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内温县的司马祖茔在月下泛着诡谲青光,董卓的玄铁重靴碾过满地龟裂的墓碑,靴底黏着的半截青铜族徽泛着靛蓝幽光——三日前斥候探明的秘道入口处,三百具司马家臣的尸骸倒悬于柏树枝头,每具尸身的脊柱皆被改造成引信管,骨缝间塞满浸泡尸油的《司马法》残页,书页随风翻卷竟在空中凝成“诈天窃国”的血篆。
“主公,震位有阴符波动!”
贾诩的黑裘掠过渗水的镇墓兽,卦盘碎玉扎入兽首“温县司马”的铭文。话音未落,九条青铜绞索自地宫穹顶暴垂而下,链头拴着的不是棺椁,而是三百颗风干的司马门客头颅!头颅突然爆裂,腐肉中窜出墨家“蚀文蠹虫”,虫身触及墓碑的瞬间,竟将《司马家训》篆字啃噬重组,在空中凝成司马儋(司马氏先祖)虚影,手中《阴符经》的朱砂批注化作实体锁链直缠董卓脖颈!
“司马老儿,死了还要装神弄鬼!”
吕布的赤兔马踏碎两具倒悬尸骸,方天画戟劈向摇摇欲坠的墓门。戟尖触及青铜门环的刹那,门缝突然弹出三百枚“诈心钉”——钉身刻着的“儋”字遇风泛光,混着尸毒的柏油竟凝成铁灰色《六韬·龙韬》残句,每个“诡”字皆化作淬毒卦签,如暴雨般射向西凉铁骑!
蔡琰的焦尾琴掠过蠹群,断弦缠住三条青铜链:“明公,链上有太史公亲录的《司马世家谱》!”琴音震颤《广陵散》的刹那,锁链突然扭曲如卦象——藏于链环夹层的鱼皮残卷遇毒显形,竟是司马儋临终前用龟甲血写就的《诈棺八阵图》,图中“震棺”标记处渗出黑血,竟与当前地脉震颤同频!
“雕虫小技!”董卓一声怒喝,他的五禽戏气劲如火山喷发一般轰然爆发。只见他身形猛地一震,熊形的威猛气势瞬间展现无遗,那股强大的力量如排山倒海般向卦签阵冲击而去。
只听得一阵噼里啪啦的脆响,卦签阵在这股强大的力量面前如同纸糊一般,瞬间被震得粉碎。而与此同时,玉玺上的紫芒顺着锁链如闪电般迅速灌入地脉之中。
刹那间,整个墓室都像是被一股巨大的力量搅动了起来,地面开始剧烈地颤动,仿佛有什么巨大的东西在地下蠢蠢欲动。紧接着,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整座墓室竟然突然开始外翻!
随着墓室的翻转,原本隐藏在墓底的三百架“裂魂弩”也随之暴露无遗。这些弩臂竟然是用镇压七国之乱的青铜虎符熔铸而成,其坚硬程度可想而知。而箭槽中填满的则是刻着“董”字的淬毒甲骨,每一片甲骨上的甲纹都显得异常狰狞,仿佛隐藏着无尽的杀意。
更让人惊讶的是,在这些甲骨的甲纹之间,竟然还嵌着未燃尽的《司马代汉策》帛书!这帛书显然是被特意放置在这里的,似乎隐藏着某种不为人知的秘密。
就在这地动山摇之际,主墓室中突然传来一阵棺盖摩擦的刺耳锐响,那声音在这诡异的氛围中显得格外惊悚,仿佛有什么可怕的东西即将从棺中爬出……司马儋的虚影在长明灯下凝聚,他独臂推开青铜椁盖:“董贼!这棺材葬的不是尸……是司马氏未竟的窃国梦!”椁内窜出的不是尸骸,而是三百卷《阴符经》赝品,经书触及空气即燃,火舌舔舐处竟凝成九宫卦象,卦爻如刀锋般割裂地宫砖石!
“坎位地裂,焚经!”
贾诩的碎玉卦盘扎入震位,玉玺紫芒逆冲星图。卦爻突然调头反噬,将守墓残兵绞成肉泥。吕布的画戟劈碎三具尸骸,戟尖寒光却骤然凝滞——第四具尸身突然自爆,藏于脊椎的三百只“蚀心蠹”破骨而出,虫腹金粉绘着的竟是司马祖茔的核心文枢!
“弦断!”
蔡琰的焦尾琴七弦齐崩,断弦如银蛇窜入蠹群。琴腹暗格弹射的“定魂针”没入虫眼,针尾拴着的《大风歌》残卷遇毒即燃。火光中浮出司马迁虚影,他手中的史笔猛击某处暗桩:“诈棺非为葬,诛心方断龙!”
司马儋突然撕开冕服,露出肋骨间纹着的《河内龙脉注》:“这棺材诈的不是尸……是宣帝(司马懿追封)当年未咽下的野心!”图中“董”字标记处炸裂,九尊青铜谶纬碑自地脉暴出——碑文竟是用董卓生辰八字刻成的《代汉谶》,字迹触及紫芒竟在空中凝成锁龙链!
董卓的赶山鞭卷住谶纬碑顶,鞭梢紫芒映出碑阴“鬼谷遗策”的铭文:“司马氏倒是比袁本初会算命!”玉玺之力灌入地脉的刹那,整座祖茔突然塌陷,三百口“殉谶棺”破土而出——棺内浸泡药液的司马氏谋士突然睁眼,手中紧握的青铜《阴符经》竟与玉玺共鸣炸裂,将九尊谶纬碑硬生生震成齑粉!
五更鼓响,万籁俱寂,地宫之中一片死寂。
司马儋的残破冕服被卡在青铜碑座之间,仿佛是被这古老的遗迹所禁锢。而他的袖中,那片《代汉谶》的残页正与玉玺产生共鸣,发出微弱的光芒。
董卓的赶山鞭如同一道黑色的闪电,卷起了半块龟甲残片。龟甲上的紫芒映照出棺内的血篆,那血篆如同活物一般,闪烁着诡异的光芒。
血篆上的字迹清晰可见——“诈棺非为死,心诛方成空。”
蔡琰的断弦琴静静地躺在地脉的裂隙之中,仿佛是被这无尽的黑暗所吞噬。然而,那染血的指尖却如同幽灵一般,轻轻地拂过青铜谶碑。
“这诈的不是棺……”蔡琰的声音在寂静中回荡,“而是仲达(司马懿)当年未露的狼顾相。”
而在九鼎深处的谶纬阁内,三百卷《汉纪》突然自燃起来。火焰熊熊,将整个谶纬阁都笼罩在一片火海之中。
然而,当火焰渐渐熄灭,灰烬之中却显现出“代汉者当涂高”的字样。那字样随着玉玺的震颤,竟然慢慢地扭曲成了一个“董”字,仿佛是被鲜血浸染过一般,触目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