三千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