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道衍东海:点化人族(1 / 1)

东海之滨,波涛翻涌,浪花拍击着嶙峋礁石,激起千堆雪浪。

老子脚踏玄黄云,周身萦绕着丝丝缕缕的鸿蒙紫气,那气息若隐若现,在虚空中勾勒出神秘的道纹。

他的目光穿透重重云雾,望向下方人族聚居之地,心中泛起层层涟漪,全然不似平日那副超然物外、无为而治的模样。

早在通天教主于昆仑山玉虚宫讲述女娲娘娘造人之事时,老子体内的鸿蒙紫气便如深海中沉睡的巨龙被唤醒,产生了奇异的波动。

那股悸动,似有某种神秘的力量在牵引,让他冥冥之中认定这人族与自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因此,当通天教主提议去一观女娲所造新生灵时,老子几乎不假思索,身形微动,便抢在原始天尊之前开口应允。

与老子同来的通天教主,身着玄色道袍,发间玉冠闪烁着幽幽清光。

他与老子并肩而行,微微侧目,便察觉到老子周身萦绕的不寻常气息。

通天教主心中了然,嘴角微微上扬,暗道:“师兄此番怕是寻到自身机缘了。”

而一旁的原始天尊,头戴十二品莲台冠,身披杏黄霞衣,手持玉如意,神情淡漠,只是偶尔轻皱眉头,似有不悦之色。

三人脚下的玄黄云徐徐降落,渐渐接近人族部落。

此时,正值旭日东升,金色的阳光洒在大地上,给人族部落披上了一层温暖的光辉。

只见各个部落之中,男女老少各司其职,一片繁忙而有序的景象。

女人们围坐在一起,用骨针缝制着兽皮衣物,嘴里还哼唱着简单而欢快的歌谣;老人们则坐在茅屋前,手持简陋的工具,修理着破损的器皿;孩子们嬉笑打闹,在空地上追逐玩耍,纯真的笑声回荡在整个部落上空。

不时有外出打猎的青壮男子归来,他们扛着猎物,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与部落中的人热情地打着招呼。

老子望着这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场景,心中的激动愈发强烈,鸿蒙紫气在体内翻涌得更加剧烈,似要破体而出。

他微微闭上双眼,用心去感受人族身上那股独特的气息——那是一种纯净、质朴,充满无限潜力的气息,仿佛蕴含着天地间最原始的生命力。

而原始天尊的反应却截然不同。

他目光如电,扫视着人族各部,脸上的眉头越皱越紧。

在他眼中,这些人族生灵身形瘦弱,皮肤脆弱,与冥河道人所造的六族相比,无论是体魄还是气势,都相差甚远。

那些六族生灵,或力大无穷,或皮糙肉厚,或拥有奇异的天赋神通,与人族的羸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即便他察觉到人族天生道体,若能修炼,必将一日千里,但人族如此孱弱的身体,又如何能承受得了他们道家高深的功法?

这让原始天尊心中大失所望,不禁在心中暗自思忖:“女娲娘娘以造人证道成圣,可这人族如此不堪,究竟有何特别之处?实在令人费解。”

就在三人观察人族之时,东海海面突然泛起一阵奇异的波动。

只见一道金光破水而出,直冲云霄,在虚空中化作一位身着金色道袍的仙人。

此人面容俊朗,目若朗星,头顶悬浮着一只六尺金蝉,金蝉周身散发着璀璨的光芒,口中还不时吐出缕缕仙气,在空中凝结成各种玄妙的符文。

此人正是六尺金蝉陈玄,他在东海之中修炼多年,对天道有着独特感悟。

陈玄拱手行礼,朗声道:“三位道兄驾临东海,小道有失远迎,还望恕罪。”

老子、通天、原始天尊纷纷还礼。

陈玄目光扫过下方人族部落,又看向三人,意味深长地说道:“三位道兄,观你们在此驻足许久,想必是为这人族而来。小道不才,愿为三位道兄指点一二。”

老子闻言,心中一动,连忙问道:“还请道友不吝赐教。”

陈玄微微一笑,指了指下方的人族,说道:“道兄,你看这人族,虽看似羸弱不堪,但他们天生道体,纯净无暇,如同一张白纸,可任由天道书写。且人族繁衍极快,数量众多,潜力无穷。相比那所谓的七色人种他们虽各有天赋,但皆沾染了太多浊气,修炼之路多有阻碍。道兄收徒无数,却不如将目光放在这人族身上。假以时日,若能悉心教导,人族必将崛起,为洪荒增添一抹别样的光彩,也能助道兄成就无上大道。”

老子静静聆听,眼中光芒愈发明亮,鸿蒙紫气也随之愈发活跃,似在呼应陈玄所言。

他沉思片刻,缓缓点头:“道友所言极是。我自昆仑山听闻女娲造人之事,便觉人族与我有缘,今日一见,又得道友指点,更是坚定了我的想法。这人族,或许正是我寻觅已久的机缘。”

原始天尊却不以为然,冷哼一声道:“哼!即便人族天生道体,可他们如此孱弱,又如何能修炼高深功法?即便收为弟子,又能有何作为?”

陈玄并不动怒,反而耐心解释道:“原始道兄有所不知。人族虽体魄弱小,但他们聪慧无比,善于思考与创造。只要为他们量身定制合适的修炼之法,循序渐进,必能激发他们的潜力。况且,人族数量庞大,基数如此之巨,即便只有少数人能修炼有成,那也将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

通天教主在一旁微微颔首,道:“陈玄道友所言有理。我等身为圣人,不应只看重眼前表象,而应着眼于长远。这人族,或许真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变化。”

原始天尊见二人都赞同陈玄的观点,虽心中仍有疑虑,但也不再多言,只是继续皱眉观察着人族。

老子心意已决,决定深入人族部落,探寻与他们的机缘。

他告别通天、原始与陈玄,化作一道流光,降落在一个人族部落之中。

部落中的人见突然出现一位身着素色道袍、仙风道骨的老者,顿时惊慌失措,纷纷拿起简陋的武器,警惕地围了上来。

老子面带微笑,双手虚按,温和地说道:“诸位莫怕,贫道并无恶意,只是来此一观。”

他周身散发出一股柔和的气息,安抚着众人紧张的情绪。

部落首领是一位身材魁梧的中年男子,他壮着胆子上前一步,问道:“你是何人?为何突然来到我们部落?”

老子缓缓说道:“贫道乃太清道德天尊老子,来自昆仑山。听闻女娲娘娘造人,心中好奇,特来一见。”

众人听闻眼前之人竟是大名鼎鼎的老子,纷纷放下武器,露出敬畏之色。

部落首领更是连忙行礼:“原来是仙人驾到,我等有眼不识泰山,还望仙人恕罪。”

老子扶起首领,说道:“不必如此。我观你们人族虽生活艰苦,但和睦相处,互帮互助,实乃可贵。不知你们可愿学习修道之法,以求长生,摆脱这世间疾苦?”

众人闻言,面面相觑,眼中既有渴望,又有疑惑。

一位年轻的男子开口问道:“仙人,我们真的能修道吗?我们如此弱小,能学得会吗?”

老子笑道:“修道不在于体魄强弱,而在于心性与机缘。你们人族天生道体,只要肯潜心学习,必能有所成就。”

众人听了老子的话,心中燃起希望之火,纷纷跪地,请求老子传授修道之法。

老子见状,满意地点点头,开始在部落中挑选有资质的弟子。

他以独特的慧眼,看中了几位心性纯善、灵根上佳的年轻人。

这些年轻人在老子的教导下,开始接触最基础的修道法门。

老子因材施教,根据每个人的特点,为他们制定不同的修炼计划。

在老子教导人族修道的同时,通天教主与原始天尊也在暗中关注着。

通天教主看到人族在老子的教导下,逐渐展现出惊人的潜力,心中对陈玄的话又多了几分认同。

而原始天尊,虽然仍对人族的实力有所怀疑,但看到老子教出的弟子进步神速,心中也不禁泛起一丝波澜。

六尺金蝉陈玄则时常前来,与老子探讨关于人族修炼的问题。

他凭借自己对天道的理解,为老子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建议。

在二人的共同努力下,适合人族的修炼体系逐渐成型。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族中修炼有成的人越来越多。

他们不仅身体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还掌握了一些简单的法术神通。

这些修炼者开始保护部落,抵御野兽的侵袭,甚至还能帮助部落种植庄稼,改善生活。

人族的变化引起了洪荒各界的关注。

其他种族看到曾经羸弱的人族如今崛起,心中既惊讶又警惕。

而老子,看着人族在自己的引导下逐渐强大,心中充满欣慰,他知道,自己与这人族的机缘,才刚刚开始。

未来,人族必将在洪荒世界中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而他,也将借助这人族之力,更进一步,成就更高的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