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8章 众将汹汹,誓报国仇(1 / 1)

李自成回到皇宫(明秦王府),立马召集群臣议事。

大顺皇宫(明秦王府)占地150公顷,建有承运殿、圆殿、存心殿。内外有二重城垣,外城墙周长九里多,内城墙周长五里,两墙间有护城河相隔。

外城建有四门,正南门灵星门,东外门、北外门和西外门。

内城亦有四门,东门体仁门,西门遵义门,南门端礼门,北门广智门。

整个大顺皇宫,为一座城中之城,固若金汤。

李自成端坐在承运殿龙椅之上,接受一众文武大臣朝拜。

一个老太监走上前来,尖着嗓子大喊:“永昌皇帝陛下驾临!”

大顺满朝文武,早已站立承运殿之中。

牛金星蟒袍玉带,率文官在左,个个手持玉笏板。

刘宗敏也穿一回蟒袍玉带,率一众武将在右,个个长得威武雄壮。

牛金星带头,一众文臣武将跪地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诸位爱卿,平身!”李自成的帝王豪气,陡然而生。

“谢陛下!”牛金星率领文武百官起身。

李自成感慨道:“诸位爱卿,朕回京城,深感亲切。”

“要朕说,还是关中的土地养人,关中的渭水养人,关中的百姓实在。”

“朕这次回来,并非败退,而是战略收缩。”

“来的路上,不管是史可法、左梦庚、吴三桂,一个个都是怂包,败了一仗,就都不敢追击。”

“朕全军撤回,就是要在这西安城下,与崇祯小儿一举高下,一战定生死,一战定乾坤。”

“陛下威武......”牛金星急忙带头,整个承运殿,立马响起震天的吼声。

“泽侯,你给大伙说说,关中的情况。”

被封为泽侯的高一功,立马出列,拱手道:“陛下,诸位大臣、将军。”

“末将根据陛下的旨意,示弱于敌,已将凤翔府、西安府各城镇的粮草,全部运回西安城。”

“对敌军实施坚壁清野,带不走的,统统烧掉,坚决不给他们留一粮一草。”

“两府的劲步小子、官员、衙吏,也全部聚集京城,不下五万人。加上京城原有的十万将士,便有可战之士十五万人。”

“据探马来报,狗皇帝已分兵把守陈仓、凤翔、咸阳三城,其兵力部署呈一字长蛇阵,舌头咸阳大约有十几万兵马,咸阳、凤翔各有三四万兵马。”

“狗皇帝想凭十万兵马,就想攻打京城,那是痴心妄想。”

“泽侯辛苦!”李自成满意点头,对田见秀不折不扣执行坚壁清野命令,很是满意。

刘宗敏一听,更是豪情万丈:“陛下,如今,京城有十五万可战之士,咱大军又撤回来十万精兵,还怕他崇祯个逑?”

“不若,留五万将士守城,二十万大军全部押上去,围住咸阳城,给崇祯小儿包顿饺子,教教他怎么做人。”

“陛下,末将请命,率军攻打咸阳。三日之内,必破之!”一员顶盔贯甲大将出列,请命出战。

亳侯李过看着,很是欣慰,这正是他那万人敌的养子:李来亨!

“陛下,末将请命,率军助李将军攻打咸阳。”小太保张鼐出列,大声请命。

“陛下,末将请命,率军攻打咸阳,为死在北京城下的兄弟们,报仇。”大将白广恩也出列请命,还升华了出兵的理由。

“陛下,末将请命,围住咸阳,给崇祯老儿来一个关门打狗,瓮中捉鳖。最好活捉,押他去开城门,一个城池、一个城池收复回来。”张天琳也大声请命。

“陛下,明军进军咸阳,几乎兵临城下。泽侯坚壁清野,明军所需粮草,均从巴蜀、汉中而来,粮道长远,耗费巨大。末将请命,率一军断其粮道,其军心必溃。”刘芳亮出列,一句话就抓住明军死穴。

“陛下,末将请命,率一军猛攻陈仓,拿下陈仓,又断粮道、又断归路,崇祯老儿就是瓮中之鳖,易捉尔!”李过也出列,请命攻击陈仓,对明军实施大包围。

.......

看一众猛将嗷嗷请战,一副志在必得、不把明军放在眼里的样子,李自成大喜。

回到关中,回到自家地盘,李自成和众将的豪情和信心,突然爆棚。

仿佛,要把先前谋划的方略,全部抛诸脑后。

李岩心急,紧忙站出来,给众将泼一盆冷水。

“陛下,兵法云: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利而诱之,乱而取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现我军兵强马壮,西安城有二十五万可战之士,平凉又有高一功、党守素、辛思忠八万奇兵。”

“不战则已,战必一战胜之。不攻则已,攻必一战取之。”

“若能示弱于敌,引其来攻,待其师老兵疲,困于坚城之下,再出奇兵攻下陈仓,方可保全胜。”

“陛下,此一时、彼一时,我军两倍于敌,又在自家地盘作战,何故怯他?”牛金星站出来,反对李岩。

“陛下,若然明军围攻京城,这让关中百姓,如何看我大顺军?如何看我大顺王朝?这不是要灭自己威风,长他人志气?”宋献策也站出来反对李岩。

“陛下,臣赞同丞相、国师之言,陛下回京,关中百姓都看着呢。咱老秦人,要的就是一鼓作气,血战到底。”顾君恩也站出来,反对李岩。

“陛下,若能围住咸阳,则关中百姓的心,都将归于陛下!”杨永裕也出列进言。

......

李岩万万没想到,满朝文武,无一人支持自己。

在洛阳和灵宝之时,已经谋定的方略,一回到关中,就被众将的雄心壮志、复仇之心,给彻底推翻了。

“陛下,将士战心正炽,可鼓不可泄。末将建议,速速出兵,一决雌雄,以报国仇。”众人请战完,刘宗敏再次进言。

“国仇”两字,又把战争升华了一个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