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7章 张士贵心态大转变(1 / 1)

千金买马骨!

讲述的是一个重视人才的故事。

如今的李世民需要人才,但大部分人才都被秦王给抢走了,像荀彧、张居正、李存孝这些人,全都跑到秦王麾下干事儿去了。

这样优秀的人才,若是能够来到都城,跟着他这个皇帝,大唐实力将会愈发强大,也不至于被秦王压一头。

“雉奴,好好学习,一定要记住千金买马骨的事情!”李世民面带微笑的看向李治。

李治点点头,似懂非懂。

……

李世民将房玄龄等重要官员召集起来,说是要拿梁州换回张士贵。

众人很是震惊,以为皇上在开玩笑。

但看皇上那认真的神色,哪里有半点玩笑的意思,摆明是已经下定决心了。

“陛下,此事……梁州对朝廷甚是重要,岂能就此放弃?”房玄龄开口道。

梁州给了秦王,朝廷以后再想把手伸进益州就难多了。

其他大臣们也纷纷开口,不赞同将梁州让出去。

李世民神色平静道:“诸位,孟子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朕的心腹在秦王手中,朕若不营救,岂不失了人心?以后谁还愿意为朕、为大唐卖命呢?

今天失去一个梁州,得到的是人心,将来就会得到无数个梁州。孰轻孰重,诸位应该比朕更明白。”

众大臣面面相觑,没想到皇上是这样的想法。

他们心中还是有些感动的,人才在皇上心中,比实际的土地更重要。

有了人才,就能得到更多的地盘。

为了地盘而不顾人才,即便拥有再广大的地盘,也终将失去。

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

“张士贵在秦王那边,被安了一个叛国的罪名,这个罪名不能公布。通知秦王,让他以误会的形式解决此事,朕可以将梁州附近的两座铁矿给他。”李世民思索一番后又对李君羡说道。

张士贵可不能被安这么一个罪名,否则就算赎回来,也会遭人议论。

“是,陛下!”

李君羡派人去通知秦王那边了。

这次他准备亲自去,看看能不能顺利进入益州,了解了解益州的情况。

李世民对李君羡的这个行为非常赞赏,真是一个忠诚又可靠的人呀,有些后悔之前撤掉李君羡百骑统领之职。

……

益州。

张士贵自从被秦王接见之后,便没有整日被关在大牢之中。

除了晚上在大牢里休息,其他时间都在益州闲逛。

一开始,张士贵心中还是有些忐忑的,不知道秦王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后来就索性不管了,只要不被关在那暗无天日的大牢之中,秦王想怎么算计自己,就怎么算计自己。

而且他也能趁此机会多了解了解益州的情况,假如将来能够回到皇上那边,也能帮到皇上一些。

在益州这里,他看到了安居乐业的百姓们,人人带着笑容,满脸荣光。

整个益州城,张士贵没有看到一个乞丐和流民。

在这里,每个人都能吃饱饭,穿暖衣,对未来充满了向往。

孤寡老人有专门赡养的地方,被人称作养老院,失去父母亲自人孩子,也有专门养护的地方,被人称为孤儿院。

总之,这里的所有人都能安稳生活,不用担心生计问题。

上至八十岁老人,下至三岁孩童,谁人不崇拜秦王呢?

张士贵心中惊叹不已,他去过大唐很多地方,还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场景。

这不就是书中所说的世外桃源吗?

张士贵都有些入迷了,心中不由自主的对秦王产生了好感,心生敬佩。

“若是整个大唐都是这样就好了。”

“若是秦王是太子就好了……”

张士贵喃喃自语,忽然脚步一顿,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赶紧闭上嘴,警惕的朝周围看了看。

附近除了跟着他的两个士兵之外,没有其他外人。

两名士兵正在低头聊天,似乎没听到他说的话。

……

跟着张士贵的两名士兵可不是普通人,它们是影子军团的人。

张士贵对秦王态度转变的事情,很快就传到了李恪这里。

李恪对此也不意外,张士贵也算是一个有良知的将军,他看到益州这里的景象,心思若是不变,那才不对劲。

“哈哈,主公,张士贵该不会转变心意,归顺您老人家吧?”许褚哈哈笑道。

典韦道:“我觉得有可能,这家伙之前对主公无感,但现在已经有敬佩了,接下来就是崇拜!”

李恪看了看二人,道:“张士贵是皇上的心腹,不会归顺别人的。”

从始至终,李恪就没想过让张士贵归顺,只是用他跟李世民换些东西。

上次见了张士贵之后,李恪准备改变一下张士贵的心,让他见见益州百姓们的生活。

如今张士贵的态度已经有了转变,接下来他跟着皇上,绝对不会不择手段的对付秦王。

若是有人让皇上这样做,张士贵恐怕还会为秦王说话。

“主公,朝廷的人来了。”姚广孝从外面走了进来,“来人是百骑统领,不对,应该是靖安卫统领,李君羡。”

“这家伙倒是有些胆识,竟然敢进来益州。”

李恪淡淡道,自然明白对方的心思。

“让他下午来吧。”

……

李君羡再次来到益州,对这里的景象很是震惊。

这才几个月没来,益州就发展到这个程度了。

他上次来到益州的时候,这里的发展已经很厉害了。

没想到现在发展的更加好了。

李君羡对秦王感到了敬佩,对秦王辖下的百姓感到羡慕,跟着这样的秦王,是百姓们的幸运。

“这回去该如何跟皇上汇报呢?”李君羡微皱眉头。

自己若是将这里的情况如实汇报,皇上能承受得了吗?而且传出去,也会影响到人心。

若不如实汇报,将会影响到皇上的正确判断。

李君羡带着纠结的心来到了秦王府,见到了许久未见的大唐秦王。

“见过秦王殿下!”李君羡在李恪面前低下了头,感到了巨大的压迫感。

这种压迫感比皇上带来的更大,他都不敢随意说话了。

“哦,原来是靖安卫的李统领呀。”

李恪冷冰冰的说道。

“李统领来此有何贵干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