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 秦九微有孕(1 / 1)

冬天过去,很快又开春了,

屋内静谧,纱幔轻垂,风穿过院中新开的杏花,携着几分幽香拂入。

秦九微斜倚在软榻上,午睡未醒。

她只着一件浅烟青色襦裙,绣着细细的折枝海棠,腰带未束得紧,整个人显得越发慵懒闲适。

乌发松松挽起,有几缕散落在鬓边,睫毛纤长,在脸上落下一道淡淡的弧影。

阳光落在她脸颊上,泛着淡淡的光泽。

谢砚礼推门而入,正巧撞见这幕。

他脚步一顿。

未出声,慢慢走近软榻,眼神一寸寸掠过她熟睡的眉眼。

他低头看着她,指尖落在她鬓边一缕发丝上,俯身轻轻在她的脸颊落下一吻。

温热的唇触碰柔软肌肤的那一刹那。

秦九微便醒了。

她缓缓睁眼,目光还有些迷蒙,但看到谢砚礼的脸近在咫尺,眼波微转。

她抬手揽住他的脖颈,力道不大,却将他拉得更近些。

谢砚礼微愣,低笑了一声,眼视线落在她唇上。

“醒得正好。”

他低声说着,唇几乎贴上去。

可下一刻,秦九微眉头轻轻一皱,忽地一阵反胃之感涌上喉头。

她抬手捂住嘴,急忙侧过身去,低声闷咳。

“怎么了?”谢砚礼脸色一变,连忙扶住她的肩,“哪里不舒服?”

秦九微眉眼微蹙,脸上透出几分难受之色。

“有点……想吐。”

谢砚礼声音也紧了几分,“是不是吃坏了什么?中午的点心太甜了吗?”

他当即站起身,吩咐侍女,“快,去请府医!”

随后又折身回来,半跪在榻侧,掌心轻覆在秦九微背上,一下一下轻轻拍着。

片刻后,侍女领着府医匆匆而至。

府医不敢怠慢,立刻走到软榻前坐下,伸手为秦九微诊脉。

谢砚礼站在一旁,神色紧张,一双眼紧盯着府医的动作。

几息之后,府医忽地抬起头来,满脸含笑道:“世子爷,恭喜了。”

“少夫人这是喜脉!已近半月有余了!”

谢砚礼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喜脉?”

“正是。”府医点头,“胎像安稳,略有虚火,调养几日便好。”

谢砚礼几步走过去,眼中闪过激动的亮色。

“夫人,我们有孩子了!”

秦九微望着他,一瞬间红了眼眶。

清澜院内,喜气悄然弥漫。

秦九微怀孕的消息传出不过半日,便已传遍了整个侯府。

谢老夫人卧病在榻,听闻后当即喜极落泪,叹道:“老天总算开眼,咱谢家有了亲重孙了!”

她无法亲自前往,就立刻遣人送了数百种珍贵补品与温养之物过去。

很快,清澜院就堆得满满当当,宝盒、锦匣、香药、药膳……

秦九微吩咐人将这些东西全都收到库房。

又遣小荷亲自去颐安院,给谢老夫人道谢请安。

到了傍晚,谢侯爷也亲自过来。

谢侯爷坐了小半个时辰,细细交代了许多,才起身离开。

谢珏见谢侯爷走了,这才大胆往秦九微身边扑去。

他小脸凑得极近,一脸认真地看着她的小腹。

“母亲。”他认真问,“你怀孕了,是什么意思?”

“真的会有个小宝宝在你肚子里?”

他小小的手指轻轻点了点她的小腹,小心翼翼,又满是好奇。

秦九微忍笑看着他,“嗯,是真的哦,过些日子,你会有个小妹妹。”

谢珏听完瞪大了眼。

“那小妹妹在你肚子里住着吗?”

谢珏捧着自己的脸认真思考了一阵,“那她现在听得见我说话吗?”

“我也不知道,她能不能听到。”

谢珏刻趴在她肚子边上,小声念叨,“妹妹你好呀,我是你哥哥,我会保护你的……你快些出来好不好。”

忽然——

“起来。”

一只修长有力的手伸过来,拎住他的后领,像拎小猫一样将他提了起来。

谢景神色淡淡道,“别打扰母亲歇息。”

谢珏被他拽得脚都快离地了,满脸不服道:“我没有吵母亲,是在和妹妹说话!”

谢景将他放到一旁蒲团上,“你说话她现在听不到,但是母亲现在怀孕初期,胎还不稳。”

谢珏哼了一声,走到她身边坐下,轻声问道:“母亲,你还难受吗?有没有哪里不舒服?我刚才是不是吵到你了?”

“你没有吵到我。”秦九微轻声道,“只是确实有些累了。”

说完,谢珏下意识看向谢景。

还真被二哥说对了。

母亲还真不舒服。

谢景神色不动,他知道母亲有孕之后,立刻去问了府医许多事情,自然知道。

“府医说,头三个月最需静养,情绪不宜大起大落,尤其是要注意休息,饮食起居也需小心,尤其这几日天气忽冷忽热,最忌着凉。”

谢砚礼侧目看了谢景一眼。

这些事情他也问过府医,才知道的。

没想到谢景也问了府医。

这孩子确实细心,也很会照顾人。

秦九微怀孕到第三个月时,胃口起了极大的变化。

往日喜清淡素雅的她,忽然开始偏爱起了辛辣之物.

小米辣、剁椒、酸汤,一样比一样刺激,连往常看都不看的辣酱,如今每一顿都要吃。

她自己也觉得奇怪。

此时她坐在清澜院的窗边,旁边的小桌上是一小碗泡椒鸡爪。

一边吃一边皱眉道:“我以前不爱吃辣的啊……”

谢砚礼端着一盏清茶走进来,看她眼尾都染了红,轻轻一笑,将茶盏递给她。

“是肚子里面那个爱吃。”

秦九微接过茶,抿了一口。

“可惜咱府里的厨子做不来辣的,光这泡椒鸡爪我都吃了三天了。”

谢砚礼坐下,眸中一闪,“我来想法子。”

当晚,谢砚礼便命人去打听京中各家擅长做辣味菜肴的厨娘。

三日后,清澜院的厨房便多了一位来自川地的老妇,姓赵,人称赵嬷嬷。

原是川郡一位盐商府中掌勺多年,后来因主人家迁移北上,便被谢砚礼重金礼聘,接入侯府。

赵嬷嬷第一日上灶,便做了一桌子川味家常菜。

麻辣豆花、酸辣鱼、干煸四季豆、红油肚丝,连素炒莴苣都带着微微的椒香。

香气一出,连远处巡院的小厮都咽了口水。

谢砚礼亲自端着热菜走入内室,将铜盖揭开,热辣的香味便四散开来。

秦九微一闻,眼睛就亮了。

谢砚礼将茶盏摆在一旁,细心地递过丝帕:“慢些吃,别呛着。”

秦九微吃得眼角微湿,却笑得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