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安排(1 / 1)

苗部落现在虽然落魄,但很长时间累积下来的物资还是有不少的。首先就是兽皮,这种用来御寒的东西,自然是积攒了不少。对于熊部落来说,即便现在麻布衣服相当普及,但在其他方面,兽皮的作用却也越来越大,很多生产都要用到。

另外就是采集到的各种果子和种子,虽然从直线距离来说,这里离熊部落也不算太远,但树林里长着什么稀奇古怪的玩意,谁都不好说,搞不好就有什么新品种的植物出现。

“第二件事,就是我需要你们再派些人,跟我们的人一起,从这里修一条通往后方的通道出来。”

虽然灰臀正在拼命地往这边赶,但森林太过茂密,进展的速度也不算太快,就算他们明后天能到,单靠人力运过来的物资也不会太多,而熊洪要的,是多准备一些物资,所以熊洪想要从这边也同时开工,去加快这条补给线的进展。

毕竟已经定下了要将整个苗部落搬离的决定,那畅通的通道很有必要建立起来。苗部落的族人可不是熊洪这些青壮年,大多数都没有什么长距离行动的能力,势必会在路上耽误很长时间。而且是在危机四伏的森林里,虽然有熊部落的保护,但这些人很可能也坚持不住长距离的迁徙。

“还有一件事,这附近有多少其他部落?他们有多少人?”

熊洪并没有因为获得一个完整的苗部落而欣喜若狂,虽然不费什么力气就完成了对苗部落的“整编”,但他此行的目的之一,还是为了获得更多的人口,不单单只是苗部落。与更多的部落建立相应的联系,用部落的物资去换取更多的劳动力过来,自然也要去了解一下这附近的部落情况。

“这附近……”

经过苗巫、苗木艰难地“转述”,熊洪大致弄清楚了这周围部落的人口和分布情况。

如同当初的凌河诸部一样,这里的部落也几乎散落在一条小河旁边,这条小河的流量很小,充其量就比小溪宽阔一些,而且蜿蜒曲折,还有不少石头,据描述没有多少船运的价值。而这条小河,最终应该是沿着临海营地北面的那条小溪,汇入大海。

生活在这周围,不算苗部落,总共有十四个,每个部落的人口也差不多就在七八十号人左右,部落与部落的距离,最近的也差不多在二三十里以上,而且要穿过茂密的森林和一些难以通行的地方,平时这些部落间的交流,也只限于相亲,一年也就那么一两次。

苗部落也就跟离得近的几个部落交流比较多,主要也没有条件跑这么远。

如果按照苗巫所说,这些部落加一起,也差不多在一千两三百人左右,就算按照一个部落十个人的交换比例,也就一百四十多人,对现在的熊部落来说,已经没有那么吸引人了。

况且这里还不像白河诸部那么方便,也不像鹿山和貊林诸部往来密切,光是将这些人聚集到一起,就得要很长的时间,性价比太低。除非这些人都能够按照熊洪的意思,搬到一起集中生活,这样才值得熊洪花费更多的时间,来发展这里。

从这方面考虑的话,让熊洪不得不考虑实际的问题,这些部落之间交流不够频繁,距离又远,搞不好互相间都不怎么了解,而他又不可能在这里为了这些部落人口,浪费大量的时间,所以对于要不要,以及如何能够与这些部落建立更长远的联系,还需要好好筹划一下。

今年怕是来不及了,只能等到今明两年,熊部落将白河、鹿山、貊林三个部落群给融合或者同化之后,他才能腾出手来,把这里作为下一个纳入熊部落发展区域的目标,为部落提供人口、资源以及赖以为生的耕地。

“苗巫,按照你对他们的了解,你说这些陶器和食盐,能不能从这些部落换取到兽皮和人口?”

熊部落跟这些初次打交道的部落,都是以“陶器食盐煮肉汤”为开场方式,让这些原始部落见识到肉汤的美味和陶器、食盐的神奇,再配合上武力,基本上是百试百灵。

苗巫自然也知道熊部落的陶器、食盐以及各种见到的东西有多么神奇,这些东西,不仅仅让自己大受震撼,到任何一个部落,都会受到极大的欢迎。

“我想那些部落肯定会抢着要用族人跟你们换这些东西,”苗巫由衷地说着,现在他们也算是熊部落的一员了,虽然目前还没有确定好让他们做什么,但在苗叶等人的宣传下,熊部落的美好生活,就像是苗巫每年祈福的场景一样,衣食无忧、人人快乐。

熊洪指了指外面正在清洗的陶锅,这些本来是要交换给苗部落的,而见识到煮熟的美味,苗巫自然点头认可,“其他部落也一定会需要这些陶锅,包括熊部落其他的各种物资。”

建立一个集市的想法在脑海里逐渐形成和完善,在后世农村,老一辈的村民经常谈起他们年轻时赶集时的场景,而且即便到21世纪,还是有很多地方存在这种赶集的习俗。

要是让这些部落定期在一个地方集合,互相交换物资和相亲,那他就可以发挥熊部落物资充足、产品丰富的优点,通过逐渐的渗透和发挥影响力,逐步改变这些部落的生活方式,从而达到最终的目的。

况且在这其中,熊部落要付出的东西几乎没有。比如某个部落想要经参与“赶集”,那他首先得有一条能够快速到达集市的道路,哪怕是仅供人通行的小道,那也是有效果的。

况且,熊洪不可能让苗部落的这些人留在这里,继续之前的生活,临海营地或者部落很多村子都需要人口,这点人留在这里,还需要部落大老远地运送物资,那就太亏本了。

对于现在苗部落的处置办法,已经没有什么异议了。这里虽然要被放弃掉,但与这些部落的沟通却不能断,至少熊部落还是需要保持一条通道或者一处营地,来保证对这些“林间部落”保持影响力,并用部落的陶器、食盐以及其他食物,来换取他们的兽皮、人口,并逐渐地同化他们。

“还有三五天的时间,最近的荆部落,会到我们这里来‘相亲’,到时候将我们部落的物资展示给他们看,想来完成交换,应该比较简单。”苗巫认真地说道,“到时候,再让荆部落去其他部落,这样我们就不用花太多的时间,去一个个告诉他们交换的情况。”

熊洪点点头,这也是他准备做的,打通通往苗部落的通道,也有这方面的一个原因。这里毕竟是苗部落生活过的地方,各种设施即便非常简陋,只有一个山洞,但只要物资供应的上,周围还是有发展起来的可能。

之所以现在要将族人都迁移走,还是因为苗部落没有多少青壮,而熊洪所带的人手也不足,加上补给线太过漫长,已经严重影响了探索队的进程。故而熊洪迫于无奈,只能先将苗部落的族人,迁往临海营地,休整一段时间后,再送到本部,接受“教育”。

如果有可能,熊洪还是希望苗部落这边作为集市的地址,稍加改造后,就能成为与这些部落约定的“交易场所”,到时候熊部落招募劳动力、交换物资、获取多余的人口,都会在这里进行。

如果再将频次加多,每隔一两个月组织一场,这样的话,就可以将这里作为一处营地建造起来。到时候有了畅通的道路、丰富的物资,更熊部落维持着高昂的成本,依靠这里,就能保持着与林间部落的联系不被中断,获得更多的物资和人口。

……

苗木从昏迷中醒来,舌尖传来钻心的疼痛,让他感到无比难受,而更让他难受的,是周围族人的反应。

在挑战中落败,就已经意味着失去了族长的身份,再也没有特殊的待遇。就像现在,大家都在端着碗,笨拙地用木勺将食物递到嘴里,这放在一天前,自己没有吃,这些人只能瞪着眼睛看着。

但这一切都不复存在了,巨大的落差感带来的痛苦,甚至比损失了二十几个猎手要更让他难受。

看到苗木醒来,部落里仅有的几个与他关系较好的族人,便端了一大碗肉汤过来,递给了苗木。

苗木沉默地接过肉汤,犹豫了片刻,便端起碗,大口大口地喝了下去,他饿了,而被苗叶击败的现实,也让他感到难堪,只能用这种方式,来隐藏自己的尴尬。

“族长……”

其中一个族人刚开口,但又想到苗木已经失去了族长的位子,不知道怎么称呼他,便尬在原地。

“你就跟以前一样,喊我苗木就行,我现在也不是族长了,”苗木口齿不清地说着,舌头被自己咬破,现在喝汤都疼,说话更是不利索,“现在的族长是苗叶了,我也能轻松一些。”

“可族……苗木哥,他们想要让我们都搬走,搬到什么临海营地,据说那里离海很近,可是离这里太远了。”

“就是啊,之前族里不是传言,只要靠近海边,就会遇到大树高的水还有能刮飞石头的风,我们要是过去,也只能等死啊!”另一个族人焦急地说道,“苗木哥,我们不想过去,更不想加入什么熊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