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永琪。
爱新觉罗永琪。
但我更喜欢大家叫我五蛋。
喜欢兄弟们叫我五弟,五哥。
喜欢娴娘娘叫我五阿哥或者永琪。
对比众多兄弟,我是幸运的。
我一出生就赢得了所有人的喜爱。
是的,所有人,包括所有人口中避之不及的那位孝贤皇后。
我对她的印象并不多,后宫的事情,我们兄弟几个其实很少参与。
且长辈们的事情,我们作为晚辈也不能多加评判。
毕竟都说是非公道本在人心,可人心都是偏的。
但我没受过她的迫害,每逢年节还能收到她的礼物,纵然我不喜欢,但总归也是她的一片心意。
在紫禁城,难免会有人提起她。
特别是后期的皇阿玛,作了很多诗来纪念她。
我觉得这对娴娘娘不公平,我曾想过去问皇阿玛,但最先开口问的还是娴娘娘。
我记得那日午后,娴娘娘轻摆团扇,沉水香扑面而来。
她笑着对我说,孝贤皇后其实是个很好的人,只是有很多事情并非她可以控制的,她也有她的无奈,且她已经去世了,不管如何,死者为大。
我没有见到娴娘娘眼里有恨。
她提起孝贤皇后的时候,眼里只有可惜。
那时的我不懂,为何所有人都知道她与孝贤皇后是不死不休的关系了,如今提起,她却半分恨意都没有。
后来娴娘娘突然去世,骤然发生很多事情后我才明白,娴娘娘眼里的可惜是什么意思。
大梦一场后,我更加明白了,这一世能得娴娘娘的疼爱,是多么不易。
原来我们都是剧中人,身在剧中,没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意志,只能被人支配。
但娴娘娘是个意外,非常美丽的意外。
她的到来改变了我们的结局。
但她没能改变孝贤皇后。
她在惋惜自己来得太晚了。
可是这已经是她能做到的,最好的结局了。
我和大哥是被娴娘娘改变最多最大的人。
因为她,我们才得以活得更久,纵然身体残缺,可我们为百姓做下的,足以让人忽略我们身上的残缺。
说起来也很好笑,第一个得到娴娘娘点拨的是大哥。
等我发现娴娘娘给我们所有人的话都是一样的时候,我们都已经明里暗里参与夺嫡中了。
饶是如此,我们兄弟们的感情也没有变化。
我们都明白,如果因为夺嫡而互相残害的话,娴娘娘是会伤心的。
不让娴娘娘伤心,是我们所有人都默契遵守的规矩。
包括皇阿玛和皇玛姆。
皇阿玛对娴娘娘的态度很奇怪,若说爱,她不是最特别那个,若说不爱,偏偏她也算盛宠不衰,甚至还坐上了皇后之位。
纵然最后还是被废后了,但我们都知道,那是娴娘娘要求的。
而且我出生的时候,正赶上娴娘娘避宠,大力推举其他娘娘的时候。
额娘说,是因为娴娘娘不愿后宫争斗,她想要后宫太平,想要情谊。
我生来就在紫禁城,情谊是多么难得的东西,我自然明白。
可前朝后宫本就是一体,怎么可能半分风波不起。
但我没想到,娴娘娘竟然真的做到了。
我更没想到皇阿玛居然愿意为了娴娘娘,开办女学。
虽然其他人都觉得那是皇阿玛为了令娘娘,可我们都知道,开办女学是娴娘娘的意思。
娴娘娘走后,这差事还落在了和敬公主那儿。
说起她。
她是嫡姐,又曾为了大清远嫁蒙古和亲,且额驸早亡,孩儿远走继位,此生再无相见可能。
这是皇阿玛对她的补偿,也是给娴娘娘一个交代。
嫡姐是个不好相处的姐姐,但她也是很疼爱我们的。
这并不冲突。
她关心我们的课业,甚至一度超越她是我和其他弟弟们的心愿。
她的骑射功夫是真的好。
她虽然嘴巴不饶人,但还是肯教我们的。
是个别扭的好姐姐。
虽然我们相处并不多,但我们的情谊也并不少。
但最令我意外的是,她居然愿意回来给三哥撑腰。
那时候她还有孕在身。
纯娘娘的离开让娴娘娘和其他娘娘们都难以承受,我们这些皇子们自然也是。
但皇阿玛又不可能亲自为她主持丧礼,就只能交给三哥。
可三哥也是第一次操持这么大的场面,而且他第一次办的差事就是自己亲额娘的祭礼,这让他如何承受?
我至今记得嫡姐挺着肚子过来时的模样。
不论何时何地她都不会丢了她作为大清长公主的做派和冷静自持。
纵然这冷静自持偶尔会让我们觉得冷血。
可有一句话说得很对,若是所有人都乱了,那事情该谁办?
总要有人做这个冷血的罪人。
她一来,三哥就更加绷不住哭了,但他的背也的确挺直了。
她来了,不光代表皇子公主,也代表富察家。
差事办的漂亮,皇阿玛很满意,三哥也顺利拿到了入场券。
但他资质平庸,皇阿玛很少在大事上用他,最开始给他的差事都是给四哥四哥都不愿意要的小差事。
可三哥却干得津津有味,不到三年就得到了皇阿玛的重用。
他的崛起我们并不嫉妒。
因为我们都知道他身后无人,且还要养弟弟妹妹。
我们非但不嫉妒,还觉得轻松很多。
是真心为他高兴的。
还有四哥。
四哥也是从一开始就没了夺嫡指望的人,甚至他都没被记在娴娘娘名下。
我们兄弟之中,只有嫡姐和他没在娴娘娘名下。
我们曾问过他是否嫉妒,四哥说嫉妒过,但他更明白,他能留下一命都是极好的了。
况且除了名分,他得到的其实并没有比我们少。
四哥是比大哥和我更通透的人。
因为他从一开始就没了夺嫡的可能性,所以不会被欲望蒙蔽双眼。
所以活得更肆意潇洒些。
他和三哥最要好,因为他们都没机会到那个位置上去,而且他们都喜欢玩乐。
只是四哥入朝堂还是比三哥要早的,因为皇阿玛需要一个马前卒,且必须对他忠诚的马前卒。
四哥是最好的人选。
四哥风评被害,同皇阿玛也有很大的关系。
不过四哥甘之如饴。
对他来说也是最好的结局。
至于我和大哥,我们两个最是像的。
也是入朝后最针锋相对的。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都是在外互不相让的。
除了在娴娘娘那里能和平些外。
不过娴娘娘眼明心亮,从来不管我们在朝堂上的事。
但若是我与大哥的斗争真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她也只会叫我们过来,摆一局棋。
往往这个时候,一局棋终了,我与大哥也就彼此各退一步了。
她早就说过的,不论兄弟如何相争,都不许残害彼此。
我们知道的。
后宫情谊难得,我们也不愿走到最后一步。
况且朝堂上的矛盾再大,最终的决定权都在执棋人皇阿玛手里,我们斗得死去活来又能如何,最后还是要看皇阿玛的决策。
娴娘娘总是能不动声色的让我们看透大道理。
这是后宫其他娘娘们都做不到的。
但不是说其他娘娘们不好。
只是在谋算君心这一方面,没有人再比她更有手段。
端看她愿不愿意罢了。
说起来,后期大哥对皇位也并非太过执着了,他固执的点在于他太想成功想给额娘争气了。
不光是她的亲生额娘,还有娴娘娘。
他早已把娴娘娘当成了自己的额娘。
虽然我小的时候一直以为他是娴娘娘亲生的,也为此同我亲额娘哭过闹过,后来才从亲额娘口中得知,大哥也不是娴娘娘亲生的。
这件事带给我的震惊很大。
毕竟从我出生起,大哥就一直住在娴娘娘那,他叫娴娘娘母亲。
虽然满人都是叫额娘,但大哥一直这样叫,我也只当是大哥想同其他兄弟姐妹区分开。
直到我听亲额娘说起来才明白。
也是从这时候起,我对娴娘娘才有了些分寸感。
不过这并不影响我们的感情。
且大哥同娴娘娘的感情当真是比我们更亲厚的。
我永远记得九州清晏的那场大火。
我为了救皇阿玛而被砸断了腿,皇阿玛惊魂未定,其他妃嫔更是六神无主,大臣们惊恐不已,害怕皇阿玛降罪不说,又要彻查原因,所有人都忙得不可开交。
就在我们所有人都没反应过来的时候,最该守在皇阿玛身边的大哥却没在,反而第一时间策马扬鞭,赶回了紫禁城。
只留下贴身的太监,来看顾着我。
我那时晕了,等我醒来,看到他身边人我就明白了。
他走是为了稳住娴娘娘,那时她的身子已经不好了,肯定会受不住。
留下身边人是为了照顾我。
不给任何人来害我的机会。
哪怕这个可能性很小。
不过这个消息到底是没有瞒住。
更令我震惊还是嫡姐。
等舒娘娘去世的消息传出来的时候,她也是第一时间没有安慰皇阿玛,跑回了紫禁城。
发生这么大的事情,长子长女却都跑回紫禁城了,皇阿玛都气笑了。
到最后还是我这个伤患来安慰皇阿玛。
不过皇阿玛远比我们更了解我们和娴娘娘。
他只是什么都不说而已。
但那天他同我说了。
“朕不是气,朕是高兴。
朕高兴你们这些孩子,能劲儿往一处使。
当年九子夺嫡有多么惨烈,如今朕的孩子们有多兄友弟恭,恐怕是老祖宗们都要羡慕的程度呢。
你们如今这般好,都是因为她。
就算他们自己不跑,朕也是要赶他们回去的。
朕可以失去乌拉那拉氏,但朕不能失去她。”
那时的我还不明白这句话,乌拉那拉氏和她到底有什么分别。
还是那句话,待她死后,大梦一场后,我便什么都明白了。
若是能选择,我宁愿选择不明白。
失去她的日子并不好过。
生理和心理上的各种意义上的不好过。
我和大哥尤为明显。
不过四哥是个活宝,我和大哥倒下的时候,他不光要接管我们俩的活,抽空了还要过来安慰我和大哥。
连做梦梦到娴娘娘的时间都没了。
这番兄友弟恭皇阿玛倒是看爽了,却把玫娘娘心疼得不行。
她泼辣的时候不少,只是对着皇阿玛我还是第一次瞧见。
皇阿玛也难得新鲜,应了她的要求,等四哥忙完了手中的事就让给他放了假。
但娴娘娘托梦的次数有限,到底他也只梦到了一次。
为着这事,他念叨了我和大哥小半辈子。
我和大哥是一前一后走的。
我下去的时候,在奈何桥看到了他,他不肯走,他说,这辈子是兄弟,来世也要当兄弟。
我也没有走。
我知道大哥的意思。
我们都是她的遗物。
生前死后,我们都要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