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忽悠(1 / 1)

不多时,收到命令的刘大宝开始忙碌起来。

时间短,任务重,他调集了几人帮忙。

殿下要求,前几日研究的菜谱一次性上全,以后倭国使节就得自力更生了。

想吃这般特制美味,得加钱!

蛙蛙版仰望星空,蝌蚪芦荟小果汁,化粪池加料版臭豆腐,纳豆小笼包..等等美食快速出餐。

而周宏这边已经邀请了小倭国的使节。

正使犬上三田耜,副使药师惠日,还有随行的另外几位副使皆都到场。

“见过周君!”几人表现的非常客气,甚至有些卑微。

“小犬君客气了,这次找你们过来是陛下已经安排好你们的学习,跟尔等说一声。”

“周君请讲。”

“我大唐皇帝陛下安排了孔圣三十二代孙、国子监司业孔颖达负责教授诸位儒学经典和礼仪。”

“谢大唐皇帝陛下。”

小犬高兴坏了,自遣隋使小野妹子(男)带回中原消息,倭国权贵阶层对其文化万分推崇,自是知道孔圣是何人。

他万万没想到负责教授他们的居然是孔圣的后人。

可他更加万万想不到的是,王夜让他们学的东西是让其明白自己为何挨揍。

“学府定在渭河东岸的一处院子,归属齐王府新学堂,诸位还需备好束修。”

“这自是应该,我等定虚心向先生求学。”

贞观时期是留学生最多的时候,且管理制度十分严格。

巅峰时期国子监仅外国学生就有五千人,入国子监者免所有学费,由大唐和各番邦补贴。

束修、书本费当然不免,因为国内的学生也得交束修拜师,和购买书本。

别以为进国子监很容易,其实非常苛刻,对于藩属来学习的学子人数都有严格的规定。

学子上报礼部,礼部准许才能来,而资格是各番邦国内先选一遍,来大唐再选一遍。

大唐这边甚至对某些番邦要求至少三品以上权贵子弟才能入学。

而入学后也有严格的考核,学习时间内(律学6年)不达标还会辞退。

留学生凡有过错者,(游荡赌博等)也很容易被开除。

这导致留学生的素质还是很高的,毕竟学习成本不低,又都是千挑万选的。

所以来大唐的留学生这时候极少有克制不住自己的。

“今日奉齐王殿下之命,再次以盛宴招待诸位一番,以后就靠你们自己求学了。”

这些小倭国来求学的,倭国的赏赐都十分丰厚,有记录绵一百屯、絁四十匹、布八十端。

当然这些东西王夜可看不上,所以周宏又开口了:

“诸位这几日可在渭河游览一番,若是对做生意有兴趣也可贩卖商品回去。”

“这~”小犬有些为难,他们来大唐主要还是学习技术,可不是来回倒卖商品的。

“周君有所不知,我等来时可是十分凶险,这贩卖商品有些困难。”

“你们不是与百济交好吗?可以借他们的船只,要知道西域贩卖王府的商品,每次获利可都是数十倍。”

“数十倍?”小犬狠狠的心动了,细细思索着周宏的提议。

“小犬君也不必着急做决定,趁着这几日有时间,可以多去渭水逛逛。”

周宏一点都不担心他们不上套,看了渭水商业街的东西还能不动心者,难!

没见西域商人恨不得全天候跑商,贿赂刘管家的资材更是每天换着花样,不是让自己拿货便宜点,只是为了快点拿到货。

“那我等这几日一定好好游览一番。”

正巧小犬也有心探究一番渭水的繁华,决定还是先看看再说。

若是真的可行,那找百济借船也不是不可能。

正当小犬想的入神,周宏却起身邀请道:

“齐王殿下仁厚,命我以盛宴招待诸位,诸位快入席吧。”

“谢齐王殿下恩赐!”小犬假客气的回了一句。

可等众人到了餐厅,看着满桌子都是自己爱吃的美味佳肴。

小犬等人心中不由疑惑:(难道误会齐王了?其实齐王并没有那般不好说话?)

朝堂初遇齐王给他们留下的印象可并不好,只感觉那齐王丝毫没有心胸。

敝扫自珍,死要钱。

可现在招待他们的大方程度实在令其费解。

“诸君,这些美食很多都是不对外售卖的,诸位以后若是想打打牙祭,可以来找我。”

“王府的膳食坊管事刘大宝和我是朋友,送些礼钱还是能让他给诸位安排一顿的。”

小犬看着真诚的周宏不疑有他,只觉周君是个可交的朋友。

看着满桌诱人的美食,他也担心以后再也品尝不到,没想到周君这都给他们安排好了。

“周君恩情深重,我等先行谢过,日后必找周君共享美味。”

见小犬说的十分诚恳,周宏面色抽搐,他可不想跟这些倭国使节同享,口味太重了。

若不是殿下吩咐,要让他们染上花钱如流水的习惯,自己还真不想再看到这一桌神仙菜。

“诸位无需客气,请尽情享用。”

“周君,我等就不客气了,周君也请!”

“我不饿,尔等享用吧。”

......

王府书房,孔颖达正小心翼翼的听着齐王吩咐。

齐王殿下奉命征召国子监司业,教授倭国使节,他没想到殿下只找自己一人。

生怕做不好,因此对齐王的要求听的那叫一个仔细。

事实证明,信仰被击破的文人,道德底线也会变的灵活起来。

以往绝不可能答应的要求,孔颖达却频频点头,生怕齐王觉着自己没好好听。

“君子六艺,射找理由,就说大唐军事管制,暂时没有这项。”

“是,一切听殿下吩咐。”

“所有学问以礼为主,越刻板越好,废除的都给他们恢复,尤其跪礼。”

“只教你熟悉的儒学典籍,其他不准传授。”

王夜一条一条不厌其烦的叮嘱着,生怕小倭国学不明白自己为何挨揍。

这时候的留学生必修课是《论语》和《孝经》。

选修课程《春秋》《礼记》《左传》等儒学。

孔颖达其实很好奇,为何齐王不让他们同国子监的其他番邦留学生一起学习,但他硬是不敢多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