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原来在周婉心里,林野是个没担当的人(1 / 1)

林野只以为她不好意思在周婉面前叫她爸爸,本也是个称呼而已,他并不在意,随妞妞就是。

“赵大娘人也很和善,只是送你过去呆一下午,等姐姐回来就去接你,好吗?”

周婉耐心解释。

妞妞扁嘴,“姐姐就不能一直在家吗?这样妞妞就不用去别人家了。”

周婉依旧笑着,“那不行,姐姐也需要赚钱,不能过手心朝上,要钱生活的日子,会尽快回来,妞妞乖。”

妞妞嗯了一声,似乎还是不太高兴,甚至在周婉要伸手抱她的时候,转头看着林野。

林野把她抱了起来,“那你去推自行车吧,等会儿我带你过去。”

周婉点头,收拾了一点自己准备的教具,就去院子里推车。

二八大杠很高,对现在的周婉来说,她骑不了。

“妞妞要坐车,爸爸可以推我一段吗?”

妞妞小小声,向林野提要求,周婉一怔,把车把手塞进林野手里。

林野没拒绝,把她放在自行车后座上,在院子里推了她一圈,这才送她去了赵大娘家。

赵大娘拉着妞妞进屋,林野和周婉都担心地目送两人身影消失,才转身往师部去。

“要是我之后当上了老师,说不准没有特别多时间,可以一直照顾她,要不,我们雇赵大娘来帮把手?”

周婉已经在考虑这件事。

赵大娘是最合适的人选。

林野点头,“一直让人白白照顾妞妞,我也不好意思,等之后我找机会和老赵提一句,看看那边方不方便。”

周婉嗯了一声,“那我等你消息,再问问赵大娘。”

两人一路说话,很快到了考试的地方。

这还是周婉第一次坐林野的车后座,也不敢搂着林野,哪怕颠簸,她只能抓紧了车座。

“就到这里吧,你自己走过去。”林野在远处停下车,示意周婉下来。

周婉愣了愣,跳下来,挠挠头,她都忘了,林野不喜欢被人看见两人同进同出。

林野看周婉这样,就知道人又想岔了,这让他觉得,他是个很没有担当,不敢承认家庭的人。

“等你考完我再去接你,免得那些人说你走后门。”

周婉心虚点点头,往门口走,远远看见,门口站着不少人。

虽然说这是一份兼职性质的工作,但每周的课程不少。

部分军属白天有空,部分军属晚上有空,在师部征求意见之后,开设了两班课程。

所以需要的老师比较多,四个人轮流上课排班,根据上课多少,每节课的人数来奖励工资。

要是按照平均每节课15人,每一次课程的课时费1.2元,一个月12次课程,14.4元。

要知道这个工资算很不错的,一个学徒工,每个月满勤的情况下,也只有18元左右。

因为前来应聘的都是军属,师部给了特殊的扶持,才有这个价格。

符合条件的军属也挤破了脑袋。

首先要求有高中毕业证书,初中毕业的、高中肄业的,都不算在内,就筛选掉一大堆人。

再有一个普通话标准,不能带有口音,又刷掉不少人。

而有当乡村教师和其他教师经验的是加分项。

周婉这辈子自然没有,能拿出来说的,不过是在乡下的时候,给一个坐月子的老师代课过两个月。

“好,进来的人先分开做好,我们先考笔试。”

师部办公室的人,先给所有人发了考卷,周婉打开一看,里面都是一些考验文化常识的内容。

除此之外,对思想教育的考核也是重点,问的很多是这个年代特有的口号。

周婉都没什么问题,答得十分迅速。

毫无疑问,根据卷面成绩,周婉进入了面试队伍,而且分数考得很高,除了有些口号上丢分,其余都是满分。

而周婉也是其中最年轻的一位。

“好,进行面试的女同志们,请你们抽取要讲的内容,有五分钟的准备时间,随后要开始试讲,试讲时间五分钟。”

周婉瞥了一眼,底下坐着的,好多是报了扫盲班的人,她们是评委。

很快轮到了周婉,她被叫了进去,抽取试题,拿出来一看,考题是“有人借口,要照顾孙子来不了,请你劝劝她。”

而周婉的思绪被人打断,前面一位是资深教师,她手拿教鞭,把讲台抽得啪啪响。

“都看我干嘛?看黑板啊!我脸上有字吗?”

“看黑板干嘛?低头看书,书都好不容易印出来的,怎么不往上写?”

这话好耳熟,周婉一脸黑线,原来不管什么时候的老师,口头禅都差不多。

但只是这些人本来就是为了扫盲,能从繁忙的家务中,抽出时间本就不容易。

这个严厉的教师,去教高中很合适,但是对于扫盲来说,不太合适。

果然,结束之后,大家的反应各异。

周婉就在这个时候上台,没说话,先笑了起来。

“我知道,婶子们的本事,都是在生产劳动中锻炼出来的,一边听别人说话,一边干活,那都不耽误。”

周婉这么一说,底下织毛衣的,又把毛衣拿起来继续。

这个好,这个不管她们织毛衣!

周婉假装头疼,“那些说,照顾孙子忙,来不了的,您现在回家照顾孙子,不外乎就是照顾吃喝拉撒,但是等孙子大一点了,开始上学,您还跟得上趟吗?”

底下有人悄悄停下手里的动作,开始侧耳听着,什么事,一旦和孙子扯上关系,那都了不得。

周婉看见,挑挑眉,“要是您往后会写字,且不说能辅导孙子的作业,小孩说点学校的事情,咱也听懂了不是?”

几个老太太频频点头,就是因为看不懂,才要过来学习。

“更何况,媳妇记的流水账,您能看懂了,儿子拿回来的报纸,您不用只看画面,也能参与到家庭谈话中,是不是很有用?”

这两条完全戳中了这些人的痛点。

什么?

能看书,我不学。

但你要是说,能看懂账本,知道家里小辈有没有乱花钱。

那我还高低要学学。

“那,俺小孙子咋办,离不开人呢!”

“是啊,你没有孩子,站着说话不腰疼!”

周婉一眼看出,这两个在刚刚那个老师讲课的时候,特别捧场,在自己这就开始找茬,明显是对方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