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中一片寂静,大家谁都不敢劝,只能任由孙权发疯。
要是他们遇见这种事,估计也得被气死,这个后辈到底是怎么想的?
相比起给人守陵的耻辱,所有人都认为,在孙权心中,就算是迁坟破坏了自己的陵墓,也好过这么被羞辱!!!
三人中,刘备是最安心的,毕竟他已经见到自己的陵墓了,完好无损,周围也不曾有过什么其他皇帝下葬,自己独享一个地盘的感觉就是爽啊!
之前还觉得蜀地偏远,现在突然觉的,自己当初的地盘是蜀国真是太好了!
蜀地多山崖,地方也比较偏,后世但凡大一统的皇帝,都不会选择在这个地方兴建国都,这种地方也不会成为他们建造陵墓的选址!
自己也就不用担心会出现孙权这种羞辱!!
真的是太棒了!
刘备盘算了一下,自己现在人在洛阳不假,但是这陵墓嘛,还是在蜀国兴建比较好!
人总还是要落叶归根的嘛!
就这么定了,这就让军师安排一下,在蜀国建陵!
孙权眼睛都气红了,恶狠狠的目光扫过刘备和曹操。
这两人眼角的笑意是那么明显和刺眼,就算他们装腔作势,也瞒不过他的利眼!!
刘备的墓已经看过了,很完好,孙权立马把矛头指向了曹操。
“曹丞相可别幸灾乐祸,你的陵墓也还没出现在天幕上吧?按照天幕上的历史发展,你可是会把自己葬在这洛阳附近才是。”
“洛阳更是后世的热门城市,你觉得你的陵墓又能有什么好下场!”
曹操很镇静,他自己就是盗墓高手,对于自己的身后事早就有心理准备。
虽然他也不希望自己的安眠被打扰,但强如大汉皇帝们的陵墓,都逃不过被盗的命运,他自己的陵墓被盗,不也是一件很有可能的事情吗?
“哎呀,任何事都逃不过时间的摧残啊,千年后,我们早就化为飞灰了,就算自己的陵墓被后人欺辱,我们也管不了啊!放宽心,放宽心!”曹操满不在乎的挥挥手。
孙权被曹操堵了回来,心中憋着一股气。
对了,我以后不葬在这个地方不就行了?孙权的眼睛一亮,暗暗思索着如今的自己死后应该在哪里建造陵墓比较合适。
曹操虽然有心理准备,但是他也无法想象,自己将来被人当成守陵人这种奇葩下场。
曹操暗暗的想着怎么才能保护好自己的陵墓,要不再多建几座疑冢吧!
【哈哈,友友们说的不错,朱元璋留着孙权的陵墓确实是有这个意思在,但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意思不仅于此。】
【他还希望借由建造自己的孝陵,改变整座南京城的格局,进而扭转大明的命运。】
【我们之前看汉朝的陵墓的时候就能看得出来,不管是刘邦的长陵还是刘彻的茂陵,他们的封土堆都是覆斗型,是一个四棱锥。】
【但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墓却不是这样的,他的封土是圆形的,跟普通百姓家没什么两样。】
【从孝陵之后,明清两朝的皇帝的封土,就变成了圆形,再也不是之前的覆斗型。】
【这样的圆形封土,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宝顶。】
【明孝陵的陵墓格局也有了很大的变化,我们还是以汉朝的皇陵为例,汉朝的皇陵地宫都是在整座陵园的正中心,后面朝代的皇陵也差不多都是这个格局。】
【秦汉时期的皇帝陵墓,大都是建造在地势开阔的平原处,将地宫放在陵园的正中心,也寓意着皇帝们尊崇的地位,“居中而尊”。】
【唐朝的陵墓大多是挖山而建,所以山势走向也成为了皇帝们选择陵墓地址的重要原因之一。】
【朱元璋偏偏不走寻常路,他建造陵墓的时候,同样考虑了山川走势,但是朱元璋认为,最好的吉地应该是在主山体的前方。】
【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孝陵就是在钟山的正前方,并且整个陵墓的格局是前方后圆,地宫也建造在整座陵园的最后面。】
【“方”指的是孝陵的最前方,有着三进的院落,孝陵的地面建筑,享殿和配殿都在这三进的院落之中。】
【“圆”指的当然就是明太祖的封土,位于地宫上方的宝顶了。】
【明孝陵不仅后面有山,左右两边也有山,整体形成了一个“龙虎抱卫”,这三进的纵深院落,也是依据山势建造而成。】
【在宝顶的前方修建明楼,更加烘托出陵墓的高大和雄伟。】
【明孝陵的格局,从此之后引领了明清两代王朝的帝陵格局,从这之后的帝陵,都是仿照孝陵而建。】
【来,我们先来看看孝陵的石像生。】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二十四只石兽,这些石兽都是两两对称,一共有十二种。】
【看这边!】
【其他的石兽都还挺正常的,但是在石像生中雕刻骆驼,孝陵还是第一个。】
骆驼
【这个骆驼雕刻的是跪像,骆驼嘛,我们现代人可是都不陌生,这是西部沙漠地区中独有的动物。】
【那么为什么明太祖朱元璋要在自己的陵墓中雕刻骆驼作为石像生呢?】
【这个在史料中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是估计这个是朱元璋特意让人这么做的,就是为了纪念明朝的建立。】
【众所周知,明朝的前一个朝代,是草原上蒙古族建立的元朝,骆驼也可以说是象征了元朝。】
【骆驼的出现,不仅表现了明朝疆域的辽阔,还代表了大明打败了元朝。】
【再往前走,就能看到这二十四只石兽中体型最庞大,重量最重的石象。】
石象
【据说这一只大象就有八十吨的重量,很难想象没有现代各种机械的古代劳动人民,是如何将这么重的石象雕刻完成后,运到孝陵的。】
【这两只石象雕刻得栩栩如生,神态安详,展现了明朝高超的雕刻技艺,但是这上面却有一个人的名字,也不知道是什么人,竟然敢在朱元璋的陵墓前,在他的石像生上刻上自己的名字。】
石象刻字
【再往前走,就能发现,神道发生了一个近乎九十度的转弯,这便是我们刚刚说过的,孝陵神道的弯曲问题了。】
【从这个地方往前面看,这里,有一座小小的红色门户,从这边过去是梅花山,这里便是东吴大帝孙权的蒋陵所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