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落幕未散:暗影徘徊(1 / 1)

凤命凰谋 甜心小丝丝 1800 字 23小时前

陆毅的身影消失在晨曦中,那抹若有若无的杀意萦绕在空气中,久久不散。燕如烟凝视着远处,一阵凉风拂过,她不由打了个寒颤。这场腥风血雨的夜袭虽已平定,但那股阴寒刺骨的感觉却如影随形。

燕如烟缓步返回寝宫,衣袍上还沾着未干的血迹,有敌人的,也有自己的。她的肩膀仍在隐隐作痛,那是苏婉留下的刀伤。窗外,曙光初现,却无法驱散她心中的阴霾。

寝宫内一片狼藉,家具倾倒,血迹斑驳。燕如烟没有唤人收拾,而是独自坐在案前,取出一堆奏折和密函,开始梳理这场动乱的后续。她的眼中布满血丝,面容憔悴,却仍强撑着精神处理繁杂的事务。手指在翻阅文书时微微颤抖,那是体力和精神双重透支的迹象。

\"这一役过后,许多人心中对我的忌惮只会更深...\"燕如烟自言自语,指尖轻敲桌面,眉头紧锁。

一阵轻微的脚步声传来,张清风拄着拐杖,面色苍白地站在门口。他胸前缠着厚厚的绷带,隐约可见渗出的血迹。

\"大人,您应该休息。\"张清风虚弱却坚定地说道。

燕如烟抬头,勉强挤出一丝微笑:\"你的伤比我重得多,怎么起来了?\"

张清风步履蹒跚地走进来,在燕如烟对面坐下:\"属下已经查清了夜袭的伤亡情况。\"他停顿一下,咳嗽了几声,才继续道:\"我方死伤三十七人,其中十四人当场殉职;李玄璋一方死伤近百人,逃散的余孽约有二十余人,已派人追捕。\"

燕如烟的眼神一暗,十四条鲜活的生命,就这样消逝了。那都是追随她多年的忠诚之士。她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悲痛:\"将阵亡将士的抚恤金提高三倍,我要亲自为他们送行。\"

\"大人仁义。\"张清风低声道,随后犹豫片刻,又补充道:\"还有一事...苏婉被押入天牢后,竟然...自尽了。\"

\"什么?\"燕如烟猛地抬头,难以置信。

\"据狱卒所言,她是咬舌自尽的。临死前...还说了一句话。\"张清风神色凝重。

\"她说了什么?\"

\"她说:'这只是开始,真正的暴风雨还在后面。'\"张清风的声音几乎低不可闻。

燕如烟的手指无意识地捏紧了手中的毛笔,墨汁顺着笔尖滴落,在白纸上洇开一片漆黑。天蛇会...这个隐藏在阴影中的组织,究竟有多庞大?李玄璋和苏婉只是冰山一角吗?

就在此时,一名小太监匆匆跑来,跪地禀报:\"燕大人,皇上有旨,宣您立即觐见!\"

燕如烟丝毫不敢怠慢,整理了一下衣着,便随着小太监前往御书房。

御书房内,烛火通明。皇帝端坐在龙案后,神情疲惫却充满威严。见燕如烟进来,他示意左右退下,屋内只剩他们二人。

\"燕爱卿,夜袭之事,多亏你早有准备,朕才得以安然无恙。\"皇帝的声音低沉而沙哑,显然那一夜的惊险让他心有余悸。

燕如烟恭敬行礼:\"臣不敢居功,若非众将士浴血奋战,局势恐怕难以挽回。\"

皇帝点了点头,目光却突然变得犀利:\"李玄璋和苏婉勾结天蛇会,意图谋反,此事已是铁证如山。但朕心中仍有疑虑...天蛇会究竟有多少爪牙渗透入朝中?\"

燕如烟沉思片刻:\"陛下明鉴,天蛇会行事诡秘,根深蒂固。李玄璋虽被擒获,但他背后的势力恐怕未必会就此收手。臣担忧...这次的风波可能只是一个开始。\"

皇帝的手指轻敲龙案,神色凝重:\"连苏婉都被他们收买,可见天蛇会的触角已深入后宫。朕身边,还有多少是他们的人?\"说到这里,他的眼中闪过一丝不安和愤怒。

燕如烟心领神会,轻声道:\"陛下可下旨彻查李玄璋和苏婉的党羽,清理朝堂。臣愿全力配合。\"

皇帝深深地看了燕如烟一眼:\"你是朕最信任的人。这次清查,就由你主导。但...\"他顿了顿,眼神中透出忧虑,\"民心未稳,朝堂动荡。若大开杀戒,恐怕会引起更大的混乱。\"

燕如烟明白皇帝的顾虑,作揖道:\"臣会谨慎行事,宁缺毋滥。\"

皇帝点了点头,突然话锋一转:\"对了,听闻你有一种特殊能力,能够感知他人心思,是否属实?\"

燕如烟心头一震,没想到自己最大的秘密已经传入皇帝耳中。她犹豫了一瞬,决定不再隐瞒:\"回陛下,臣确有这等异能,但只能感知一些表面情绪,不足为奇。\"

\"不足为奇?\"皇帝轻笑一声,\"若非此能,你怎能屡次识破李玄璋的阴谋?燕爱卿,不必谦虚。朕不仅不责怪你隐瞒此事,反而要重用你。\"

燕如烟跪地叩首:\"臣愧不敢当,唯有肝脑涂地,报效陛下。\"

皇帝满意地点头:\"好!朕即日会下旨,封你为镇国大将军,统领禁军,肃清朝堂。\"

\"陛下!\"燕如烟惊诧抬头,\"此等重任,臣恐难以胜任!\"

\"朕意已决。\"皇帝挥手道,\"危难之际,唯有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你且下去准备吧。\"

燕如烟知道皇帝心意已决,只得叩首谢恩,退出御书房。

回到寝宫的路上,燕如烟心潮起伏。统领禁军,这是何等重任!朝中必有非议,她这个女子,如何服众?更何况,李玄璋和苏婉的余党必不会善罢甘休...

一路思索间,燕如烟回到了自己的寝宫。推门而入,却见叶如歌已在等候。他身上的伤口已经包扎妥当,脸色虽然苍白,但精神尚可。

\"大人。\"叶如歌躬身行礼,目光中充满敬佩。

燕如烟示意他坐下:\"有何事?\"

叶如歌环顾四周,确认无人后,低声道:\"属下查到一些蛛丝马迹。天蛇会的总部可能不在京城,而是隐藏在边境某处。\"

燕如烟眉头一皱:\"何以见得?\"

\"根据从李玄璋府上缴获的密函分析,他与边境有频繁的书信往来。而且...\"叶如歌犹豫了一下,\"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每当边境有异动,天蛇会在京城的活动就会增多。\"

燕如烟陷入思索。边境...难道天蛇会与外敌勾结?若是如此,事态比想象的更为严重。

叶如歌见燕如烟沉思,又补充道:\"还有一件事...陆毅昨夜曾出现在宫中,但夜袭平定后,他却不见踪影。\"

\"陆毅?\"燕如烟心中一紧,想起晨曦中那抹若有若无的杀意,\"他与天蛇会有关联?\"

\"尚无确凿证据,但他行踪诡秘,值得留意。\"叶如歌谨慎回答。

燕如烟点了点头,突然感到一阵疲惫袭来。她揉了揉太阳穴,道:\"你先下去吧,这些线索要继续追查。记住,一切小心行事。\"

叶如歌行礼退下,燕如烟独自站在窗前,望向远方。宫墙外,街市逐渐喧嚣,百姓们开始了新一天的生活,对昨夜宫中的腥风血雨一无所知。

她的思绪飘向了遥远的过去,父母惨死的画面再次浮现在眼前。那一夜,也是这样的月色,这样的寂静。父亲临死前的眼神中,充满了不甘和愤怒。母亲用最后的力气,将那枚翠绿的玉镯塞入她的手中,哽咽着说:\"烟儿,记住...仇敌...不止一个...\"

\"不止一个...\"燕如烟喃喃自语,抚摸着手腕上的玉镯。当年的凶手是谁?李玄璋和苏婉是否只是执行者?背后又有何人指使?

一路走来,她从一个无权无势的小女孩,成长为今日位高权重的朝廷重臣。她以为复仇的道路已经接近终点,没想到,这才刚刚开始。

疲惫如潮水般袭来,燕如烟靠在窗框上,泪水无声滑落。这一场胜利,代价太大。她失去了十四名忠心耿耿的属下,张清风险些丧命,叶如歌伤痕累累...而她自己,也筋疲力尽。

这一刻,她前所未有地感受到了孤独的重量。权力越大,孤独越深。她的读心术能洞悉他人心思,却无法找到一个可以倾诉的灵魂。

夕阳西下,燕如烟仍伫立在窗前。窗外,一片落叶随风飘落,就像那些逝去的生命,悄无声息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晚风送来阵阵花香,那是御花园中的梅花盛开了。燕如烟抬头看向远处,忽然发现一抹白色的身影在花丛中若隐若现。她警觉地凝神观察,却见那人转身离去,消失在暮色中。

一丝不安涌上心头。燕如烟下意识地启动了读心术,试图捕捉那个神秘人的情绪波动。然而,她只感受到了一片混沌,仿佛对方的心灵被某种力量所屏蔽。

\"难道...有人能抵抗我的读心术?\"燕如烟心中震惊。这是前所未有的情况。

就在这时,一封密信被侍女送来。燕如烟展开一看,脸色骤变。

信中只有简短的一行字:\"心灵之力,远不止读心。若想寻找真相,子时,城南古井等你。\"

没有署名,没有印记,但字迹工整,笔力遒劲,显然不是等闲之辈。

燕如烟将信纸捏成一团,投入烛火中。火焰吞噬了纸张,也点燃了她心中的决心。

她凝视着窗外渐暗的天色,眼神坚定而锐利。这场战斗才刚刚开始,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无论前路多么艰险,她都会勇往直前,不仅为了替父母报仇,更为了守护这朝堂,这黎民。

窗外,朝阳初升,金光万丈。燕如烟深吸一口气,眼神中充满了坚定。暗影仍在徘徊,风暴尚未平息,但她已做好了迎接一切挑战的准备。

\"来吧,\"她轻声道,\"我等着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