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就是这么的硬气(1 / 1)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

姜宁已经习惯了这种和书本为伴的日子。

抬头黑板,低头试卷。

不知年岁几何。

眼睛一睁一合就是一份试卷过去了。

前一秒还是英语语法的主谓一致。

下一秒就成了解不等式时的注意事项。

虽说这些东西对于姜姑娘这个重生者而言的难度都不是太大。

但该考的试还是一个都少不了。

就比如现在的这场摸底考试。

当她写完最后一道题以后。

轻轻的放下了笔。

揉了揉有些发酸的手腕。

然后抬起头,目无焦距的扫视一圈教室。

眼下教室里的同学都在奋笔疾书,认真且严肃的写着试卷。

只有她的那位同桌。

此刻正趴在桌上,脸对着姜宁的方向,呼呼睡着大觉。

看着她嘴前弥漫出来的水渍。

姜姑娘大概判断出这丫头怕是睡了有段时间了。

莫名的。

她居然有点羡慕这位二世祖。

不上课,不学习,不考试。

仅凭一张经过ps的成绩单,就能让自己开开心心的混个几年。

然后快快乐乐的接受着家里的安排。

去国外玩个几年。

摇身一变。

一只鲜活的海龟就这么回来了。

相比自己。

都特么重生了,一切还得白手起家。

小小的叹了口气。

接着就拿出一张草稿纸,开始规划起了加盟店的现状。

通过这几天收到的传真信件来看。

想要加盟‘食宁记‘的加盟商,基本覆盖了全省的每一座地级市。

并且从这些人的资料来看。

实力都颇为不俗。

甚至有几家还是当地原本就非常有实力的公司。

可现在一个新的问题来了。

省内这么多城市。

适合做生意的热门街区也就那么多。

寻求加盟的人多了,自然就会有地域重合的情况。

根据加盟店3公里区域保护原则。

选址在同一个范围内的加盟商,要么换地方。

要么只能彼此之间拼实力。

当然。

这个实力并不特指经济上的硬实力。

还包括一定可控范围内的软实力。

比如彭州的那对夫妻加盟商。

其实原本硬实力是完全拼不过另外一家做餐饮的公司法人的。

但当姜姑娘注意到这对夫妻其中一方的长辈是某个局的一把手时。

嗯。

就他们了。

对此,田文昊也没有什么异议。

毕竟这么久的生意做下来,衙门有人好办事的道理他还是知道的。

于是乎。

这第一批的初审就这样通过了。

至于第二批的复审。

姜宁则决定交给七个店的店长。

让他们自由搭配,去省内的这些城市复查那些加盟表内容的真实性。

就在姜宁思考什么时候可以尝试往省外发展的时候。

讲台上,老郭的拍了拍手。

“距离考试结束还有五分钟,请各位仔细检查自己的卷子。”

………

半小时后。

梧桐树下。

傍晚的风轻轻吹过。

把树叶吹的哗哗作响。

坐在树下的姜姑娘。

看着罗珊珊,姗姗来迟的身影。

摆出了一副家长的态势,笑眯眯的出声问道:

“考的怎么样?”

这话一出。

原本一脸开心的罗珊珊,表情立刻落寞了下来。

“别提了。”

“激素那一题简直把我的内分泌紊乱都写出来了…”

“真的假的?”说着孙倩就伸出手,向着罗珊珊的大灯摸去。

但却被后者“啪”的一下把手打掉了,然后怒视道:

“平板电脑你干嘛!”

“我只是看看你的内分泌是不是真的乱了。”

“别烦我!难过着呢!”

“噫,你信不信我就有办法让伱度过这次难关。”

“真的?”

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担心被打,还是想到了孙倩研究过易经。

罗珊珊居然就真的楞在原地,看着孙倩装模作样的在掐着手指。

看了好一会。

一旁的姜宁乐的实在不行。

“这次摸底考的成绩不会带回家的。”

“啊?!”

“不信你问小朱慧咯。”

果然。

当罗珊珊看到朱慧那一脸笑盈盈的点了点头后,整个人立马就松了口气。“那就好,那就好…”

随后。

姐妹团几个人便凑在一起,一边吃着串串,一边聊天打闹。

好一会。

孙倩忽然开口问着姜姑娘。

“姜姜,你那个电动车多少钱买的?”

闻声。

姜宁愣了愣,没说价格,只是疑问的问了一句。

“怎么,你要买?”

孙倩点了点头,脸上的表情看起来有点郁闷。

“我下个月不是生日了嘛。”

“我爸说给我买辆小绵羊当生日礼物。”

“可不知道从哪看到了什么摩托车禁令,就让我考虑考虑电动车…”

“本来我是不考虑的…可看到你骑的那个还挺好看……”

孙倩絮絮叨叨说了很多。

但对于姜姑娘来说。

她就听到了五个字。

‘摩托车禁令’…

…………

如果记得没错。

第一条摩托车禁令是1985年的时候,京城为了整治摩托车的大气污染和噪音污染发布的。

而后在接下来的十几年里,鲜有城市跟进。

只有在千禧年以后。

不知道因为什么事件,导致‘禁摩令’真正的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行。

然后通过十几年的发展。

这条禁令遍布全国一百多所城市。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

才催生了像x玛,绿园,雅递等一系列的电动自行车企业。

使得我国成为了全球最大的电动自行车国家。

姜宁不知道现在的禁令已经发布到了哪个城市。

也不知道禁令之下,她的电动自行车工厂会发展到什么地步。

但此刻的她只知道两点。

一,未来她要忙了。

二,该怎么请假呢?

带着这样的心情。

姜姑娘回到了宿舍。

眼瞅着此时的宿舍没人。

姜宁从柜子里把手机拿了出来。

刚开机。

她就看到了一条林克发来的消息。

点开一看。

【老板!恒州上午颁布‘禁摩令‘了!!!】

林克的性格姜宁知道。

虽有冲劲,但在说话上还是相对稳重的。

能让他发的信息里带着这么多的感叹号,可见他的情绪波动是有多大。

其实想想也正常。

毕竟这家厂子林克也投入了很多的心血。

之前一直不温不火。

甚至还要姜宁这个老板往里面贴钱。

这让林克很多时候感觉都很愧疚。

现在不一样了。

随着这条政策的普及,厂子的腾飞指日可待。

姜宁明白此刻林克的心情。

所以电话打通以后第一件做的事情就是安抚情绪。

等待林克能够平静和她说话以后。

姜姑娘就开始着手安排后面的事情。

首先就是把闲置的另外四条生产线全部开启。

其中三条造老型号,一条开拓新型号。

力求做到销售一代,研发一代同时进行。

加班加点的生产。

哪怕一时卖不出去,放在仓库也没关系。

然后就是多找几个物流公司,把运输这块全部安排好。

之后就是让销售部联系京城电视台。

哪怕多点钱,也要先把小宁电动车的名声打出去。

最后。

姜宁还不忘叮嘱林克。

不接受任何的货到付款。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没错。

就是这么的硬气。

然而。

就在姜姑娘自信的把电话挂掉以后。

她的手机却再一次的响了起来。

低头一看。

唐涂?

这小妞打电话给自己做什么?

难道店里乐器卖不掉…

没钱求包养了?

想到唐涂那两个标志性的双马尾。

要是搭配一身jk的话…

啧啧啧…

“喂?”

“什么?!”

“杜老师回来了?!”

“她娘的还给她介绍男朋友了?!”

求订阅!求评论!求票票!

谢谢谢谢!!

冻死我了!

我的手都僵硬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