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五章 准备合并(1 / 1)

“孟总,还要多久啊?我都快撑不住了。”

看到孟川和影蝶到来,沈月有些焦头烂额道。

过年前,孟川要求沈月在3月份之前把上安地产的债务规模扩大到2000亿。

上安地产的实际资产才700多亿。

市值虚高,达到了1200亿到1300亿之间。

可负债也在1100亿左右。

如今上安地产的债务规模已经扩大到了2100亿。

因为沈月直接找几家银行贷款了将近1000亿。

问题是这1000亿目前就躺在上安地产的账户上,并无用处。

还得白白给银行支付利息。

沈月实在是不知道孟川这葫芦里到底是卖什么药。

沈月也打电话问过孟川,可孟川让她稍安勿躁。

“先别急,最近刘氏集团的事情你了解多少?”

孟川不答反问道。

“刘氏集团的股价确实虚高,而且网上的那些传言也并非全是空穴来风,目前的房地产行业只怕撑不了多久,很多房企都要暴雷。”

沈月的分析还是很中肯的。

其实做房地产行业的人都知道,泡沫已经形成,暴雷是迟早的事情。

只是,房地产是国家经济的支柱命脉。

一旦崩盘,引起的连锁反应太大。

因此房产的泡沫只是被国家强行捂着。

就比如上安地产。

以上安地产目前的经营状况,根本就不具备找银行贷款的资质。

偏偏沈月还是把手续跑下来,钱也贷下来了。

原因就是,房地产企业的贷款政策以不成文的形式,放松了审核。

如果要像以前的那样从严审核的话,全国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房地产企业都是不具备贷款的资质。

贷不下款,很多的房企都要倒闭。

一旦有一家房企出现暴雷,那就会像对点燃的炮竹一样,一连串都会被燃爆。

现在的房企已经成了尾大不掉,甚至是裹胁政策的地步。

刘氏集团目前就很有可能会成为第一个暴雷的对象。

因此现在所有的房地产企业都在关注刘氏集团的事情。

沈月也是如此。

“那你应该知道,这刘氏集团是我小舅子的企业,我也在其中有股份。”

孟川看着沈月说道:

“你更应该明白,刘氏集团的财务其实比上安地产要好得多,或者说比绝大部分的房企都要好。”

“如果刘氏集团这把火被引燃了,那接下来的连锁反应,会让无数的房企遭殃。”

“而上安地产必将首当其冲。”

孟川看着沈月,说出了最扎心的现实。

沈月其实比孟川更加清楚上安地产的现状。

只是上安地产是她辛辛苦苦才拿到手的企业。

她真的很不想放弃,不想面对现实而已。

“孟总,你直接说你的目的吧!我是上安地产的董事长,但你也知道我就是一个打工的。”

沈月有些无奈地说道。

“合并,与刘氏集团合并,是上安地产唯一的出路。”

孟川很肯定地说道。

在房产过剩且泡沫严重的当下,已经不需要那么多的房地产企业了。

未来的能在这场大浪淘沙的市场中存活下来的房地产企业屈指可数。

所以单打独斗已经不具备竞争力。

要么直接破产出局。

要么就只能通过并购,收购,合并等方式增强竞争力,才有可能杀出重围。

“孟总,你曾经答应过我,会保住上安地产的!”

沈月还是有些不甘心,她有些祈求地看着孟川。

在上安地产,沈月再差也是董事长。

她很享受那种可以挥斥方遒的感觉。

更渴望那种以一己之力把一家公司发展起来的成就感。

一旦合并,上安地产就不存在了。

“上安地产并没有消失,只是并入到刘氏集团之中,以后你还持有刘氏集团百分之十的股份,刘东是董事长,你是副董事长,统管营销部,工程部,设计部,成本管理部。”

孟川说道。

这几个核心部门全都交给沈月去管理,沈月的权力还是很大的。

只是,毕竟不是一把手,沈月心里当然是不满意的。

但是,沈月是一个聪明的女人。

她知道孟川今天既然来了,那就是来通知她的,不是来和她商量的。

孟川之所以用商量的语气提出来,那只是出于对她的尊重。

“孟总既然已经这样说了,我接受。只是我不明白,孟总既然早就有这个打算了,为何还要我去扩大上安地产的债务规模呢?”

沈月不解地问道。

她是真想不明白孟川的这个骚操作的目的是什么。

“你不需要明白,你准备好,等我通知,然后就宣布合并就行。”

孟川笑笑并未解释。

因为孟川没法解释,他是不可能承认自己判断失误的。

孟川一开始的目的是扩大上安地产的负债规模,吸引境外资本的注意。

然后以上安地产为诱饵,等到境外资本大肆做空上安地产的时候。

再让上安地产和刘氏集团合并,坑境外资本一把!

可计划赶不上变化。

境外资本没上钩,反而直接把目标转向了刘氏集团了。

不过也没事,过程虽然出乎了孟川的预料,可结果是一样的。

反正最后都是合并,都是坑境外资本。

目的达到就行了,解释那么多干嘛?

孟川不说,沈月也只能不问了。

再交代沈月一些需要注意的重要事项之后,孟川便告辞离开了上安地产。

难得出来一趟,孟川也不想那么快就回去。

正好去“巡视”一下自己的“领地”。

孟川先是去了一趟宏大医疗物资生产厂。

叶总正好也在,如今的宏大医疗所有的生产线都已经投产。

现在每天生产的口罩超过了4亿只。

但是每天能销售的口罩却只有2亿左右。

也就是说,还有一半是只能当做库存存放的。

叶总现在每天都忧心忡忡。

因为孟川要求他放缓销售渠道的开拓,全力跑宏大国际的上市事宜。

“孟总,宏大国际主要做的是商超供应链,规模还是小了一些,想要上市比较困难。”

叶总向孟川汇报道:

“但是你也知道,最近股市有些动荡,很多企业都不敢上市,这才使得审核的机制放宽了一些。”

“手续我都几乎跑完了,现在随时都可以上市,只是,我们真的那么迫切吗?是不是再考虑考虑……”

叶总有些不太确定地看着孟川。

他是真希望孟川能把上市的事情再缓缓。

“不考虑了,那就下周上市。还有,公示的时候,大大方方地把梦影资本和我的名字写上去,我就持股百分之一吧!”

孟川说道。

也是时候了,该打明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