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夫子庙(1 / 1)

更何况这样的高门大户,就算是有钱,没有一身的官职,也没有资格居住。

直到 大厅之中只有二人,苏辰安也顾及不了这么多,直接开始,说正事。

“你这孩子,也不知你是何时跟萧太傅扯上关系的。

但眼下情况复杂,你身为明年就要参加会试的学子,再加上,在圣上心中又有一丝印象。

在世人的眼中,你是我张氏一族,里的小辈,日后想要得到重用,还是莫要与此人扯上关系。”

怕这孩子感情用事,张远松还说了很多,也算是真心爱护这几个小辈,这才如此苦口婆心。

“你要知道,真到了那么一天,你没任何能力,救不下人的。”

苏辰安只觉当头一棒。

本来还想,不顾那么多,可就如张大人所说,他不顾一切,去跟对方牵扯在一起。

等到事情来了,不受重用的他,又能做得了什么呢。

苏辰安沉默了许久,这才向张大人告谢。

张远松也没瞒着苏辰安,知道这小家伙,不是寻常之人。

把这朝堂之间的形势跟他说的清楚明白,而且可以肯定的是,除了世家大族,萧太傅那一支,下场也不会太好。

如果他真想帮上什么忙,那么趁这几年就要赶紧强大起来。

两个人在大厅之中又聊了许久,该说的都说了。

张远松又留下这群小辈,在府中用饭,让自家孙子好好招待几人。

特别是苏辰安,如果不出意外,这人以后并不是池中之物。

以后几人关系越发密切,自成一党,他们这群老家伙,总有退下的那一天。

他对苏辰安虽说也有利益牵扯的好,可最重要的,还是为自己的族人铺路。

在朝堂之中,靠着一个人独来独往是行不通的。

没有一些互相足够信任的伙伴,互相扶持,也根本走不了多远。

而张明玉现在已经初入朝堂,虽然说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官。

可毕竟,人家也身居官职,也是跟几人说了不少的干货。

能够让他们少走不少的弯路。

而且在场的人都心知肚明,今日大家相聚于此,所选择的路,早就已经定下。

不会害怕什么上错了船,不沾党羽之纷,对于现在他们的社会地位来看。

还是他们高攀了张家,登上了这一艘大船,以后他们的仕途自然是不用操心。

谢过了张大人和张明玉他们的相邀挽留,既然走在京城繁华的街头,被街头的风一吹。

脑子又恢复了几分清明。

京城不是他们那种小地方,一言一行,都得思虑再三。

既然已经拜访了张大人,几人也并没有到处乱跑。

除了去当地的书肆,好几本看得过眼的书,以及往年的科举考卷。

带回来做上一做,又给家人纷纷寄了信件回去报了平安。

苏明堂则是在寻找开烤鱼铺子的地段,毕竟来到京城就已经花费巨大。

要是再没点进项总感觉有些心慌,而且只有忙碌的麻木,才不会惦记自己的妻儿。

在此期间,赵绍生几人曾上门邀他们一块去夫子庙去转一转。

听说那里的香火十分灵验,基本上家里有读书的人,都去上过香,拜过夫子。

而且眼看马上就要过年,年味也愈发的浓,他们一群异地他乡之人,总归是要抱团取暖。

何况大家来到京城也没有怎么好好转过,这夫子庙远近闻名,大家都饶有兴致。

大家租了三辆马车,夫子庙在京城城外东郊处。

也不知道是不是会试将近,一路上的人格外的多。

大家也没有想到京城竟然出了城外都能够堵车,这天既寒冷,天色黑的也快。

为了不耽搁太久的时间,几人都决定步行而去,毕竟以他们的身体素质,走到东郊那里去,也不过会上两个时辰罢了。

带上一些吃的喝的,一行人结邀同行,看到一群少年人走在路上,舍弃马车。

也有些人有样学样,觉得在这里赌下去还不知道是什么时候。

干脆也下车开始行走。

“这京城比咱老家冷多了,而且都这个时间了,竟然还不下雪。”

张明轩忍不住吐槽,其他人也忍不住点头附议。

“听说会试的时候,虽然已经开春,但也不是一般的寒冷,到时候,咱们可要多准备一些御寒的衣物,千万不能出在这种差错上面。”

苏宝成的话,让大家都觉得十分的细心,想来也是,这段时间,要慢慢准备起来。

过完年之后,时间还是很快的,先提前买,免得到时候,赴考的大部队一来,想要再买,都争抢不到。

大家聚在一起总是七嘴八舌,讨论着到时候有哪些东西是必须带的。

少年人带着朝气的声音,以及那温润的笑声,也是让马车当中不少的闺阁小姐,忍不住好奇,是怎么样的少年郎。

其中几位小姐没忍住偷偷掀开马车帘子的一角,看着,那群少年郎向前走去,虽是背影,也显得那么朝气蓬勃,意气风发。

不过大家也只是多看上一眼,不敢有丝毫逾越的地方。

几个人一开始下了马车还冷的直打摆子,这走了这么一会儿之后浑身都暖洋洋的 。

一个两个,口中呼着白气,到最后竟是把外衣都脱下了一件。

脱衣服的狠人当然是张明轩那厮,等他们走到夫子庙时,那群在路途当中的马车也缓缓驶来。

看样子的时辰也差不多。

夫子庙上空已被霭霭雾气轻柔裹覆。朱红色的高墙在雾中隐现,墙沿的琉璃瓦金光幽微,似蒙薄纱。

庙门之前,数级石阶苔痕斑驳,两侧石狮威严肃穆,却也在水汽氤氲里多了几分温润。

甬道两旁,翠柏成列,枝叶凝露,时有晶莹滑落。

大成殿前,香烟袅袅升腾,盘旋不散。铜炉内,香料焚燃,轻烟与雾气交融,弥漫出一股庄严肃穆又幽远神秘的气息。

此时,众多文人学子已齐聚于此。他们身着青衫儒服,神色虔诚恭敬。

有的手捧香烛,有的持着写满心愿的文牒。

在司礼者悠长的唱喏声中,学子们整齐地行礼,俯身、叩首,动作一丝不苟。

他们的眼眸中满是对夫子的尊崇与对前程的祈望,口中念念有词,皆盼能得夫子垂怜,文运昌隆,科场顺遂。

那低低的祈愿声与晨钟的回响交织,在这古老的庙宇间悠悠飘荡。

几个人也不磨叽,赶紧掏出兜里的银子买上香烛,点燃香火,全程的开始叩拜。

反正整个夫子庙祈求的流程都被他们来了一个遍。

毕竟一个两个都心心念念夫子庙门外那一整条街的小吃街。

里面香火鼎盛,外面香气迷人,正当他们忙碌着打卡的时候。

赵绍生忍不住碰了碰他们的肩膀,所有他们往走廊那边看去。

大家一看,一位绿衣妙龄少女,脸敷薄纱,头戴帽。亭亭鸟鸟之间,看着都格外的赏心悦目。

在场众人除了已经有未婚妻的,其他人都有些少男怀春。

毕竟走过去的姑娘,虽说未能见其真容,但光看那一身气质,就知不俗。

不免让人多看几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