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伏击准备(1 / 1)

直到第二天下午时分,张海洋和大壮他们,才悠悠转醒,从沉睡中彻底摆脱出来。

这一觉,他们睡得无比踏实和舒畅,接连几日急行军 累积下的疲惫,仿若春日残雪,在这酣眠之后 ,全部一扫而空。

张海洋率先起身,大大地伸了个懒腰,伴随着关节“咔咔”的舒展声,他浑身的精气神,好似都被唤醒了。

简单活动了一下筋骨后,张海洋一刻也不耽搁,径直朝着团长和政委 ,所在之处奔去。

此时,外面的天色已然大亮,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下细碎光影。

张海洋深知,小鬼子的扫荡部队,向来有个习性,不会轻易走夜路。

据他估算,以当下所处位置,距离独木崖伏击地点的路程来看,就算小鬼子脚程再快,抵达这里 ,也得耗费差不多两天时间。

一想到这儿,张海洋心里就琢磨开了:“不能让小鬼子,这一路太过顺遂,何不带杀旗小分队,去给他们制造点“小惊喜”,添些麻烦?”

主意既定,张海洋找到团长徐正国和政委倪雅欣,将自己的想法,一股脑倒了出来。

然而,这一回,两位领导 竟异口同声地,选择了拒绝。

徐正国神色凝重,缓缓开口解释道:“海洋啊,你想过没有,一旦你们对鬼子扫荡队伍发起袭扰,那可就全乱套了,咱们独立团精心筹备的伏击作战计划就全泡汤了。”

“再者说,杀旗小分队虽说,个个都是好样的,可毕竟势单力薄,真要是和鬼子正面碰上,被他们缠住,那后果不堪设想。”

“而且,鬼子也不是傻子,稍有动静,他们必定起疑,到时候咱们这伏击战,还怎么打?”

倪雅欣也在一旁点头附和:“是啊,咱们得从大局考虑。”

“你看,独木崖离咱独立团驻地,本就不近,离根据地更是路途遥远,稍有差池,打草惊蛇,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张海洋听到这儿,不禁拍了下脑袋,这才意识到自己刚才的想法,确实过于草率,和简单了。

徐振国见张海洋面露懊悔之色,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转为轻松:“别懊恼,小鬼子这次虽说,来了两个大队的兵力,看着人多势众,可实际上跟咱们比,他们还差得远呢。”

“咱们这是有心算无心,只要鬼子 ,乖乖钻进咱们的伏击圈,定能让他们吃不了兜着走,打得他们人仰马翻。”

说完,徐正国的眼神里,透露出一股自信与果敢。

“这次,杀旗小分队,就和侦察连一同行动,由你负责指挥。”

徐正国看向张海洋,目光中满是信任,“把你那些宝贝地雷都带上,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我和政委已经向上级,申请了一大批手榴弹,这次可就看你们的了,尤其是你这杀旗小分队,可得把投掷手榴弹的本事,都使出来,打出最高水平。”

“咱们也趁着,这次实战机会,给后方兵工厂的同志们,提供些手榴弹使用方面的改进建议,让这些只记吃不记打的小鬼子,好好尝尝被炸的滋味。”

张海洋认真地,聆听着团长徐正国的每一句作战部署,心中原本沉寂的热血,再度沸腾起来。

看来,这次杀旗小分队,和侦察连不能再像以往那般,与小鬼子短兵相接,真刀真枪地干了。

而是要用这充裕的手榴弹,给小鬼子好好“上一课”。

这任务对于杀旗小分队而言,可是自成立以来头一遭。

看着团长运筹帷幄,成竹在胸的模样,张海洋心中的疑虑,彻底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斗志。

想到这儿,张海洋还是忍不住开口问道:“团长、政委,那咱们这次就不打算,从背后偷袭 ,鬼子的后勤装备了吗?”

徐正国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放心,这次我可没打算,让鬼子的后勤保障中队 ,活着离开这里,一个都别想跑!”

说罢,徐正国再次,重重地拍了拍,张海洋的肩膀。

爽朗地笑道:“走,咱们去前方伏击的地点 ,看看情况,提前熟悉熟悉战场,也好做到心中有数。”

一行人迎着阳光,大步向着伏击地点走去,只待小鬼子,踏入这精心布置的“死亡陷阱”。

徐正国言毕,便当先迈着大步,向着独木崖的正前方,昂首阔步而去。

张海洋见状,大手豪迈一挥,小分队的全体成员 ,立刻紧随其后,鱼贯前行。

不多时,众人抵达了,独木崖的伏击地点。

徐正国站定身形,抬手遥指,只见左右两面,皆是繁茂幽深,密不透风的山林。

唯有一处二三十米宽的狭窄崖口,仿若咽喉要道般,横亘其间。

他目光炯炯地 ,看向张海洋,开口问道:“海洋,倘若你是鬼子的指挥官,面对如此地形,你会采取何种策略,迅速通过此地?”

张海洋听闻,神色一凛,随即沿着崖口周边,缓步绕行,仔细查勘起,独木崖的每一寸地形地势来。

他时而俯身观察地面,时而抬头眺望山林,片刻后,微微皱眉,陷入沉思。

少顷,他抬起头,目光坚定地回应道:“团长,若我是鬼子指挥官,定会这般行事。”

“首先,派出小股精锐部队,先行试探,查看有无潜藏埋伏。”

“紧接着,再派遣一部分兵力,沿着左右两侧那茂密的山林边缘,呈扇形展开,小心翼翼地搜索前进,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务必确保绝对安全。”

“待确认万无一失之后,才会下令,让大部队以最快速度,穿越崖口。”

“而且,以小鬼子平日里那骄横跋扈 ,目中无人的做派,他们的后勤队伍,大概率会被安排率先通过此处。”

“即便鬼子指挥官,出于谨慎,让其他作战队伍先行,可咱们在前面,已然巧妙设置了路障。”

“一旦小鬼子察觉陷入埋伏,慌乱之下,必然选择往后撤退,彼时,他们的后勤队伍,便会成为阻碍其撤退的‘绊脚石’,乱作一团。”

“再者,待鬼子的先头部队,踏入咱们杀旗小分队的‘雷区’。”

“被地雷和手榴弹 ,炸得晕头转向,方寸大乱之际,他们势必会本能地,往左右山林中,寻觅隐蔽之所。”

“而这,恰好又踏入了咱们预设的‘死亡陷阱’,隐藏在山林中的地雷,会再度炸响。”

“届时,小鬼子必然军心大乱,首尾难以兼顾,只能在咱们的包围圈中,苦苦挣扎。”

张海洋一口气说完,眼神中闪烁着自信与果敢,仿佛已然看到小鬼子 ,在这片土地上陷入绝境,狼狈不堪的模样。

周围的战士们,听闻他这番细致入微,又环环相扣的战术分析,纷纷点头赞许,对即将到来的伏击战,更是充满了 ,必胜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