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 矿税太监:你家里有矿(1 / 1)

【后世有人问,为何大明王朝不能像西北宁夏哱拜叛乱,西南播州杨氏叛乱一样,去平定东北的女真人的叛乱。】

【去了,只不过是失败了,这便是大明万历年间,在后世少有人知道的第四次的大军征战。】

【由于,明军在萨尔浒战败,便被称之萨尔浒之战。】

【同时,萨尔浒之战也被后世的大清王朝,与大清满人贵族们,视为是他们大清的圣战。】

【因为,萨尔浒之战的胜利,让他们得以站稳脚跟,扭转了长期以来对明朝的战略劣势。】

【努尔哈赤凭借这场大胜,彻底打破了明军对后金的军事压制,使后金的势力在东北关外迅速壮大。】

【此役过后,使大明王朝的元气大伤,再也无力主动发起大规模的征伐。】

【原本计划用来平辽的精锐之师折损大半,朝堂上下人心惶惶,军费开支剧增更让本就捉襟见肘的财政雪上加霜。】

【辽东的明军士气低落,防线更是摇摇欲坠,不得不从进攻转为被动防守。】

【反观后金,努尔哈赤与女真人的士气大振,他们坚信这是他们的天命所归,就像他们的大汗努尔哈赤,为他们后金政权定下的年号一样:天命。】

【李成梁是在万历四十三年(1615)病逝的,而努尔哈赤是在万历四十四年(1616)统一女真人各部,并建立起后金政权的。】

【而努尔哈赤则是在万历四十四年(1618),公开反明,从而引发,这萨尔浒之战的。】

【于是,后世人都认为并并觉得,只要李成梁不死,努尔哈赤不敢反明。】

【又或者,只要李如松不死,努尔哈赤也不敢反明。】

【所以,在大明王朝中,能在军事上,压制并整治努尔哈赤的李成梁,李如松都死了之后,他努尔哈赤为何不敢反了这大明王朝?】

【对于,这些观点,大多数都是后世人对这段历史的一厢情愿式的假设,虽有一点能说得通的合理性,但也是片面的。】

【而事实上,真正能让努尔哈赤崛起的原因,还是大明王朝的内部内部的腐败与贪婪所导致的。】

【在李成梁重新担任,并到达辽东地区,就任辽东总兵官之时,辽东的情况早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因为,此时能在辽东总兵官(正二品武官)之上,还有权力更大的辽东巡抚(正三品文官)。】

【在辽东巡抚之上,还有蓟辽总督(正二品),在蓟辽总督之上,还有兵部尚书。】

【除此之外,而在此时辽东地区,乃至大明王朝各个地区,都出现了一个,比地方官员,乃至比朝廷制度官员,权力更大的矿监税使。】

【这个矿监税使又称矿税太监,他无官无职,职能却大的惊人。】

【因为,他们有‘专摺奏事权’可直接向皇帝上书奏事,能越过地方行政体系直接与天子皇帝直接沟通,这使他们的行为,就有了最直接的皇权支持,让地方官员难以制约。】

【他们还有能节制各地地方官吏的监督和节制权,可干涉地方官员的任免,考核等事务,使地方官员对其忌惮无比,无不敢违抗其命令。】

【虽说,他们的主要职责,是征税大明各地的开矿权。】

【但是,他们却还可随意指定地点,进行开矿。】

【那怕是他们指着大明的地方官府,言其地下有矿,那么大明的地方官府也得配合他们进行开矿挖掘。】

【因为,他们是在奉天子皇帝的旨意在开矿,这一旨意,比任何朝廷的行政律法文书都要大。】

【只要他们的手指,指到那里,那就可以开矿。】

【那怕他们指着的不是矿山,就算是大明百姓祖宅,商铺,城墙等等,那也得进行开矿挖掘。】

【然而,这个开矿税所收征到的税款,是不需要进入大明国库太仓的,而是直接进入了皇帝的私人内库之中。】

诸天万界大明时代。

民间:

百姓甲错愕的喃道:“在大明的后世,还有这等荒唐之事?”

“要是他们指着,我家中那些破瓦房说地下有矿,是不是也要被开掘?”

百姓乙:“这不是废话吗?天道都如此盘点了,这那还能有假?”

“原来我以为后世大明王朝的覆亡,是因为那些腐儒与贪官所造成的。”

“现在看来,天道就提及到的大明是亡于万历的信息,看来是一点都没有错的。 ”

百姓丙:“对,后世有这样的大明王朝,早就应该亡了,在这样帝皇都不亡的话,那才是没有天理。”

......

大明太祖界。

明太祖朱元璋脸色黝黑的言道:“这就是老四嫡系血脉的出来的皇帝?”

“这简直把老朱家的脸面,都给丢尽了。”

“要是换成老子在时,老子都要带头反了他。”

......

大明成祖界,

明成祖朱棣:“天道不是盘点了,自从那什么‘隆庆开关’之后,大明王朝就赚了三万三千万两白银吗(3.3亿)?”

“敢情这些白银,都没有进入到大明的国库,全都是进了那些腐儒贪官的口袋里了去?”

对于,明神宗朱翊均这个不屑子孙,明成祖朱棣已经不抱任何幻想。

所以,当明神宗朱翊均再干出什么荒唐的事情来的时候。

明成祖朱棣,在看待这些问题上时,都已经跳过明神宗朱翊均,去看待隐藏在明神宗朱翊均背后更深的问题上去了。

隆庆开关之后,大明王朝赚了那么多的白银。

然而做为大明王朝的皇室,依然是很穷,那问题出在哪里?

那问题肯定不能全部都现在皇室的身上。

......

大汉武帝界。

汉武帝刘彻:“所以,在播州之乱的后期是,那杨应龙不管怎么乞降,都没能得到同意,是因为播州地区,是真的有矿?”

......

大唐太宗界。

唐太宗李世民:“果然,王朝的覆灭,百姓的造反,都是由苛捐杂税而起的。”

.......

大宋高宗界(1161)

山东历城。

济南公子辛弃疾:“这应该是天道给出来的一种警示,告知天下所有的掌权者,莫要搞出那么多的苛捐杂税来逼迫百姓。”

......

大明神宗界。

民间:

百姓甲:“天啊,这个开矿权和矿税,也太吓人了吧。”

百姓乙言道:“矿税不进国库太仓,而直接进入帝皇的内库,这种情况在武宗皇帝在位时期,就已经干过了。”

“但是,让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当今天的天子皇帝,居然会派太监直接去征收矿税的。”

“老子也是头一次听到。”

百姓丙:“之前的那些矿税,是真的在征收矿税,虽然也有些人在税款上作了手脚与贪污。”

“但那也是实打实的在矿产上招收的税款,然而天道在盘点的这个在将来出现的这个开矿税,也吓人了吧。”

“那些收税的太监走在街道上时,是人都要躲的远远才行,万一被他们看顺眼或者是看不顺看后,指着人说,你家里有矿,这也太吓人了?”

百姓丁:“指着家里那间破瓦房说有矿还好,就怕他指着人家的祖坟说有矿,那才是真的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