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显挣扎着要行礼,谢瑶华摆了摆手:“周大人免礼。”
等谢瑶华坐定,周显便立即将青媛在黑屋子说的东西全部讲给谢瑶华听。
末了道:“微臣的祖父曾告诉微臣,当你发现一只蟑螂的时候,实际上已经有一大群的蟑螂了。”
意思就是,叛变的暗卫不止青媛这一群,只不过是青媛动手了,主动暴露了而已。
谢瑶华点点头:“这事我会处理,周大人,好好养伤,宫里有最好的药。”
帝后仁慈,让他进宫治伤,但周显可不敢安心接受。
他虽是伤员,但同时更是外男,留宿是极度不合适的。
在周显的强烈要求之下,莫离无奈地将他送回周府,还把农大夫也薅走了。
农大夫瞪圆了眼:“老夫好不容易进宫来躲两天懒,竟又被你这小姑娘逮去做苦力了?”
知道农大夫在打趣,但莫离实在没心情回应,她苦笑一声:“农大夫,我不想守望门寡。”
这话可就严重了。
农大夫收起笑,摸摸她头:“傻丫头,老夫岂会让你守望门寡?放心吧,半个月之后,必定还你一个活蹦乱跳的未婚夫!”
农大夫是天底下医术最好的大夫,他的话,莫离是信的。
接下来的半个月,莫离每天都到周家一趟,谢秀儿笑她,跑得这么勤,怎么不干脆搬到周家去?
见莫离真的在认真考虑,谢秀儿吓着了:“阿离,好阿离,我就是随口说说的,你可千万别当真啊!”
其他人也是怕她真的脑子一热就搬去了周家,拉着她好一番苦口婆心地劝说。
看着一脸忧虑的好友们,莫离缓缓吐出一口浊气:“你们放心吧,我有分寸,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未婚夫受伤,未婚妻来往多密切都理所当然,但要是搬过来住……别说是搬过来住,就是留宿一夜,都会有风言风语。
指不定在未来婆家那里,这姑娘就是不矜持没分寸的女子,对方定会重新考虑的。
莫离关心周显,但也绝不会让自己陷入那么难堪的境地。
她虽已经没了郡主的封号,但还是上了玉牒的皇室子女,她代表的是容铮与谢瑶华的脸面,她可以不要脸,可不能让容铮和谢瑶华跟着她一起没脸。
半个月后,周显能下地了,跟一开始奄奄一息的状态相比,确实是称得上活蹦乱跳了。
莫离松了口气,叮嘱周显:“你好好休息,不要再想着去办什么差了,身体要紧。”
周显想要说些什么,莫离没让他开口,只柔柔地看着他,直把周显看得心软软的。
“好,我听你的。”
“我这些天一直在想一个问题,你跟我定亲之后,小伤就不算了,加上这次,危及性命的大伤就有两次了。坊间有人在传,说是我们八字不合,我克你。”
周显脸色一变,莫离的下一句就来了:
“我觉得他们在放屁!我师祖说了,我是有福且是有大福之人!谁跟我在一起就会旺谁!”
“你之所以还这么倒霉,肯定是我们还没成婚,平时又太过守礼,我的福气沾少了所致!”
“所以周显,在你完全伤好之前,我依然会每天到你家,你可要好好沾我的福气,快些伤好。”
“等我们大婚,洞房之后,我的福气就能共享给你的,到时候你肯定官运亨通财运亨通,也肯定不会再有灾和难!”
周显看着莫离,眼神都变了。
洞房……
她知道他在讲什么吗?
“你说得对,是我沾你的福气沾得太少了。”周显将过来,低头便亲,“那我现在就多沾一些。”
莫离离开周家的时候,所有人都看到她酡红的脸,连耳朵都是粉粉的。
周夫人感叹:“我还以为阿离真的天不怕地不怕呢,原来还是会脸红的。”
周老太太看了儿媳妇一眼:“你就没有觉得阿离很熟悉吗?”
“熟悉?什么熟悉?”
“像不像年轻时的你?”
周夫人顿了顿,脸也跟着红了。
她年轻的时候,也跟莫离一样直率大胆的呢!
莫离开始上朝办正事,下朝陪周显的生活,另外一边的谢秀儿,也开始忙碌了起来。
她的婚期快到了。
虽说婚礼细则有礼部跟着,礼服之类的也有尚宫局准备,听说已经快要绣好了,嫁妆单子她看过,很多,有好几丈那么长。
谢瑶华这是恨不得把宫里的东西都给她搬空啊。
嫁妆单子也抄了一份送到戚家。
戚夫人看着这长长的单子都傻眼了。
戚玉真咂舌:“娘,秀儿的嫁妆这么多,我们戚家能装得下吗?”
“戚家够大,哪里会装不下?”戚夫人道,“秀儿的嫁妆这么丰厚,越是显得我们戚家家底不够丰,娶儿媳妇的诚意不足啊。”
戚老夫人点头:“加聘礼加聘礼!可不能让人家觉得荣秀郡主嫁了个落魄户!”
戚丰年没什么事干,于是追加聘礼这事就落到了他身上。
他是很乐意的,这个世上,有几个儿郎能够有机会自己准备聘礼?
他戚丰年娶的是世上最好的姑娘,给自己心爱的姑娘准备聘礼,天经地义啊!
另外一边,谢瑶华也令青萝与沧云将暗卫与禁军、女卫等来了场大排查。
如周显所说的那样,这三个地方,查出了不少怀有二心的,女卫与禁军里更是有别国的细作!
连女卫与禁军都能被渗透,那皇城卫以及各个朝臣的家里,岂不是早就沦陷了?
“都查一查吧!”
容铮一声令下,洛京各要处便开始排查,各府也开始了自查。
排查清理工作足足进行了两个月才暂告一段落。
皇城卫以及女队,皇宫内院,以及各个近臣家里,都搜出了好些细作。
近臣家里的这些细作,有些是仆妇,有些是小厮,有些则是陪了他们好些年的妻室!
近臣们破防了。
连枕边人都是别国细作,那还有什么是真的?
经过审讯发现,这些细作大部分来自南诏。
“南诏在几百年前南诏也是大兴的一部分,它据地自治之后,也与我大兴友好往来,怎么会突然派这么多细作进来?”
容铮问谢瑶华,“瑶华,这事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