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成负手立于窗前,凝望墨色翻涌的河面,袍角在夜风中猎猎作响。
“我原先以为,是蔡雍察觉了林大人在永田县的布局,知道铁捕头交了证据给我,才让安王在这个时候先发制人。
毕竟,那两把铁镐我已查清批次,找到幕后官员只是时间问题。等永田县挖出矿骸奏疏抵京。
安王即便认罪也不过是困兽之斗,届时再攀咬林大人,远不如此刻栽赃来得狠辣。”
江成转身,烛火在其眸中跃动:“可这份供词中,安王并未提及此事,这么好的把柄他们岂会弃之不用,除非......他们根本不知道永田县发生的事,突然发难另有原由。”
江成顺势提起自己出京一事:“我会先去一趟永田县,矿洞遗骸早一刻现世,安王的谎便早一刻崩解。”
“今日陛下的态度虽明显偏向安王,对林大人很是不满,可他又让我出京去查利州监管局,显然对安王的话也不是全信。
若我能在利州查实,与利州监管局勾结的是安王本人,而不是赵弘,我们又多一分胜算。”
江成并未受父亲的影响,反倒很冷静地分析着现下时局。
孟俞眼里闪过一抹赞赏,轻抚他那绺胡子:“陛下年纪越大,越在乎所谓的皇室颜面。
就怕他铁证当前,仍执意要处置林大人,这样的话就麻烦了。”
江成的脸色也阴沉下来,船舱中有一瞬间的静默。
“若是这样,翻案倒不是最重要的,我们该想想,怎么样将祸水东引。”江成突然眸光一亮。
相较于对皇室不敬,圣上更不喜宗室参政。
若是让他知道,蔡雍与安王合谋,那事情的性质就变了。
只是,皇城司日夜盯着蔡府,连他们都没有发现蔡雍私自与安王会面,要想证实这一点,难度很大。
江成和孟俞说了自己的想法,聊完后,他郑重给对方行礼。
“我离京后,林大人的安危就拜托大人了!”
“放心。”孟俞忙扶起对方,“周正比我精明,林大人在大理寺吃不了苦头,我等你的好消息。”
八月二十四,开封府林推官被抓下狱一事渐渐传开。
孔舍里,孔老修剪佛肚竹的银剪蓦地顿住。
竹节裂口渗出清汁,像极了那日清风楼策论时,林知夏挥毫泼墨溅在雪浪笺上的墨痕。
他收了剪子,连忙让人去请瞿老太爷过来。
沈大人一进国子监,就听到学子们都在讨论这事。
那日清风楼的策论会后,林知行在汴京学子中,有了一定的声望。
听到他被抓,有人拉踩,有人替他辩驳。
大理寺前厅,周正看着桌上的诉状,眉头皱得像那暖锅里的烫皮,油光发亮。
大理寺少卿刘光瑞忍不住道:“大人,那林知行都抓进来两天了,您若是忙,我去审。”
周正知道刘光瑞不喜林知行,不想同其多说。
他转头看到池翰正拧眉思索着什么,问道:“池翰,林家是你带人去搜的,说说你的看法。”
池翰是大理司丞,他见状拱手道:“回大人,我觉得有点怪。”
周正抬眸,示意对方细说。
“林宅在外城榆林巷,地段偏僻院子破旧,还是租凭的,虽说林知行出身微寒,可为官五载,不该如此清贫。
而且,那些金子都是没有印记,他拿出去化了给自己换个舒服的住处绝对不会有人发现。”
“这还不简单,他就是故意做给别人看的。”刘光瑞插嘴道,“科举时他就爱哭穷。”
周正瞪了刘光瑞一眼,示意池翰继续说。
“确实有这个可能,他或许将钱财另藏他处,这点我还在查。
我们搜查了整个院子,除了那四箱金叶子,拢共只找出十几贯银钱,屋内没有任何值钱的瓷器摆件,包括书画。
一个前厅两间厢房,简陋的就像是客栈,给人一种主人家不会久住的感觉。”
周正低下头:“或许是因为他刚调进汴京,还没来得及购置。”
“也许吧,我去周围打听了一圈,林家没有买奴仆,日常洗衣做饭,都是林母亲自动手,也不怎么和邻居来往。”
池翰皱着眉,他说不上来,就觉得这一家子有点奇怪。
“林知行至今未成亲,林父林母也从未向邻居或者开封府的同僚打听,似乎完全没把儿子的婚事放心上。”
“林之行屋里的书架,有一半是关于律例以及刑案的书,还有一半,”池翰停顿了一下,故意卖了个关子。
“都是话本子,各种志怪轶事萍水姻缘。”
周正笑了:“反差这么大。”
池翰点头:“抽屉里的书稿是关于最近那几桩命案的,看得出来,林知行很尽职。
不过,我在他屋里,发现了一些蜂蜡和一些形状奇怪的布条,看不出用途,也没找到密信上盖的那枚私章。
我去问过,开封府没人见过那枚私章。
而且这个林知行天天在府衙忙到半夜三更,不赌钱不喝酒不逛花楼,一日三餐都在府衙用,平常根本不花钱,你说他要金子做什么!
他深受孟俞器重,现在的安王和孟俞相比,安王就像是关在冷宫里的嫔妃,他为什么要冒险去威胁安王,而不是想办法抱紧孟俞的大腿!
这不合理!”
阳光折射进来,刚好落在池翰的发髻上,映照着他自信的眉眼。
刘光瑞听懵了,他需要好好思考一下。
周正笑道:“这案子就交给你了,你去查一下这位林大人在湖州的情况。”
池翰正要应下,中书省批示的“奏案”送来了。
开封府要移交花灯藏尸案,不需同大理寺商量,只需将“奏案”呈报皇帝或者中书门下。
上面批示后自会转交大理寺查审。
周正一看这奏案,嘴巴一撇:“看来,享不了清闲了。这案子,你俩去办吧。”
刘光瑞接过奏案,看着上面的案情描述,微微皱眉。
“这是开封府的案子,怎么推给我们了!”
周正敲了敲桌子:“看不到上面的印章,哪那么多废话。”
刘光瑞不敢再多言。
等到宋大带着一应物证来转交,刘光瑞才知道,江成被外派出京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