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想趁火打劫(1 / 1)

那些流民本就对这些高高在上的官老爷没什么好感,此刻见徐“神使”发话,更是群情激奋。

“要不是徐将军带来神种,我们早就饿死了!”

“徐将军才是我们的活菩萨!你们这些京城来的官,就知道欺负我们老百姓!”

数千流民七嘴八舌,声泪俱下地控诉着,将徐刚如何带来“神稷”、如何惩治恶霸王强、如何给他们活路的事迹大肆宣扬。

李正明被这如潮水般的控诉和指责淹没,脸色一阵红一阵白,张口结舌,竟被怼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难道……真的是自己错了?

魏征南将这一切尽收眼底,他默默地从地上站起身,脸色变幻不定。

徐刚这一手,玩得实在是高!

借力打力,借流民之口,将福喜、杜仲来等人的“恶”与他自己的“善”形成了鲜明对比,直接动摇了李正明这位忠臣的立场。

他深吸一口气,缓缓开口,声音带着疲惫:“李御史,退下吧。此事,本官自有决断。”

李正明闻言,脸上闪过不甘,但最终还是颓然地低下了头,默默退到了一旁。

魏征南转向徐刚,神色复杂:“徐先生,方才之事,是本官的属下鲁莽了。本官代他向先生致歉。”

他顿了顿,语气郑重了几分:“‘神稷’之事,关系国计民生,本官不敢怠慢。为确保万无一失,也为向陛下一个交代,本官决定,暂缓捉拿先生。”

徐刚心中暗喜,脸上却故作惊讶:“哦?魏大人这是……相信晚辈了?”

“信与不信,尚需查证。”魏征南目光深邃。

“本官要亲自验证这‘神稷’的产量,并在此设立御史看护点,‘保护’这些珍贵的粮种,直到秋收之后,有了确凿的产量数据。”

“同时,本官也会深入调查兖州吏治,以及福喜、杜仲来两位钦差在兖州期间的所作所为,务必查明真相,以此作为向淮帝陛下复命的依据。”

这话听起来冠冕堂皇,实则是想借此机会,将自己的人手安插进屯田区,进一步观察徐刚,收集更多情报,同时也是一种变相的监视和控制。

徐刚心中冷笑,这老狐狸,果然不是那么容易就范的。

他脸上露出欣然的表情,拱手道:“魏大人深明大义,晚辈佩服!既然大人要彻查,晚辈自然愿意全力配合。”

“为了方便大人工作,晚辈还可以从屯田区挑选一些熟悉情况的流民,协助御史团的各位大人,也好让大人们能听到真正的民意,如何?”

安插自己的人手?美其名曰民意监督?这小子,是想反过来监视我不成?

魏征南眼中精光一闪,却不动声色地点了点头:“如此甚好。不过……”

他话锋一转,提出了自己的条件。

“在所有事情调查清楚之前,为免意外,还请徐先生暂时留在屯田区,不要随意离开。本官也会派遣御史卫进驻此地,协助保护神稷,以及……徐先生的安全。”

这是要软禁我啊!

徐刚心中了然,脸上却露出一副无奈的表情,叹了口气:“既然魏大人如此安排,晚辈……遵命便是。”

当夜,徐刚便找到了李巍,如此这般交代一番。

李巍听得是连连点头,看向徐刚的眼神越发敬佩,当即拍着胸脯保证,定会把事情办得妥妥当帖。

白日里,御史卫们在魏征南的带领下,巡视田地,查验账目,询问流民。

到了晚上,那些曾经受尽苦难的流民们,围坐在篝火旁,一个接一个地站起身,声泪俱下地控诉着。

一个断了条胳膊的老汉捶胸顿足,哭得老泪纵横。

“想当初,俺们在老家,辛辛苦苦种了一年地,到头来连自个儿都填不饱肚子!那狗日的县太爷,还有那些粮吏,三天两头来催租逼税,稍有不从,便是鞭子棍子伺候!俺那可怜的婆娘,就是活活被他们给逼死的啊!”

一个形容枯槁的妇人抱着怀中面黄肌瘦的孩子,泣不成声。

“还有俺们家!那县老爷手下的爪牙,为了抢俺们家最后一点存粮,竟然……竟然打断了俺当家的腿!俺那才三岁的娃儿,就因为多看了他们一眼,就被一脚踹得吐了血!这世道,还有没有王法了!呜呜呜……”

渐渐地,一些御史卫的眼神变了,开始对朝廷的某些做法产生了深深的质疑。

魏征南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中也是波澜起伏。

转眼间,半月已过。

第一批试种的“神稷”,终于迎来了小规模的收割。

当那沉甸甸、金灿灿的稻穗被收割下来,经过简单的脱粒晾晒,称量出那惊人的亩产量时,魏征南和他手下的整个御史团成员,全都瞠目结舌,被彻底震撼了!

“这……这怎么可能?!亩产……亩产竟然真的远超寻常稻谷数倍!!”一名负责计量的御史声音都带着颤音,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魏征南亲自上前,抓起一把饱满的谷粒,又仔细询问了种植的每一个细节,确认无误后,他那颗坚如磐石的心,终于开始剧烈地倾斜。

这“神稷”,若是能在大淮全境推广,那将是何等泼天的功绩!

什么福喜、杜仲来失踪案,在这等利国利民的大事面前,简直不值一提!

他甚至开始主动向徐刚请教“神稷”的种植之法,以及如何在不同土质推广的经验。

徐刚自然是倾囊相授,说得头头是道,偶尔还会夹杂几句“此乃天授神农之法,非凡人所能尽窥其妙”之类的神棍言论,更是让魏征南深信不疑。

魏阎王,似乎已经初尝到了“神稷”带来的甜头。

另一边,宋红缨却收到了一封加急密报。

“启禀主公!青州刺史王莽,近日行迹诡异,正以‘清剿叛逆,为朝廷分忧’为名,暗中集结兵马,其麾下探马更是频频出现在我兖州边境!看其架势,恐怕是想趁火打劫,对我兖州不利!”

王莽?

宋红缨柳眉一蹙。

此人野心勃勃,一直对兖州虎视眈眈,更传闻他与朝中某股反对宋家的势力暗中勾结。

看来,是有人按捺不住,想浑水摸鱼了。

而与此同时,远在京城的淮帝,也对魏征南迟迟未能从兖州传回明确的调查结果,以及福喜等人依旧下落不明的状况,感到了深深的不满和焦虑。

这位多疑的帝王,耐心正在一点点耗尽。

他秘密召见了自己的心腹,内廷司直赵无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