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军粮短缺(1 / 1)

这话说得正中青璃下怀,她一脸期待地问,“什么法子?”

那人两手一摊,“其实也没啥,咱们只要把温泉消失的消息放出去就是了,没了温泉,他们也没什么好惦记的了。”

“这有什么难的,咱们到集市上把这事儿一说不就结了。”里长当即就分配了任务,把村里那些能说会道的妇人都安排了出去。

事情完美解决了,只是大家都为这这口温泉感到惋惜,可事已至此,也没有别的办法,青璃面上也很难过,心里却一个劲儿地对芊芊竖大拇指,她哪里是捡了个女儿,这是捡了个宝。

把灵泉藏到水缸里去,这么稳妥的办法也只有芊芊想得到了,灵泉那么听芊芊的话,那灵泉都的出现也是芊芊的手笔了

青璃无比庆幸,能有这么乖巧能干的女儿。

这灵泉同芊芊的木灵根自田地之初就在一处。灵泉滋养着木灵根,木灵根给不断给灵泉提供灵力,二者相辅相成。

芊芊最虚弱的时候,木灵根和灵泉都神隐了,当初芊芊灵力有限,好不容易催熟的佛手瓜被大家当成了邪祟,为了堵住大家的悠悠之口,芊芊才让灵泉以温泉的形式出现,既然温泉已经成了麻烦,那就让它消失好了,芊芊在哪,木灵根就在哪,灵泉就在哪。

得知煞费苦心都得不到的温泉在一次小小的地动中就毁了,赛老板别提有多高兴了,上天终于眷顾了她一次,那个姓余的凭什么眼里只有唐青璃那个村姑,明明他的财力加上自己的智慧和手段,两人可以走得更远,他凭什么对自己嗤之以鼻。

如今温泉毁了,四方居独一无二菜品优势将不复存在,余掌柜家大业大又如何,他那么实诚木讷的性子,自己只要略施手段就能让他倾家荡产。

赛老板眼里满是怒火,这么些年,她头一回喜欢一个人,结果却是这样,这般莫大的侮辱,这仇她非报不可。

至于青璃,如今她是半点儿没把人放在眼里的,美了温泉,她不过是个寻常农妇。

可她并没有等来想要的结果,四方居依旧红火,肉和菜还是龙湾村送来的。

赛老板可不信这个邪,让人买了一份兔肉回来,还是之前那个味道。

原来一切不过是道听途说,影响肉质的根本不是温泉。

四方居非但没有像她意料的那样生意惨淡,余掌柜甚至还在邻县开了家分店,这可真是把赛老板气坏了。

转眼间,半年时间就过去了,一晃就到了秋天,又快到了庄稼收割的时候。

青璃早早准备好银两,就等着庄稼成熟了请乡亲们收割呢,殊不知,满怀怨气的赛老板早就想好了计谋,要对付青璃呢。

前线战事吃紧,补给的粮食又一直运不过来,将士们每天只能吃个小半饱,可即便这样,粮食也最多只能撑半个月了。

燕山主帅多次八百里加急请求支援,可是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说好的粮食一直不见踪影。

没办法,他们只好就近向附近的城池求援,可燕山附近的地方州府都跟清溪镇一样,接连几年天灾不断,粮仓里哪里还有粮食。

可燕山关是昭明国北边的门户,一旦燕山失守,周围的州府便首当其冲。

这不,各州府积极响应,到处筹集军粮呢。

这种时候,主要还得靠那些乡绅大户,普通百姓手里能有多少粮食。

可是,除了杜府那种家大业大,又有杜老夫人那种将边境安危看得比什么都重的人会倾力相助,其他人,也只是走个过场,这不,筹集粮草的公文已经发下去几天,清溪镇所属的陇北郡只筹集了一万石粮食。

这一万石大多是刘员外家出的,其他人家只是随便捐了点儿走个过场。杜府一家就捐了五万石,但人家杜府有自己的门路,为了保证粮食一粒不少地送到将士们手中,杜老夫人自己派人护送粮草去燕山了,那些粮食自然算不到陇北郡知府的业绩上。

陇北郡的知府何方急的头发都快白了,按现在这个情况,他就是所有知府里面筹集粮食最少的人了。

他抬眼看向身边的贴身侍卫,问道,“周达,再有半个月就是交粮的最后期限了,那些富户乡绅却个个给我装穷,不是让你们合计去了吗,可有想到什么好的法子。”

这个侍卫就是当初带人去龙湾村想要霸占青璃家温泉那个小头目,如今他已然成了知府何方的亲信。

“大人,其实这事儿也不是没有办法,都说强龙不压地头蛇,对付那些富户乡绅还是得靠他们本地的官员,上峰把任务交给大人您,你手底下那么多县衙呢,给他们下死命令就好了,咱们的目的是对抗风祤国给将士们筹集军粮,至于粮食怎么来的,咱们也管不过来呀。”

周达的意思何方很清楚,采用高压政策逼迫那些乡绅富户把粮食吐出来,可这法子太得罪人,他上头没有人脉,想要当好这个知府还得靠着陇北这些有钱有势的人,他不能做得太过。

见他犹豫不决,周达干脆把话挑明了说,“大人,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再说这事也不用你亲自出马,下头的人是要去说服乡绅富户还是向寻常百姓出手,那都是他们的事,您那么多活等着呢,哪里顾得上。”

于是乎,何方听从了周达的建议,打着报效国家旗号各个县县令下了死命令,五日之内,所有县份必须上交五万石粮食。

那各地县令也是各显神通,大多都是搜刮百姓,只有青溪镇所属的青云县没这么干,那县令是当初审理刘员外家粮食失窃的那个糊涂县令,他人虽然糊涂,可是却有颗赤忱之心,干不出那搜刮民脂民膏的事情。

别看他糊里糊涂的,却是世家子弟,当初以为一口气不远万里来到青云县,发誓不干出那样子不回去。

他是不屑于与那些仗势欺人的县令为伍的,他有的是钱,只要肯出钱,害怕筹集不到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