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诸葛连卤鸭(1 / 1)

我们虽然恨国不争,但我们人人都是穷奇,是这国家的主人。

枝叶长歪了我们会修,有外来的虫豸我们会灭,内部有蛀虫,我们还能一换一。

那个人自然不懂,他在张三苦修多年的大记忆术恢复下,终于知道自己来自荆州。

渤海那边的游行情况更为复杂一点,渤海大学校长出面好说歹说,安抚住情绪之后,将黄平搬出来(物理意义上的),众人吃着午饭唱着歌,等待黄平这边的处理结果。

张三征询那间谍所言的事情时,渤海这边选出几个游行代表,和渤海校长同时听清楚了事情始末。

关于那个干部子弟报名没去,确实是被他爹压下来了,但是人家作为一个父亲不让儿子去辽东,这于情于理说得通啊,又不是军令,根本不需要用特殊权力压下去。

至于身体不好那个家伙一开始确实没准备去,结果听说海参崴气候宜人,又报名跑去享福了,完全忘记跟亲朋打招呼了,黎甲马回来还带了他的家书。

第三个学生倒确实有问题,他同族有个同名同姓的学生在辽东混得不错,事迹传了回来。

一家人一商议,把这事安在他头上这么一宣传,到时候岂不是履历丰富,一看就是能当大任的苗子。

摸清事情真相后,黄平应诺在井陉召开了一场公审。

详细列举了调查的证据,证人证词,当事人陈述等等材料。

前两个学生和家长都收获了一封批评教育信,甚至引起别人嫉妒,毕竟是国家发的。

第三个学生家长被停职审查,等待他的是解除录用,该学生被退出渤海大学学籍,可以说为了执法必严的原则,判得是相当重了。

探子的事情也被公开报道,和三个学生的处理结果放在一起,登上了人民报。

人民报社提醒广大人民注意敌对势力的渗透,谨防诈骗,加深学习反诈知识,保护个人和国家安全——人民报社6月7日报。

事情处理干净,北溟还趁机宣传了一波反间谍知识。

“还真是不安稳啊。”

晚上,在院子里纳凉的黄平感叹一句,张三已经将完整的间谍案件整理清晰,交给了他。

这种专门挑拨官民矛盾的方法,也只有研究北溟比较深的刘备集团想得出来,只是他们如今从属刘琦,操作的人是刘琦集团派的,以至于办得有些粗糙。

啊呀呀~

确实不安稳,他院子里俩姐弟不安稳。

如今铁蛋已经七岁了,老二也能跑了,两家伙正在院子里打架,主要是铁蛋不喜欢小尾巴跟在自己后面。

张灵也懒得管了,孩子打架,你越管他们打得越来劲。

“这不是早就有所预料吗?南方地形复杂,瘴气丛生,湿热的环境下,北方军队容易感染疾病。”

只听她悠悠地安慰道:

“我们种植和收购的青蒿已经差不多到了三位神医的预估量,他们去襄阳已经年余,大多数病症都有了治疗或抑制的手段,用不了多久,就可以统一。”

“嗯,多做准备总是没错的。”

黄平是个典型的火力不足恐惧症患者,要打也能打,但总归是准备周全些更保险。

他们口中的三位神医此时正在襄阳逛街呢,确实对于北方人到南方水土不服的各种病症都有了治疗经验。

沐昀、张仲景带着华佗老头,三人就回到襄阳准备整理记录。

今天放了个假,休息休息,调整调整精神。

“卧龙名品!连卤鸭、诸葛连卤鸭喽!”

“哦,看看!”

“老板,这个诸葛连卤鸭啥时候流行的?上次来襄阳还没有呢!”

三人来了兴趣,带着满问号的小脑袋凑到摊贩跟前。

“哦这个啊,你可是问对人了,这其中可是有好大一个故事啊!不急的话,听我细细道来!”

这老板也是个妙人,三人还没照顾他生意呢,先把人留住,整点人气。

“喔?”

感觉到八卦的气息,三个中老年老头连连点头:“给我们来一只卤鸭,你详细说来!”

老板瞬间更有干劲了,捞出一只卤鸭,过称一称,手上刀具使得飞起,剔成一盘。

“承惠!50钱!”老板端上卤鸭开口,继续讲故事:“说道这诸葛连卤鸭,就不得不说诸葛氏的卧龙公子,这也是这卤鸭名字的由来。”

老板为了水时长,那是将诸葛亮从小到大的事情讲了个遍,哪天尿床都说得清清楚楚。

三人自然知道他在艺术加工,倒也没什么不耐烦,反正今日无事,就静静听着。

大概就是,琅琊诸葛氏逃难而来的少年拜入水镜先生门下,很明显,这个少年就是有卧龙之称的琅琊诸葛亮了。

诸葛亮师从司马徽,自然少不了随他去拜访荆州大儒名士,交流学习。

此过程中,结识了比他大三四岁的黄婉贞,黄承彦之女,也就是黄月英。

此女发色异于常人,色泽金黄,被视作不祥,但其父黄承彦酷爱女儿,倒是给她养成了生性活泼的皮猴子性格。

可能是天生有缘,诸葛亮对黄婉贞一见钟情,就喜欢这款。

打此以后,时常想方设法拜访黄承彦,接近黄婉贞,并且投其所好学习机巧之术,搜罗了大量北溟都护府发行的科学报,带到黄家找黄氏女研究。

时间一久,司马徽和黄承彦俩老头,自然看出诸葛亮和黄婉贞的情况。

出于老丈人心理,黄承彦一开始自然是不舒服的,不过想到自己女儿都二十了还没夫家,自然也急。

师友都看好,这事也就快成了。

不过世家云集的荆襄之地,不出意外的话,意外发生了。

司马氏通过黄氏主脉,也要求娶黄氏女。

这一来不得鸟,直接掐起来不雅观,那怎么办?

抉择权交给了黄氏女,聪明的她想出个不伤世家和气的办法。

自多年前,荆州人开始养鸭吃鸭之后,完全把吃鸭当成了生命。

慢慢的流行起一个习俗,新郎必须露一手独特的做鸭手艺,婚礼当天亲手下厨给新娘做鸭吃。

入乡随俗,诸葛、司马两大世家都是北方来人,黄氏女就提出这个公平的竞争比赛。

让诸葛亮和司马懿比拼做鸭的手艺,由黄氏女评判,毕竟是她的夫君自然是她选喽。

于是为了娶老婆,诸葛亮回去结合机巧之术,苦心研究了这门诸葛连卤鸭的手艺。

去年,诸葛亮及冠之后,黄诸葛两家举行了盛大的婚礼,这门卤鸭术也就传了开来。

三人虽然知道两家联姻的事情始末,但这个虚构故事还是听得津津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