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都是当地小有名气的行家(1 / 1)

不过这个百货公司也是有好处的,只要把这个百货公司开起来,她就有了个大致的框架。

以后会是什么样的,她最清楚不过了。

她可以做电商,也可以自己造一个十分大的百货公司,想卖什么就卖什么。

纺织厂虽然已经办起来了,可机器不给力,好几台都是坏的。

现在维修工已经在加急抢修,等修好了,所有机器都得满负荷运转,先把布料织出来。

布料织好后,就得着手设计衣服。

好在这方面她完全能独当一面。

70年代的服装款式没那么复杂,对她来说就跟吃饭喝水一样容易。

不管是当时流行的牛仔裤、的确良衬衫,还是其他常见款式,她随手就能画出一大摞设计图。

她记性特别好,前世见过的衣服样子,全都牢牢刻在脑子里。

化妆品这一块儿,她也有自己的打算。

这些年她一直在研究古籍医书,发现不少药材都能用来做化妆品。

就是原材料有点麻烦,要么得自己找地儿种,要么就得想办法从外面收购。

百货公司要卖的东西可不止这些,手表、包包、鞋子这些也都得自己生产。

虽说每一样都不容易,但她已经盘算好了,手表找修表师傅合作,研究着组装。

包包和鞋子就找当地手艺好的皮匠、鞋匠,大家一起琢磨着做。

虽然困难重重,但只要一步步来,总能把百货公司的架子搭起来。

张翔办事效率真高,没几天就拉来一大群人。

做衣服的裁缝、打首饰的银匠、缝包包的皮匠,还有修表的老师傅,都是当地小有名气的行家。

他把人往林盼盼跟前一带,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

“人我可都给你找齐了,留不留用你说了算。

不过我还是得多句嘴,摊子铺得太大,风险也不小。”

他指着一位戴着圆框眼镜的中年人介绍:

“这位老师傅家三代做钟表,虽说这两年生意不行了。”

又指向旁边两位正在小声交谈的男女:

“那边夫妻俩是做皮具的,包包鞋子做得有模有样,就是缺资金扩大规模,只能接些零散活计。

还有做衣服的几位师傅,手艺没得说,就是愁没新颖款式,总守着老样子,客人都看腻了。”

张翔皱着眉头,语气里满是担忧:“这些匠人是好,但要把他们凑一起搞生产,中间的门道可多了,你真得好好合计合计。”

林盼盼看着他们道:

“首先我想看看大家的手艺是不是真的可以。

你看看这些产品,你们能够仿出来吗?”

林盼盼哗啦一下,把藏着的好东西全摆了出来,进口的洋表、包包、鞋子。

老师傅们围过来一瞧皱眉道:“这……这不就是照着样子抄吗?能这么干?”

林盼盼脸上带着笑,心里却有数:

“放心,我画好图纸,你们照着做就行。

就问各位老师傅,这活接得住不?”

领头的老师傅拍着胸口道:

“我裁了三十多年布,针脚走线绝对稳!

就是以前总做老款式,怕做不出啥新鲜花样。”

其他师傅也跟着点头,生怕被看轻了手艺。

“那就成!”林盼盼拿起一张图纸:

“照着这个先做一套出来,就当咱们今年冬天的主打货。

布料用纺织厂刚织出来的,现成的!”

说着抱来一卷厚实的棉布料,又抓起一块牛仔布料道:“棉袄配牛仔裤,就按这个做。”

她心里盘算得明白,现在是夏天,等师傅们把样衣做出来,刚好赶上天冷铺货,一点不耽误事儿。

林盼盼环视一圈围在货品旁的老师傅们,指尖轻轻叩了叩桌上的合同:

“各位既然来了,咱们就把话说在前头。

签了这份合同,往后就是一条船上的人。

愿意跟着干,我保大家有活计有钱赚。

要是觉得不合适,现在走也不迟。”

空气安静了片刻,做钟表的老师傅推了推眼镜,喉结动了动:“实不相瞒,我家铺子半年没接到整块表的订单了,如今都是些修修补补的零碎活……”

他话音未落,皮具坊的老板娘就叹了口气:“我们倒是不愁手艺,就是这年头买皮包皮鞋的人少,家里孩子的学费都快凑不齐。”

几个裁缝师傅也跟着摇头:“我们的生意也都不太好,都愿意跟着你的,我们手底下都有徒弟,也可以一起跟着进来。”

林盼盼看着他们道:“那自然是没问题的,你们有徒弟的都可以带进来,但是也要他们踏实肯干。”

最先打破沉默的是年轻些的银匠:“我签,总比守着老手艺饿死强!”

随着最后一位老师傅落笔,合同堆叠成小山,张翔拍着胸脯保证:

“放心,这些老师傅的手艺都是经得住敲打!

就说那个银匠老赵,当年给城里大户打过龙凤镯,金子在他手里跟面团似的,想塑成啥样都行。”

短短半月,厂区里就热闹起来。

裁缝的量尺、银匠的坩埚、钟表匠的镊子,各色工具搬进新砌的青砖房。

林盼盼将厂区划成几块,青砖墙上钉着木牌,制衣坊、皮具阁、金工铺、钟表斋……

七八十号人分散在不同院落,每个工作室都不大,却五脏俱全。

裁缝铺的案板上摞着各式各样的布料,银匠铺的炭炉映红半边墙,钟表匠戴着放大镜,在工作台前摆弄精密零件。

对面的厂房专门做电器的,也有模有样。

不过那个电器厂一直都是顾墨白的人在管着,顾家到底是家大业大,而且顾墨白主攻的领域就是电子电器。

林盼盼抽空去隔壁厂区一趟,大受打击。

崭新的车间大门,机械运转的嗡鸣声裹挟着机油的气息扑面而来。

流水线上工人们正将零件嵌入卡槽,金属支架与扇叶在传送带上依次组装,远处调试区的风扇正呼呼转动,将图纸与工具吹得簌簌作响。

顾墨白握着林盼盼的手腕,径直走向车间中央,一台漆面锃亮的电风扇正立在空地上,叶片飞旋带起的风掀起她鬓角的碎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