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收购树苗(1 / 1)

“找……找到了?”

李游有些不能接受这个噩耗,怎么好好的人,就突然没了?

一连失去两个至亲之人,老爷一定很难受……

“老爷请节哀……来之前,老爷子和老夫人让我给您带话。”

“什么?”

宋应知面无表情问道,其实心中已经猜到李游要说什么了。

果然,下一秒,对方就一脸为难地说:“老爷,老夫人忧心您得子嗣问题,给你买了个妾,非要让我给您带回来……”

“……”

宋应知整个人都麻了,他抬眼,见李游不像是在说假话,眉头瞬间拧成了麻花,心中跟着一阵无语!

他现在嫡子嫡女都还没有,就生个庶出的出来?像什么话?!

“人呢?”

他冷冷问道。

“大人、我……我送去后院了。”

李游颤着回答,跟着宋应知多年,他最是了解对方的脾气,心知自己这样做过于逾越,但是他则没办法。

他家里还有个情绪敏感的老婆,总不能带回家吧?

“李游,你胆子是越来越大了。”

宋应知冷着脸没再看他,起身大步走出正厅。

“赶紧给本官把人送走,若是等我回来人还在,你以后不必来见本官了。”

“老爷……”

李游苦着个脸,又不敢再追上去。

“哎!这好人坏人都让我给做了!人家一个小姑娘,我往哪里送?真是愁死人!”

但宋应知吩咐下来的事,他不敢不做,“算了,还是先去把人从后院弄出来,不然等老爷回来看人还在,非扒了我的皮不可……”

蝉鸣渐弱,暑气未消,八月的天气烈日炎炎,南阳整片大地犹如一个巨大的蒸笼。

然而,这里的百姓丝毫不在意炎热天气,顶着四十度左右的高温在地里挥汗如雨,只为了能有个好收成。

受旱灾的影响,今年的红薯个头一般,甚至有不少还是根茎条状,百姓们却一点儿也不介意。

蚂蚁再小也是肉,比起逃荒,现在的日子已经很好了。

“当家的,这点儿红薯够咱吃到明年吗?”

沘水河畔,一农妇正跟在自己丈夫身后捡刚挖出来的红薯。

看着这个头又小又细的红薯根茎,她一脸惆怅。

“找挖着吧,有总比没有强,知府大人心善,今年不收咱们粮食税,让孩子们敞开肚子吃,过阵子咱还要种冬小麦,明年孩子们就有饼吃了,再不济……我就去府衙借点粮食,等下雨了种上水稻,秋收了再还。”

农妇一听,双眼不由瞪了老大!“当家的,你说的、可是真的?!”

“当然是真的,告示都贴在城门口呢……咱们南阳百姓命好,遇到了宋大人。”

俗话说有了粮食就有盼头,那农妇听了丈夫说的话,精神一震!也不嫌弃这红薯长得不好,大大小小全收进筐子里。

随着沘水河再次灌满了水,红薯也到了收获季节,百姓们不仅可以去府衙领冬小麦种子,还可以借粮。

家里有钱的,也可以花钱去府衙买,价格与旱灾之前一样,不过这政策只限于农户。

红薯收种后,百姓们花了两个月时间为土地施肥洒水,十月一到,家家户户就将从衙门领回来的小麦种播撒在田野。

百姓们忙得不可开交之时,宋应知也没闲着。

解决了百姓们的用水问题,他开始把目光放在南阳四面的大山上。

看着光秃秃,草也长得稀疏的山脉,宋应知觉得南阳之所以老爱发生大旱,和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前山村地靠原始森林,那里枝繁叶茂,植被茂密,即便是长时间没下雨,百姓们也没受多大影响。

树木能很好的锁住土壤里的水分,在天气极为干旱时也能起到局部调节气候的作用。

但南阳地界的山林都已被百姓们砍伐殆尽,哪还有树?

村里不少人家倒是有一些果树,或者别人家的祖坟上有一两棵,但这些顶不了用。

想要根治旱灾发生,就得治理环境,宋应知倒是想买现成的树苗回来种,但这个时代的人并没有种树的意识,培育树苗的商人也没几个。

苏州那边倒是有,但也达不到他要求的数量。

想到这将近两年的时间里,相继对他伸以援手的商人,宋应知觉得,该是回报他们的时候了。

冬小麦暗中进度到一半时,南阳府衙再次贴出告示。

“收购树苗?”

这天,一队走商路过南阳时,被城门口贴着的告示吸引住,他随口对着一旁的本地人问了一嘴。

“你们南阳的知府大人,买树苗做什么?”

一旁看告示的,也是一位商人,现在百姓们都在忙着播种小麦,谁还有空在这城中闲逛。

听走商问题,他一脸自豪说道:“这你就不懂了,我们大人前阵子找道家仙人来给咱们南阳算了一卦,仙人夜观天象,接连三天三夜开坛做法,终于看透了一线天机!”

走商一听,立刻来了兴趣,赶紧追问:“哦?快说说,仙人看出什么门道了?”

“那仙人说,我们南阳之所以遭受如此大难,一切都是因为山上的树被南阳的百姓们砍光了!没有树木庇护大山,野兽们全跑了,山神因此恼怒,降下天罚……”

竟然还有这等原因?!

那走商一脸不信,“真的假的?老夫走南闯北这么多年,还没听过这等荒诞之理。”

闻言,那商人左看右看,见没人注意他们,他这才贴近走商,捂着嘴轻声说道:“不瞒你说,我也不信,但那道士可是老君山上请下来的,可是有真本领在身!”

老君山?走商瞳孔一震,立刻信了几分!

这老君山地处伏牛山主峰,道教始祖老子便是归隐于此。

“后来我琢磨着仙人说的也有几分道理,你们做走商的想必也知道,这经常发生干旱的都是咱们中原的这片土地,往西南走,有不少原始森林,那里何时听说过有旱灾啊。”

一语惊醒梦中人,走商立刻恍然大悟,“所以,你们知府大人决定收购树苗,准备种树?”

“是啊……这要买的数量还不少,哎,这位大哥,你的商队这次要去哪?能不能给我带一批树种回来,趁着这个机会,我也跟着小赚一笔。”

走商眼睛一亮!没想到看个告示就能接下一单生意,他连连点头!

“正好我们要去西南,你要多少,到时候回来顺道给你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