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华芯一号(1 / 1)

华芯一号可不是普通的芯片,那可是大名鼎鼎的“十亿项目”!

两千年的时候,为了激励高校、企业在高新科技领域取得突破,实现自主研发高性能芯片的梦想,国家发布了关于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18号文件,全力推动芯片的研发和生产。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云枢科技对外公布了自己的“曦云芯片计划”,估计沪交大也是同一时间启动的dSp芯片研发计划。

华芯一号的研发总设计师是一位留洋归来的博士,叫晋晨,此时,他已经应邀上台介绍这款芯片。

“千禧年,我们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制定了四年发展战略,两年卧薪尝胆,第三年一鸣惊人,最后一年海纳百川、鹏程万里。幸不辱命,我们做到了。

我们这款华芯一号芯片是dSp芯片,也就是数字信号处理器,是计算机、通信、消费电子产品这些领域的核心部件。我们于去年开始设计源代码,今年年初完成,目前在华芯公司流片成功。

我们华芯一号采用了0.18微米先进工艺,集成了250万个元件,有3位运算处理内核,运算能力是每秒2亿次!”

台下再次如水入油锅一般炸开。

“什么,我没听错吧,每秒2亿次?”

“我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但晋教授确实是这么说的!”

“天呐,太牛了吧,这个数据完胜英家芯片!”

“绝对的世界顶尖!太不容易了,我们被卡技术卡这么久,终于又站在了世界之巅!”

……

沪交电子学院院长觉得这还不够,在晋晨之后介绍了幕后的故事。

“目前最先进的摩拉芯片,需要数百人的工程团队,花费三年时间,流片十几次才能成功。而我们的华芯一号,它的诞生仅用了16个月,源代码设计用了4个月,比摩拉芯片效率高了三倍。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我们从国外学到先进技术经验之后,回来为国争光的晋晨博士!”

讲到这里,院长稍微停顿了一下,似是在等待台下的掌声,也像是在酝酿情绪。

台下的听众很配合,掌声如雷。

六十秒之后,院长张开双手往下压了压,展开了一场酣畅淋漓的演讲。

“我想问问在座的各位,你们有谁见过凌晨四点的沪上?可能很多人都见过,但是,我们晋晨教授见过凌晨一点、两点、三点、四点、五点、六点……各个时间段的沪上,他都见过!

他见过午夜时分的图纸,也见过黎明之前的耗材;他见过四季轮转的窗棂,也见过暴雨滂沱的露台。

……

是他,带领我校三十余位在读博士、硕士,从零开始,每日苦研,夜以继日,才有了十六个月就一次流片成功的骄人成绩!”

台下掌声热烈。

六十秒之后,院长再次控场。

“请容许我修正自己的语法错误。不,这不是成绩,这是奇迹!

这是世界奇迹!”

很好,成功将现场气氛推至高潮,所有人都兴奋得脸红目赤,作为华国人,作为华国物理人,物理学界有如此大的突破,他们与有荣焉!

大家都这么激动的时候,胡中玥的冷静就显得不太合时宜。

会后,钱行之把胡中玥叫到身边:“走,陪我逛逛沪交~”

胡中玥明白老师这是有话要单独对她说,点点头,错了半步跟在老师身后。

“玥玥啊,你也算是我看着长大的孩子,你王奶奶不止一次跟我感慨,可惜现在计划生育,不然国家如果主张要孩子,她一定让你钱姨生个小女孩跟着你的样子养!”

胡中玥笑了:“王奶奶这是谦虚呢,鹤鹤也很聪明呀!”

钱行之:“鹤鹤是聪明,但你是聪慧,他不及你。”

胡中玥:“老师谬赞了!”

“我从不说假话、空话,你确实聪慧,不然进不了京大,成不了我的学生啊!”

钱行之笑着自夸了一句,然后扭头看着她,意有所指地说:“我们的高考就是选拔勤奋聪慧的孩子,你看这学校里,有几个不是聪慧的呢?”

胡中玥明白了,老师这是说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是的,其实我的天份并没有那么好,谢谢您一直没有放弃我!”

钱行之摇头:“诶,你也不要妄自菲薄嘛!玥玥啊,我知道你这一路走来,并不像别人看到的那样顺风顺水,很辛苦,甚至比刚刚那位院长说的还要辛苦,付出的还要多,别的不说,就你那个全国顶尖的实验室,我估计没有一个搞物理研究的看到不眼馋。”

说到这里,钱行之哈哈一笑,“我们学校毕业的这一波,都被你网罗过去了吧!”

胡中玥有些不好意思,没错,京大物理系毕业的,有八成都在云枢科技。

“我知道你所求甚大,虽然现在还没有一个好的结果,但你要相信,努力不会负你!”

钱行之说到这儿,胡中玥算是明白他的意思了。

“老师,可能我刚刚在会场表现得没那么激动,但我绝对不是嫉妒。我是在思考,那块流片一看就是208脚芯片,比摩拉的144脚芯片大得多,沪交到底是怎么完成的?”

她看向钱行之,解释道:“我没有看不起沪交的意思,但老师您知道的,论研发水平,我们京大不逊色于任何学校!”

钱行之浅浅一笑:“玥玥,研发这件事,有的时候只要灵光一闪,就能攻克一个技术壁垒。晋晨毕竟是在摩拉担任过芯片设计经理的,他有着比我们先进得多的技术和经验,能做到这个,也不稀奇。”

胡中玥摇头:“我还是很难理解,国外在技术方面的把控很严格,别说华国人,就是换了国籍的华裔想要参与到核心研发团队,都要经过数十年的考验。云枢科技的团队里不是没有留学生,他们在国外的时候接触到的技术很有限。”

说到这里,她环顾四周,见近处没有什么人,才轻声说道:“现在云枢研发团队的首席是从斯坦福回来的,据他所说,他能接触到的,在国外最被看重的华国人,是已经加入漂亮国国籍的华裔教授,这位教授是八十年代出国的,在斯坦福已经待了十四年。”

她看着钱行之,问出了一个很大胆的问题:“老师,晋晨教授九二年出国留学,九八年拿到博士学位,两千年回国,仅仅两年的工作时间,您觉得他接触得到那么核心的技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