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新的辅导书依然火爆(1 / 1)

过完年上班的第二天下午,省城中学的教导主任谢焦明亲自拿了学校老师编好的辅导书到仁和出版社。

江惜月对他的到来表示欢迎。

“谢主任,正好麻烦你亲自把稿件送过来,你告诉我一声,我自己去拿就行了。”

谢焦明呵呵一笑,“是我急着想早点出版,毕竟很快就要高考了。”

“谢主任真是一个替学生考虑的好老师。”江惜月笑道:“那行,我现在就让编辑部校对,没问题的话,大概一个星期后就可以出版了。”

谢焦明有些难以置信,他还以为最快也要半个月呢,“看来贵社的效率是真高啊。”

江惜月明白他为什么这么惊讶,以前出版社出书的效率确实不快,但他们出版社现在畅销书就是辅导书,为了效益就算是多招人手,她也要把效率给提上去。

“像你说的,这个学期就高考了,我们快点出版就能快点帮到学生们。”

谢焦明对她这话很是赞同,“江主编,我真的要替学生们谢谢你们出版社了。”

“谢主任客气了。”

谢焦明语气真挚道:“我说的不止是你们出版社为了给学生们提供帮助出版辅导书,还因为你们去年年底的时候出版的辅导书给各县镇中学捐书。这可是不小的费用,你们出版社压力不小吧。”

江惜月笑了笑,“费用确实不少,但也因为这事我们出版社上了市报,反而让我们销量提高了不少,多少也能提高点效益。”

“那就好。”谢焦明笑道:“别说,你们上次的辅导书我们学校也有老师买来看,他们都说不错,把他们平时没注意到的点都给过了一遍。他们从书中受到不少启发,效率也提高不少。”

“谢主任不怪我找了你们学校老师编书还找其他学校就好。”

谢焦明道:“当然不会,三人行必有我师,我可不认为我们学校的老师编的书就是最好的。我觉得只要编的书能帮到学生,多多益善最好。而且我这次过来不仅是给你送原稿的,还想订一批辅导书回去,还希望江主编能给个优惠价。”

江惜月微微一笑,“就凭谢主任心胸宽广的品格,我也要给你最优惠的价格。”

“哈哈!那就谢谢江主编了。”

“对了,谢主任。”江惜月道:“我们出版社也打算出版其他年级的辅导书,不知道你们学校的老师有没有这个精力?”

谢焦明笑道:“当然乐意之至,这可是大好事。”

“那我可就等着谢主任的好消息了!”

两人寒暄了一阵后,江惜月便带着他去了发行部,让小雅给他开单拿书,然后把原稿送到编辑部,让他们抓紧时间校对,争取一个星期后送去印刷厂刊印。

第一套辅导书的高销量在前,再加上去年发的奖金,这回再出版辅导书,出版社的每个部门都很自觉的忙着自己的工作不敢懈怠,甚至还互相监督。

因为他们心里都清楚,这次的辅导书要是能再大卖,那他们的奖金少不了,这谁还敢懈怠呢?谁要是懈怠了那就是大伙拿奖金的绊脚石,会引起公愤的。

当然也有人例外,比如潘文敏。他觉得现在他在出版社越来越没有什么份量了,现在还要做校对这种基础工作,想想都觉得怄得要死。

不行,他得找个时间去和陈书记说下,让他出面找出版局的领导找老赵说说,至少要把江惜月的话语权分一部分给自己。不然真等出版社有起色了,他却还是个编辑,那他之前做的努力不都白费了吗?

有了上次辅导书的出版的经验,各部门人员工作态度又积极,效率是前所未有的提高。

同时印刷厂那边也因为出版社年前付了一部分的费用,也没有推三阻四,所以这次出版的辅导书很快就顺利上市了。

这次江惜月让报社打的广告是,省城中学优秀教师的噱头。这广告一出不仅吸引了广大学生们,同样也吸引市里的老师们。相比上一本打的高考状元的噱头,老师们其实更倾向省城中学的优秀教师。因为他们都很清楚,省城中学的老师学识和教学都是顶顶好的。

所以省城中学这套辅导书一上市后,不仅是书店抢疯了,市里和县里的学校都纷纷抛了来订单。这让本打算拿书去学校谈合作的事宜都给省了。

这结果让出版社的人都乐疯了。他们觉得奖金仿佛已经在向他们招手。

其实这也是因为他们上次的基础打得好,第一套辅导书很多学生买回去学后多少都觉得有收获,再加上出版社捐书的事,大家对仁和出版社出版的辅导书有了信任感,所以新书一上市,不过家境条件多不好的学生,咬牙也要买一套。

不仅他们高兴,秦大安这些摊贩也高兴,上一次的辅导书他们就赚了不少钱,这会回他们当然也不会错过,所以也拿了很多货来卖,而且卖得比上次还要多,所以他们可不乐疯了么。

为了感谢出版社,他们还各自拿了些他们之前买的商品送给出版社。

这出版社当然不会收,最后江惜月拍板让他们便宜点卖给出版社当福利品了,也算是合作共赢。

因为上次捐书的事给出版社带来了好名声和销量,这回都不用江惜月提捐书的事,赵良乐呵呵地让廖经国安排了。

很快他们捐书的事又再次上了报纸,被大肆夸张。还引起了市领导的关注。在开会的时候,市领导对仁和出版社做的事提出表扬。

出版局的萧局长也参与了会议,听到领导们的表扬,他脸上的笑容就没落下过。虽然夸的是仁和出版社,但出版社归他管辖,四舍五入也算是在夸他不是。

另一边陈书记神情复杂,之前听小潘找他诉苦,他还想找老萧谈谈,现在只能打消这个念头了。之前他也赞同小潘的话,觉得刚毕业的大学生没什么工作经验,可在知道新来的主编是江惜月后他就不这样想了。这小江之前在春季会的种种表现,他们这些市领导还是有印象的。

他有些可惜小潘这些年在出版社没能闯出来,不然他还能卖个面子让他升职,现在看来是没机会了。除非让小潘去调去别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