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吹响战斗号角(1 / 1)

青田乡和河滨乡的所有武家豪族都被迫的在这春耕时节进行备战。

所有人都唉声叹气,却又无可奈何。

因为你不备战,别人备战,这打起来不是等着被人洗劫嘛。

也就边境武家慌张得一边破口大骂,一边掏出老本的开始备战。

边境武家是最危险的,因为他们绝对是第一轮被攻击的目标。

同时也是领地可能会被彻底占领剥夺的目标。

反倒是中心地带以及后方地区的武家们开始松懈。

可以说是越是远离敌方的武家,对这上头传下来的备战令越是不以为意。

一些靠近其他乡的武家,更是直接把命令书丢一边,根本就当没辙一回事。

自己这边和青田乡可是隔着整个河滨乡,对方要是能够打到这里来,没说的,直接跪拜臣服了事。

要是打不到这里来,那就该干嘛就干嘛。

对了,兵役还是要服的,所以到时派上一些老头和地痞混混去应付了事就行了。

陈浩云这边当然是继续忙着春耕,渡口领那边,陈浩云的精力已经抽回来了。

那边的农田,当地的村民该怎么种就怎么种吧。

反正让他织田家的精力放到那边是没可能的。

毕竟一旦开打,不需要说,这渡口领绝对是第一目标。

自己弄得太过精致,到时亏的不还是自己吗?

所以渡口领这边,本地人继续耕种,留守在这边的部队开始从农田抽身集结,开始训练和巡逻。

而织田领这边,陈浩云自然是亲自带着家臣在忙碌那五千亩水田的。

反正只要守住桥头,又有渡口领这个诱饵存在,不需要担心会有敌人悄无声息的攻入织田领。

所以织田领这边可以安心的耕种。

织田家的邻居可没有陈浩云这么淡定。

三个豪族已经在哀嚎,一边哀嚎一边备战。

他们就是边境第一线啊,而且织田家还占领了渡口家,不需要说,青田家大军过来肯定是朝这边涌来的。

自己这些豪族岂不是跟个泡泡一样的一戳就破。

而且想投降都不敢行动,谁不知道织田家是岩上家的外藩啊。

自己这边才反,织田家的精兵就会蜂拥过来把自己灭族了!

所以三个豪族家族,只能把孩子家眷以及一些方便携带的财宝往河滨城那边送。

这样就算自己领地没守住,自己被灭了,也期待岩上家能够可怜自家后裔,给个武士身份安家。

要是后面能反败为胜,自家领地起码能回来一半,这样也有继承人来继承。

但要是留下来,那就一锅端,就算最后胜利了,自家的领地也会变成犒赏赏赐给其他人。

三个豪族现在都在气愤织田家搞事,也气愤织田家妨碍他们投降,所以他们并没有向织田家靠拢,反而专心致志的向岩上家靠拢。

而那个渔村,则是该干嘛就干嘛,他们只需要大军来了,跪地欢迎就行,管这个大军是哪一边的。

而且一般来说,大军也不会伤害渔村,毕竟渔村没啥财物,还得需要渔船帮忙。

不像是村子镇町,这些地方可以洗劫财富掳掠奴隶。

时间过得飞快,在一阵骂骂咧咧声中,青田家开始吹起了集结部队的号角。

背后插着青田家旗帜的传令兵,轰然冲出青田城,冲向全乡各处武家。

然后得到命令的武家自然开始集结部队,要不向青田城挺近,要不向渡口领边上的路中城挺近。

嗯,这个路中城就是毗邻河滨乡最近的一个大军堡,单单城堡内就可以容纳下五千兵力,城下更是可以容纳万人兵力。

算是一个攻击河滨乡的战略据点。

当然,之前是渡口城当战略据点的。

但这渡口城不是被陈浩云给围了嘛,所以青田势力只能把第二聚集点当成第一聚集地来使用。

在青田城吹响号角的时候,无数的信使和忍者,就开始满街乱窜了。

河滨城这边的岩上家,自然也同样吹起号角,传令兵奔向所有岩上家所属的武家,奔向自己的盟友。

这种乡侯大战是可以拉扯盟友进来掺和的,至于盟友乐意不乐意那就另一回事。

当然,豪族私斗其实也是可以拉拢盟友进来参战的,只是这种只是两个豪族的私斗,两边的盟友都不会参与。

就是说规矩是可以,但没人愿意参与豪族私斗。

因为随时会引火烧身。

但到了乡侯大战的时候却完全不同了,乡侯麾下的臣属武家是必须出动的,那么盟友可以趁机进来浑水摸鱼。

毕竟发现战况不行的话,盟友可以随时退出。

要是战况有利,甚至即将胜利的话,那么参与进来就可以捞一份好处。

所以一场大战,当风头出现明显倾向的时候,有望胜利的那一方会突然多出无数的盟友来,而即将失败的那一方也会莫名多出无数的敌人。

反正就是锦上添花和落井下石的意思。

当然,做这种墙头草,那也是需要有一定实力的,百石千石武家就不要想了。

陈浩云收下岩上家信使送来的命令书,非常肯定的说道:“请岩上殿放心,下臣必定完美履行兵役。”

信使有些愕然,他喵的,这是你爹发来的命令,而且这次战争绝对是因为你这货占领渡口家才搞出来的,你居然这一副普通外样武家的模样?

居然他喵的只肯出兵役?

要知道你的兵役也就是50个兵丁啊!

这他喵的,老子从城下町走到这居城会议室来,一路上见到的护卫就是这个数量的十倍以上!

你留着这么多兵准备干嘛?!

但没奈何,陈浩云被渡口家袭击,然后反杀,这是豪族私斗,两边都没请外人帮忙,也就谁都没法插手。

所以没法把青田家出兵的事赖到这上面来。

虽然人人都知道是因为这个。

但就算是青田家也不会承认这点,青田家只会说岩上家挑衅,所以要打岩上家。

堂堂乡侯,怎么可能说自己是因为下面豪族私斗输了,所以掀起乡侯战来报复呢?还要不要脸?

而且青田家打心底就不是因为渡口家和织田家的事玩报复,还真是认为岩上家支持织田家搞事,还不要脸的隐藏身份,所以才要报复岩上家。

和织田家一点关系都没。

当然,要是大军行进中,直接把织田家灭了,那就另外一回事。

这是乡侯战过程中理所当然的事情,和报复豪族私斗扯不上丝毫关系。

信使知道这点,不可能在这上面拿捏什么。

既然没有其他什么把柄,陈浩云这位织田家督,愿意服从兵役,那岩上家就没有丝毫办法。

让织田家补偿,增加兵力的要求都没法提出来,虽然人人都知道这次乡侯战很可能是因为织田家而打的。

但没证据的事就不算。

同时也没有任何理由提出额外要求。

真不敢提,岩上家要是敢让织田家支付超过兵役的代价,信不信下面的其他臣属武家会集体反了?

所以信使就只能乖乖的和陈浩云约好兵役,在什么时间在哪儿集结的文书,然后就灰溜溜的跑回河滨城。

陈浩云这具身体的老爹,岩上家督,看到自家长子这种严格按照规矩行事的答复,冷冷的嗤笑一下,就不做理会。

高层的重臣们,也没有多做关注。

因为高层很清楚,青田家和岩上家迟早会大打一场的,双方都为这准备着。

不单单因为郡公时刻在挑拨离间,而是因为但凡想要成为郡公的乡侯,就必须把其他乡侯打服。

所以乡侯们会有个默契,两两抓对的敌对,然后各自凭借本事拉拢更多的盟友。

然后一对一决出胜利者,在二对二决出胜利者,最后胜利者就是新的郡公。

当然,这只是默契,只是郡公还有万石知行,还在殷勤搞事的前提下的默契。

真打起来,鬼知道会有什么变化。

毕竟战争就是如此变幻莫测的。

谁都不敢保证战争会一定按照自己想法前进。

说不定平时不起眼的家伙,就会随着一场战争而一跃成为超级大领主呢。

而原本领地广袤的君王级领主,以为可以传承个几代人,却会因为一场战争而直接灭族,整个势力分崩离析。

这历史上的例子可是层出不穷的。

所以谁都不敢认为计划会顺利进行,但没有计划又是不行的。

所以就这么制定计划,然后随时修改的进行着。

陈浩云这边已经兴奋起来,他早就集结好50名兵丁,都是从奴隶中挑选出来的,然后任命一名老备兵当军官。

只需要保证这名备兵战后将会被提拔为武士,那些奴隶会被提拔为备兵,再加上崭新袍服和精良的盔甲武器,还有不需要担忧的粮食,绝对可以让这支50人服兵役的部队,士气爆棚啊。

陈浩云让那名备兵带领五十名奴隶兵前往约定的集结地。

这地方距离织田领不远,是以前河滨乡攻打青田乡的第一聚集地,地位就跟以前的渡口城,现在的路中城一个样。

陈浩云把事情安排下去就不需要去管,自然会有忍者在签到地等着,一等50人兵役部队抵达,签署文书后,就会把文书送回来。

有这文书在,陈浩云就算履行了今年的兵役任务。

以后对岩上家的军事行动都可以爱搭不理。

同样,只要陈浩云派出了符合兵役的兵丁,并且把这些兵丁交给岩上家指挥后,岩上家也没法命令织田家干嘛。

岩上家只能命令这50名兵丁干嘛,让他们去送死都行,但就是没有命令织田家干嘛的权力。

简单点说,陈浩云把50个兵丁交出去,现在他带着全领老小一溜烟的跑掉,不掺和这场战争,那都不算事。

当然,领地被占了就别想夺回来。

被谁占了都别想夺回来。

岩上家没法追究任何责任。

因为织田家对岩上家的义务,就是战时提供50兵丁,还有时间限制,一年只需要提供一次。

所谓的年供,也就是下级巴结上司的礼物而已,不给,人家给你穿小鞋。

但你不怕穿小鞋,自然可以不给。

其他的,织田家干嘛都行,岩上家没命令织田家干嘛的权力了。

当然,这干嘛都行是真的干嘛都行,甚至织田家去攻打岩上家臣属的武家都行。

但有争执可以斗殴,可以劫掠,但不能杀掉对方领主,不能占领地盘。

而且岩上家不管的话,那就无所谓,但岩上家乐意的话,会对首先发起内斗的家伙进行处罚,你不认了,绝对会大军来袭。

可想而知这样的上下规矩,就是这个世界战乱层出不穷的缘由。

说回来,陈浩云之所以很兴奋,是因为他发现,其实这个世界只要当了武家,那他喵的就超级爽,能够限制自己做事的没几个。

就比如现在,明明两边要开乡侯战了,陈浩云只需要把50个兵役交上去,剩下他想干嘛就干嘛。

他的兵力经过这差不多一年的折腾,持续不断地招募浪人,购买奴隶。

他已经拥有超过三个月严格训练的一千龙骑兵,两千步兵。

至于那种随时披甲当助威众的农兵,他更是能随时拉扯出三千人来。

这三千都是青壮男丁,不像之前打渡口家那时那样的老弱妇孺都有,甚至主要农兵还有一半是女兵的这种。

他真要如同上一次一样,他可以动员出两万农兵来。

没错,现在陈浩云的人口,经过他大撒币,他的大方他的丰厚待遇早就随着商队扩散到非常远的范围。

面对金钱的诱惑,无数商队络绎不绝的把奴隶贩卖过来。

面对丰厚的待遇,无数浪人拖家带口的跟着商队前来投奔。

所以不到一年时间,陈浩云这个原本500知行,只有不到三百领民,刚竖旗的织田家,就已经变成两万领民的千石武家。

对,陈好运这货,他就算把渡口领给占了,实际农田已经超过一万五千亩,领地面积更是达到十万多亩的地步。

但大家还是只认为陈浩云从百石武家晋升为千石武家。

而且这千石武家的名头还不牢靠,毕竟渡口家还存在呢。

不过这两万领民还真是有点多,毕竟这个时代的一亩田可养不活一个人。

不过其中一半是靠着家庭支柱,领陈浩云月俸过活的。

当前的农田足够养活农夫,也就是陈浩云的资金消耗大,毕竟领地一半人都得靠他钱库粮库过活。

不过陈浩云无所谓,他不停歇的采购各类物资,特别是粮食,他要把储物空间的金子花光才罢休。

然后现在,陈浩云就手里有着一支,人数三千,最差都经过三个月训练,武器盔甲具备的部队。

你说他不跃跃欲试要搞事才是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