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乞丐皇帝1(1 / 1)

{那要不我们投一个近一点的朝代吧,能看的东西多一点!}

{可以啊!}

{要说到近,那就只能是明或者清了啊!}

{那就这么说定了!}

{嗯,评论区见!}

天幕关闭了。

秦始皇嬴政茫然的看了一眼天际:“这个汉高祖,就讲到这就完事了?”

“回大人,看来是都说完了!”公子扶苏回答道。

嬴政觉得自己好像是看了个寂寞,他是想知道汉初的一些法律和措施,然后照搬到秦朝,让秦朝变得更好的,可是现在看来怎么好像对秦朝没什么帮助啊!

法律的问题,他们早就开始在整改了,一些稍显严苛的法律早就已经被否决了。

学说的话,他们已经决定了向后世学习,各个学说都看一下,取长补短,哪个有用就用那个,哪一部分有用就用哪一部分!

他们大秦也早就开始减免赋税了,虽然减的没有汉朝那么多,但是他们也在尽力!

商贾的话,现在的大秦不缺物资,商贾们也是在正常交易,只要商贾们都老老实实的,那也就没必要非得打压他们。

至于功臣们,他们大秦本来就是郡县制,什么郡国并行制,现如今估计也没人再敢提了。

看看汉初的乱象吧,可都是因为分封导致的!

至于祭孔,反正泰山封禅都去过了,要是儒家真能顶用,去拜一拜也无妨!

那就只有改革币制了!

话说,秦半两真的很重吗?他怎么没感觉到?

祖龙疑惑.jpg

秦朝的商贾们只感觉身上一阵恶寒。

看到汉朝抑制商贾的政策,商人们心中咯噔就是一下子,坏了,这波是冲着他们来的!

他们的消息很灵通,也知道陛下正在根据天幕的内容对大秦进行整改,希望这一条不会被陛下采纳啊!

春秋时期。

孔子正坐在牛车上,跟自己的弟子们相互讨论着什么。

突然,其中一个弟子问道:“老师,将来,儒学可能不会再如天幕上所述的那般鼎盛了,您会不会伤心啊!”

孔子笑得豁达:“我的学说,能够传承下去就很好了,儿孙自有儿孙福,学说的发展,还是要靠门人弟子们努力才是。”

“后世儒家学说已经不是我的内核了,但是我仍旧希望,我的学说的含义不会被人肆意扭曲,我希望每一个儒家子弟都是真心的热爱儒家,而不是将它当成自己向上攀爬、沉浮宦海的工具。”

“唉,说这么多,我们也管不了后辈啊!”孔子摇摇头。

颜回等人刚拿到纸没多久,他们坚决不能让老师的话被曲解,所以他们决定,这一次要更加仔细的书写记录《论语》!

有了纸,他们不仅能记录老师的言行,还能写出自己的感悟和心得!

要是他们都这样谨慎了,后世还是将《论语》的意思歪曲了,那就真的是儒家弟子们的心出问题了!

各个朝代的人们见天幕已经熄灭,又都慢慢悠悠的回去的干自己的事情了。

天幕出现了这么多次,早就已经不再像是最开始时那般让人惊异,只是一旦出现,还是有很多人喜欢看,毕竟万一说到自己的朝代,也能借此知道未来,早做准备。

至于天幕中透露的那些消息?

嗐,他们又不是皇帝,这些消息还是得靠皇帝陛下才能转化成有用的制度或者政令!

不管怎么说,这段时间的日子越过越好是真的。

官员们欺压百姓的事情少了很多,衙门面前的衙役们对待普通百姓都不再那么凶神恶煞,脸上都有了些许笑模样。

天幕这般神通广大,虽然说的都是一些历朝历代的大人物事迹,但是万一因为点什么事情把自己做的坏事给牵扯出来就不好了。

自己改正了,总好过被人查出来!

让官员们最害怕的是,现在的天幕谁都能发消息!

虽然普通百姓大部分不识字,也没有这个胆量在天幕上说些什么,万一要是有人有冤屈不能申诉,不管不顾的在天幕上曝光了,那不仅是这个官员,就连这整个朝代,都要在历朝历代抬不起头了!

皇帝可是下了死命令的,要是谁敢把这些事情闹到天幕上,那就不是九族消消乐的问题了啊!

各朝各代的变化,唐欣欣是不管的,终于又说完了一位皇帝,唐欣欣已经准备好要去玩了。

正值五一假期,唐欣欣出门没多久就被挤了一身的汗。

“呼!呼!还好我来的早,要是五一的时候再来,我估计连高铁票都抢不着!这人也太多了!”

唐欣欣游玩的热情被人山人海给挡了回来。

她决定先在酒店摆烂,等过了五一这个旅游高峰期再出去玩。

“嘿嘿,我可真是太聪明了,他们过完了五一就要回去上班了,但是,我不需要!!”

唐欣欣左手拿着果茶,右手拿着水果,开心的看着后台的数据。

经过了一天的紧张投票,明太祖朱元璋的名字高居榜首,熠熠生辉。

“朱元璋啊!让我看看,那就得去明孝陵了!正好长陵什么都没有,这次去看看明朝的完整古迹也很好嘛!”

说干就干,唐欣欣给自己定好去南京的高铁票,然后打电话给自家父母报备了一下行程,很快就出发了!

与此同时,悬挂在天上的天幕也发出了一声机械音:“滴滴,投票结果已出,下一站,明孝陵。”

明孝陵?

又是明朝啊!

唐太宗李世民重重锤墙:“可恶啊,怎么又是明朝的人啊!明朝说了一个朱棣一个朱祁镇还不够吗?”

李世民的的大臣们也同样摩拳擦掌,他们也想知道,为什么不能再接着说他们大唐!

这些人理所当然的忽略了大唐被提到的次数更多!

唐玄宗李隆基啊!

他犯的错实在是太大了,安史之乱让整个大唐的脊梁近乎被腰斩,他们很急,非常非常急!

他们想知道大唐的后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