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大晋赢了!(1 / 1)

晋军大营灯火通明。

将士们的脸庞疲惫又兴奋,聚在一起高声谈笑,甚至有人已经开始打赌,猜测接下来多久能班师回朝。

“打胜仗了!谢世子一箭射中大梁皇帝,这仗,赢得漂亮!”

欢呼声中,谢砚礼走进大帐,沈行简迎上来,笑得眼睛都弯了。

“你回来了,这一计,真妙!”

谢砚礼没说话,只是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

“可我还是不明白。”谢惊春坐在一旁吃苹果,身上的盔甲还带着些未干的血迹,神情很是放松。

“父亲,你怎么就知道黎无恙一定会上钩?”

他皱眉思索,“黎无恙谨慎、狠辣,还极有谋略,就像一条盘在暗处的蛇,轻易不会冒头。”

“他确实聪明,但越聪明的人,越容易被自己所困。”孟择放下手中的茶盏说道。

谢惊春愣了愣,看着孟择。

孟择抬起头,“我在大梁呆了二十多年,对黎无恙略知一二。他喜欢兵法,更喜偏门之术。”

“像《六韬》《三略》那种,他不会多看。可《鬼谷子》《兵象秘言》《八门遁甲图》这类冷门奇书,他必定爱不释手。”

“我们这次布下的阵法,便是照着那残本所画,故意摆出的八卦错位阵。他看得懂,别人看不懂,就连他自己的人也不懂。”

谢砚礼在旁低声道:“越是只有他懂,他越想证明自己是对的。”

“他以为,他识破了我们的阵法,便会想亲自破解,这是他的弱点。”

孟择冷冷一笑,“却不知,聪明反被聪明误。”

帐内一阵沉默。

谢惊春咂舌:“怪不得你们说他一定会出来。原来是这样。”

“人都有弱点,”谢砚礼淡声道,“他是太自信了。”

沈行简感慨,“若这一箭能毙命,大梁怕是真的要乱了。”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谢砚礼突然开口。

帐中几人一愣,目光纷纷看向他。

谢砚礼望向谢惊春,眼中含笑,“因为你。”

谢惊春自己都怔住了。

“我?可我什么都没做。”

谢砚礼看了他一眼,“临渊城那一战,你让黎无恙损兵折将,颜面尽失。他那个性怎么可能不记恨?”

“他恨你入骨。你一出现在苍岭林外,他就坐不住了。”

“越恨一个人,越容易因情绪而失去冷静。”

谢惊春眨了眨眼,半晌才轻声道:“原来我也是计划的一部分。”

“这一战能成,靠的不是运气。”孟择缓声说道,“是因为所有细节都踩得死死的,一个也没有出错。”

他伸出手,一根一根地屈指点数。

“八卦阵,谢惊春,谢砚礼的箭,还有我们对他性格的了解。”

片刻后,沈行简低声笑道,“算尽人心,才换得一剑封喉。”

大梁军帐。

帐内药香浓郁,火盆燃得正旺。

黎无恙缓缓睁开眼,耳边只听见断断续续的惊呼与呼吸声。

紧接着,有人察觉他醒了,“皇上醒了!快!传御医!”

一名鬓发花白的老御医匆匆而入。

“皇上,万幸,箭毒已逼出大半,只是……”

“只是什么?”黎无恙嗓音低哑。

老御医犹豫片刻,终是低下头去,“此毒伤心脉,经脉逆乱,又因重伤失血过多,恐怕皇上之后寿数,已去其半……”

“并且,箭毒已入骨髓,损及神经,往后恐难再站立,只能仰赖轮椅代步。”

室内瞬间死寂。

黎无恙睁着眼看向帐顶,半晌未语。

“你说……我寿数减少一半。”他轻声复诵,喃喃自语般,“以后还走不了路?”

老御医额头抵地,不敢回应。

良久,黎无恙低低笑了一声。

“呵……谢砚礼,真狠。”

此时,帐门忽然被掀起,一名亲卫快步入内。

“启禀皇上,晋军递来军报。”

黎无恙靠在厚重锦被中,微微点头,示意取来。

亲卫小心把军报呈上,御医欲上前搀扶,被他挥手拒开。

黎无恙接过军报,手指微颤,却仍强撑着展开。

他看完后,双眼凝视着那封军报良久,指尖一松,纸卷滑落在榻前。

“朕输了。”

半个月后,大晋。

宫门外,传来马蹄杂沓,一队身披白帛的大梁使臣跪在金阶下,双手奉上一封国书。

高显端坐御座,翻开那封带着大梁国印与皇玺的奏章。

“宣读。”

元喜展开国书,高声朗诵。

“大梁皇帝黎无恙,奉书于晋皇高显陛下:自古两国交兵,百姓受苦,今大梁境内兵疲民困,愿割让边境二十城于大晋,以表谢罪之诚,亦愿年年进贡金银绢帛、牛羊粮草,以保两国百年无战。”

一句落下,殿中寂静片刻,随即哗然。

“割城二十,年贡三十年?!”

“这……大梁竟肯如此屈服?”

“我大晋天威,震慑天下!”

消息传到百姓耳中,鼓声自街巷响起,群童放炮竹,妇人挂灯笼,举国欢腾。

百姓们奔走相告,洒扫门庭,焚香谢天。

那一日,晋都城中灯火通明,连皇城的天街也放开了夜禁。

酒坊开至更鼓三响,叫卖声、笑语声不绝于耳。

侯府。

“侯爷,老夫人!少夫人!胜了!咱们大晋胜了!如今大梁已经议和,国书今晨送至京中!”

一名小厮风风火火奔进来。

谢老夫人颤巍巍站起,几乎说不出话来,只喃喃:“谢天谢地,谢天谢地……祖宗保佑!祖宗保佑啊!这仗,终于打赢了!”

“好耶!”谢珏立刻欢呼一声,拍着手雀跃跳了起来。

“赢了!赢了!父亲赢了!大哥赢了!我们是最厉害的!”

他脚尖蹦得老高,竟一下撞翻了脚边小凳。

秦九微怔了一瞬,眸中迅速浮起一层水光。

她喉间发涩,半晌才抬眸看向那小厮,“……他们什么时候能回来?”

小厮立刻回道:“回少夫人,大军还需整顿伤兵,清扫战后事务,谢世子让人传话,说半个月内便能起程回京。”

半个月后,春日融融。

屋内窗明几净,秦九微正站在中堂之中,俯身细细叮嘱侍女。

“这边的帘子换新的,再取那幅平安如意挂起来。床帐也重新铺过,枕边放些艾草香囊……”

侍女们一边应声,一边手脚麻利地开始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