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六章 巡山拜灵法(1 / 1)

这里有诡异 叶知风 1802 字 14小时前

“那……那现在怎么办?”

何俊看着四周几乎一模一样的林木,脸上难掩焦急之色:“总不能真被困死在这儿吧?”

众人面面相觑,一时间都有些束手无策。

这风水迷阵显然是黄河爷的手笔,以他们的实力,想要强行破阵,恐怕并不容易。

就在众人一筹莫展之际,杨石忽然道:“我来试试吧。”

说话间,杨石从随身的背包里取出一个小巧的黄铜香炉,小心翼翼地放在一块相对平整的岩石上。

随后,又在香炉两侧各点燃了一根黄色的蜡烛,烛火在略显阴暗的林间跳跃,映照着众人凝重的脸庞。

做完这些,杨石又取出了三根线香,持在手中,神情肃穆地分别对着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深深拜下:“一拜四方神灵佑我平安,二拜山川精灵指引迷途……”

杨石的声音并不响亮,却仿佛带着某种奇异的韵律,在寂静的山林中回荡。

拜完四方,杨石将三根线香插入香炉之中,青烟袅袅升起,带着一股淡淡的檀香气息。

紧接着,他深吸一口气,右脚猛地向下一跺!

与此同时,杨石口中开始诵念起一段晦涩难懂的神秘口诀。

那口诀音节古怪,配合着他右脚有节奏的跺地声,形成一种诡异而又充满韵律的震荡,无声无息地朝着四周扩散开去,引得空气都泛起阵阵涟漪,神秘莫测。

“奶奶,杨老这是在做什么啊?”曹玲玲压低了声音,凑到曹爱红身边,好奇问道。

曹爱红目光紧盯着杨石的动作,低声解释道:“这应该是巡山客一脉的巡山拜灵法。”

“巡山拜灵法?”吴锦月也好奇地凑了过来:“是干什么用的?”

“巡山客一脉,信奉万物有灵。”

曹爱红耐着性子解释道:“他们认为山川河流、花鸟鱼虫,乃至一块顽石,都可能蕴藏着自身的灵性。这巡山拜灵法,便是通过特殊的仪式和祷词,沟通、拜请此地的山川精灵,以寻求它们的帮助。”

“说得通俗点,就是请一些对我们没有恶意的诡异,或者通了灵性的动物,帮助我们。”

吴锦月担忧道:“请诡异帮忙?可是……这里风水地气这么紊乱,先前还遇到了妙音藤那种东西,真的能诞生出良善的诡异生灵吗?”

“锦月丫头的担心不无道理。不过,凡事无绝对。”

没等曹爱红回答,一旁的许建林却开口道:“此地风水虽然紊乱,却也正因三川汇聚,灵机内蕴,可谓是钟灵毓秀之地,如同浑水中也能养出奇鱼。在这种地方,诞生出一些性情平和、不喜争斗的山精野怪,亦或是某些受地气滋养而开启灵智的生灵,并非没有可能。”

“巡山客的法门,讲究的就是一个诚字,以诚感召,现在就看能不能请来那些灵性之物来帮忙了。”

此时,杨石依旧闭目诵念,右脚跺地的频率时快时慢,香炉中的青烟也随之变幻形态,时而笔直向上,时而盘旋缭绕。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林间只有杨石低沉的诵念声和有节奏的跺地声回荡不休。

苏逸站在人群中,目光平静地观察着杨石的仪式,同时感知着周围环境的细微变化。

他能感觉到,随着杨石的举动,四周原本紊乱无序的地气,似乎受到某种牵引,开始出现一丝极其微弱、但确实存在的波动,显得神秘莫测。

就在众人等得有些心焦之时,一直站在旁边、默不作声的茅十三,那双浑浊的老眼忽然微微一动,淡淡开口:

“来了。”

茅十三话音刚落,众人便循着他示意的方向望去。

只见不远处一棵虬结古树的粗壮枝丫上,不知何时蹲着一只通体雪白的猴子。

那猴子约莫半人高,皮毛油光水滑,没有一丝杂色,在略显阴暗的林间格外显眼。此时,它正蜷缩着身子,一双乌溜溜的眼睛正好奇又警惕地打量着众人,眼神灵动,竟不似寻常野兽那般浑噩。

然而,它似乎又对这群不速之客充满了畏惧,只是远远地蹲在树上,并不敢靠近,爪子紧紧抓着树枝,一副随时准备逃跑的模样。

“咦?”苏逸眼睛微微一亮,下意识地低声道:“竟然是白猴儿。”

“白猴儿?”闻言,何俊和曹玲玲等人好奇问道:“什么是白猴儿?”

“白猴儿,凶戾诡异,天生有灵,而且生性胆小,能敏锐地感知到善意和恶意。”

苏逸一边看着那只雪白的猴子,一边压低声音解释道:“最特别的是,这种诡异对人类通常抱有善意,甚至在一些山野传说里,时常有白猴儿在山林中帮助迷路或者受伤的人类的记载。当然了,如果有人惹怒了白猴儿,或者对其抱有恶意,那么白猴儿就会将其眼珠挖掉,生生将其困死在树林中。”

杨石显然也认识白猴儿:“我去跟它交流一下试试。你们都待在这里,千万不要妄动,也别发出太大的声音,免得惊扰了它。”

“对了,杨老……”苏逸说道:“白猴儿喜欢喝酒。”

白猴儿性喜喝酒,也能酿酒,故而民间又将其称作酒猴儿。

杨石点了点头,缓缓朝着那棵古树走了过去。

众人都屏住了呼吸,紧张地注视着杨石的背影和树上的白猴儿。

随着杨石的靠近,白猴儿明显变得更加紧张,身体绷紧,喉咙里发出“吱吱”的警告声,似乎随时准备逃离。

杨石并未急于靠近,而是在距离古树还有十来米的地方停下了脚步。随即,其身上那股属于人类的烟火气,开始以一种奇妙的方式迅速收敛、淡化,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仿佛与周围山林融为一体的、自然而平和的气息。

杨石目光温和地注视着树上的白猴儿,喉咙里发出了一阵低沉而空灵的音节。那声音不似人言,更像是山风吹过林梢的呜咽,又像是溪流淌过石涧的潺潺,带着一种奇异的韵律,在林间轻轻回荡。

随着这空灵之音响起,原本紧张万分的白猴儿,似乎微微愣了一下,紧绷的身体略微放松了些许,歪着脑袋,好奇地打量着不断靠近的杨石,喉咙里的警告声也渐渐平息,转而发出几声同样短促的“吱吱”声,像是在回应。

杨石身上的气息愈发变得与周围的山川草木贴合,他口中的空灵之音也未曾间断,时而如风拂,时而似鸟鸣。

而那只白猴儿,也开始断断续续地以“吱吱”声回应,眼神中的警惕虽然仍在,但明显已经褪去了不少,甚至还带着一丝好奇,仿佛正在与杨石进行着某种超越语言的交流。

一老一猴,就这样隔着一段距离,一个在地上缓步靠近,一个在树上谨慎观察,用旁人无法理解的方式沟通着。

“杨老……这是在跟那猴子说话?”苏逸看得啧啧称奇,忍不住凑到沈云溪身边,低声问道。

沈云溪颔首,轻声道:“嗯,这是巡山客一脉独有的法门,名为百兽灵音。通过模仿自然界各种生灵的声音和韵律,再辅以自身精神力的引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与开了灵智的动物,或者像白猴儿这种相对温和、有灵性的诡异进行沟通。”

“百兽灵音……”苏逸摸了摸下巴,“听起来挺有意思的,你会吗?”

沈云溪看了他一眼,语气平静无波:“会一些,但不熟练。”

就在两人低声交谈的片刻,只见杨石从腰间的吞牛袋中摸索片刻,取出一个巴掌大小、看起来颇有些年头的黄皮葫芦。

葫芦塞子一拔,一股浓郁醇厚的酒香瞬间弥漫开来,香气并不冲鼻,反而带着一种粮食发酵后的独特甜香,以及一丝淡淡的果味清芬,引得人口舌生津。

就连站在远处的苏逸等人都闻到了这股诱人的酒香,更别提嗅觉灵敏的猴子了。

只见那树上的白猴儿鼻子用力嗅了嗅,乌溜溜的眼睛瞬间瞪得溜圆,原本还有些警惕和犹豫的神色,顷刻间被一种近乎渴望的光芒取代。它喉咙里发出急促的“吱吱”声,爪子不安分地在树枝上挠动,甚至还人性化地咽了口唾沫,眼巴巴地盯着杨石手中的酒葫芦。

“接着!”杨石手腕一抖,那黄皮葫芦划过一道精准的抛物线,稳稳地落向白猴儿。

白猴儿动作迅捷无比,小小的身子在树枝上灵巧一跃,一把将葫芦抱在怀里,落地时悄无声息。

而后它迫不及待地将葫芦凑到鼻尖又嗅了嗅,脸上露出陶醉的神情,随即仰头,“咕咚咕咚”灌了一大口。

烈酒入喉,白猴儿似乎被呛了一下,小脸皱成一团,但很快,那股辛辣之后的甘醇便涌了上来。它砸吧砸吧嘴,乌溜溜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舒服地“吱”了一声。

紧接着,有趣的一幕发生了。

那白猴儿原本雪白粉嫩的鼻子,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泛红,很快就变得像熟透的樱桃一般,通红发亮。

喝了酒的白猴儿显得异常高兴,竟抱着那小酒葫芦,在粗壮的树枝上手舞足蹈起来,动作滑稽,引得曹玲玲和吴锦月都忍不住低声轻笑,先前紧张的气氛顿时缓和了不少。

喝了酒之后,白猴儿看向杨石的眼神明显亲善了许多,警惕之色几乎完全褪去。

杨石见状,趁热打铁,再次运转起那独特的百兽灵音法门,喉咙里发出断断续续、高低起伏的奇异音节,与树上的白猴儿交流起来。

这一次,白猴儿的回应明显积极了许多。它不再只是被动地倾听,而是歪着脑袋,一边抱着葫芦时不时嘬上一小口,一边用同样短促、带着不同音调的“吱吱”声回应着杨石,小爪子还不时比划着,像是在诉说着什么。

一老一猴,一个神情温和,一个醉眼朦胧,就在这寂静诡异的山林间,用一种超越语言的奇妙方式,旁若无人地交流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