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5章 假借自身清白名义,诬赖指责无需负责(1 / 1)

汪沈渊坐在法庭被告席上,面对着女孩严厉的指控。

他的头脑一片混乱,完全是摸不着一点点头绪。

无论他如何极力地否认这些指责,然而最终的审判结果却依然没能如他所愿有所改变。

那个女孩实在太过天真,她满心欢喜地期待着。

只要把这件事情闹到如此地步,汪沈渊便会迫于压力对所发生之事负责到底。

如此一来,他们二人就能顺理成章地走到一起。

可现实总是残酷无情的,事情并没有按照她预想的方向发展。

经过一系列的调查和审理,虽然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这一切是汪沈渊所为。

但最终法官还是判定汪沈渊因为严重破坏军民关系而定罪。

这起案件因其特殊性以及造成的恶劣影响。

迅速成为了一个备受瞩目的最典型范例。

随之而来的,便是法院对汪沈渊下达了长达二十年的刑期判决,将其送入监狱服刑改造。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二十年的漫长光阴足以让世间万物产生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

当汪沈渊深陷囹圄之时,他那位新婚不久的妻子早在得知他被判重刑的那一刻。

毫不犹豫地选择离他而去,从此与他形同陌路。

不仅如此,就连他的亲生父母,也没能等到儿子出狱归来的那天,相继撒手人寰。

出狱之后,在这个看似熟悉却又无比陌生的世界里。

汪大爷已然几乎丧失了所有曾经亲近之人和往昔积累下来的声望地位。

更为凄惨的是,自从他踏入监狱大门开始。

整整过去这么多年间,竟从没有过任何一名亲人前来探视关怀过他。

仿佛一夜之间,他已经被整个家族乃至社会彻底遗弃。

几乎所有人都坚信不疑的认为,一个年纪轻轻的女孩怎会无缘无故地拿自己的清白声誉去诬陷他人呢?

这般细细思量之下,那么这所有的过错自然而然就全部归咎于汪沈渊一人身上了。

有没有证据不重要,重要的是没有一个女孩会拿自己的清白开玩笑。

听完大爷那令人唏嘘不已的遭遇后,姜瑜不禁深深地皱起了眉头,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同情之情。

他实在难以想象,在那样一个缺乏监控手段的时代里,竟然会有如此恶劣的事情发生。

那种女孩子凭借着自身所谓的“清白”,肆意妄为地凭空捏造事实。

更可恶的是她还变本加厉、添油加醋地对无辜之人进行污蔑和诋毁。

这无疑给那些被污蔑的人带来了无尽的痛苦与灾难。

对于这位不幸的大爷而言,这样的污蔑所造成的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仅仅只是锒铛入狱、名声扫地已经算是轻的了。

更为严重的是,他原本蒸蒸日上的事业瞬间毁于一旦。

曾经温馨美满的家庭也因此被搞得支离破碎。

这一切的变故犹如一场噩梦,无情地降临到了大爷的身上。

让他深深地陷入了这万劫不复的深渊之中。

老人家因为这样的遭遇受到了打击躲在这里避世这就能理解了。

姜瑜在心中默默将此事牢记下来,并盘算着等到时机成熟之时。

借助特科局的力量出手相助,帮忙将这件事情彻查一番。

然而,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如今距离那件事发生已经过去了漫长的五六十年光阴。

即便姜瑜最终能够成功地为那位老人家洗刷冤屈。

但又有谁能够填补他那消逝无踪的几十载年华呢?

那些被白白浪费掉的岁月、错失的机遇以及还未曾体验过的美好。

都如同一块破碎的镜子一般难以复原了。

想到这里,姜瑜不禁深深地叹了口气,只觉得心头沉甸甸的。

当他们终于抵达目的地时,呈现在姜瑜眼前的是一间规模极小且光线昏暗的木屋。

尽管屋子不大,但却能明显感觉到它被主人精心照料过。

屋内的一切都摆放得井然有序,显得格外整洁干净。

只见老人步履蹒跚地走到角落里,费力地翻找着什么东西。

过了一会儿,他终于找到了一个看起来做工十分粗糙的小板凳。

上面还布满了灰尘和木屑。老人用袖子轻轻地擦拭了一下。

然后将它搬到姜瑜面前,示意姜瑜坐下来。

紧接着,老人又不知道从哪个阴暗的角落里摸索出了一个椰子。

这椰子外表坑坑洼洼的,显然不是那种经过精心挑选的优质果实。

然而,老人却熟练地拿起一把刀,小心翼翼地剥开了椰子的外皮,并在顶部巧妙地开出了一个小洞。

他把开好口的椰子递到姜瑜手中,微笑着说道:“孩子,喝点椰汁解解渴吧。”

说完又有点不放心的补充道:“放心喝吧,这个是我昨天刚刚在椰子树下采来的。”

姜瑜自然不会嫌弃什么,非常自然的接过老人手中的椰子。

轻轻抿了一口清甜的椰汁,心中感到一丝温暖。

这时,老人缓缓开口道:“年轻人啊,我跟你讲这些可不是要怨天尤人的。”

“只是这么多年来,我心里一直憋着许多苦闷,总想找个能听我说说话的人呐。”

姜瑜看着老人饱经沧桑的面容,点了点头,表示能够理解他的心情。

或许正是因为感受到了姜瑜的善意与耐心,老人才彻底打开了话匣子。

突然,老人像是想到了什么似的,好奇地问道:“年轻人,我看你刚登上这座岛的时候。”

“手里拿着一杆长枪呢,怎么这会儿不见了呀?”

听到老人提及长枪,姜瑜眼中闪过一抹惊讶。

他没想到老人家居然能在那样漆黑的环境下。

看到自己当时手里拿着的是长枪而不是什么木棍之类的东西。

这位被冤屈的老人家竟然会对长枪如此感兴趣。

于是,姜瑜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满脸笑容地与那位精神矍铄的老人家热烈地讨论起来。

话题紧紧围绕着长枪、刀剑等各类兵器的各种精妙招式。

只见姜瑜手舞足蹈,时而比划着长枪刺出时的凌厉气势。

时而模仿刀剑挥舞间的寒光闪闪,仿佛将那些招式都活灵活现地展现在了眼前。

而老人家则面带微笑,饶有兴趣地倾听着姜瑜的讲述,并时不时地点头表示赞同。

对于姜瑜那晚所拿的那柄长枪如今身在何处。

老人却并没有继续追问下去。或许是被姜瑜对于武学的热情所感染,又或许是他深知有些事情无需深究。

老人也像是找到了知音一般,同样兴致高昂地开始畅谈自己多年来对于十八般武器的深入研究以及一些独到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