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秘书之间,天差地别(1 / 1)

两年的时间就从省委秘书长提任到金城市委书记,论速度自然不慢。

在孙成刚看来。

这个速度甚至有些过快了。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孙磊应该是96年的吧?”

曾经都担任过老领导的秘书。

孙成刚当然认识孙磊。

实际上。

不仅仅认识,还有着不错的交情。

老领导的秘书很多。

当年老领导在政研室任职的时候,曾经专门让孙成刚在社交平台里面弄了一个群聊。

这个群聊现在还存在。

只不过除了当事人以外,没有几个人知道而已。

群聊里面虽然话不多。

基本上是逢年过节才会有人发一些祝贺类的信息。

但是却给领导的秘书班底提供了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

说起来。

这个群聊也是罕见。

领导的那么多秘书里面。

目前位置最高的都已经到了京城书记的地步。

但是最矮的,竟然是一个处级的干部。

也就是东海市的那个李家伟。

问题就在于。

这一位甚至可以说是领导的第一个秘书。

人跟人真是不同。

虽然不知道李家伟是怎么想的。

但是在孙成刚看来,但凡这位仁兄有一点点进步的心思,恐怕都不止这个位置了。

“是96年的。”

“论年龄,比你小了不少。”

“不过这一步迈出去,他的路子可就彻底打开了。”

“你就没有一点其他的想法?”

包厢里。

张春来点了根烟缓缓说道。

不过孙成刚闻言却笑了笑没说话。

想法?

他能有什么想法?

总不可能去找老领导,说我想换个地方干干,政研室这里已经没有我的用武之地了。

这不是扯犊子么。

看到他一副油盐不进的样子。

张春来也不再劝说什么。

不过显然还是有些不赞同他的想法。

“你呀你,让我说什么好。”

“平白无故浪费这么好的机会。”

“不过或许你是对的,我的看法毕竟是站在局外的角度,可能会有所偏差。”

“对了,还有个事情,正好你约我过来了,我一并问问你。”

“我听说现在几个研究小组正在攻关关于重新调整退休年龄的问题,这个事情有着落没有?”

“我看最近这个问题炒作的很厉害啊。”

“就连满主任都问过我相关的问题。”

“我这个脑子不比年轻的时候,这种理论性的问题,思考起来确实缺乏太多的支撑。”

“你年轻,脑子好,又是搞这个工作的,我跟你取取经。”

听到张春来的话。

孙成刚这一次倒是没有继续保持沉默,而是点了点头。

“是有这么一回事。”

“不过现在这个课题分为了三个部分,倒不是说某一个部门在关注。”

“一部分是政研室这边在主导,重点是推演后续的政策执行效果和产生的社会影响。”

“现在人工智能技术和云计算技术很发达,如果能采集到足够多的大数据的话,是很有可能推演出极为相似的结果的。”

“另外两部分的话主要是辩证研究,一部分交给了各个高校去做,目前呼声很大,做这个研究的高校很多,社科基金那边也拓宽了一些资助的名额和范围。”

“另一部分则交给了社会问题研究所那边,现在负责这个课题的是安老师。”

“上次安老师还专门过来找过我,我看无风不起浪,可能确实会修改。”

关于修改退休年龄的问题其实由来已久。

当年因为财政问题和社会福利问题,在原有的基础上把这个数据做了一定的修改。

但是实施了将近20年。

目前社会上同样又出现了新的问题。

前几年一直都有代表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办法建议。

萧林升曾经专门就这个问题发表了讲话。

然而制定一项政策,肯定不是纸上谈兵那么简单。

所以今年年初的时候,周扬就提出了把这个问题进行充分论证和研究的想法。

目前正如孙成刚所说,相关的问题已经交到了人社那边,并且会同社科院、教育以及政研室等多个部门和单位进行综合性的论证研究。

作为政研室的副主任,孙成刚对这个问题还是相当了解的。

“不过我看这个问题想解决也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

“萧书记任内能解决就很不错了。”

抿了口茶水。

孙成刚点了点头,他也是比较赞同张春的想法。

不过紧接着。

张春来却是冷不丁地开口道:“组织那边,肖部已经找我谈过话了。”

“如果没有什么大的变卦的话,我马上就要离开办公厅前往天东了。”

“当然,这只是一个前期的意向谈话,具体还要看领导们的意思。”

“领导也说了,变数比较大。”

听到张春来的话。

孙成刚自然也是一愣。

不过随即就喜笑颜开地举起杯子。

“那就恭喜您了。”

“您此去天东,必然是鹏程万里啊。”

其实又何止是鹏程万里那么简单。

84年出生的张春来年纪也不算小了。

作为办公厅副主任(正级),其实张春来很清楚,自己这辈子能做到这个位置基本上已经算是到头了。

当然。

能走到这个位置已经算得上是金字塔最顶尖的存在。

毕竟早在十几年前。

即使是他自己恐怕也不敢有这样的奢望。

实际上当年周扬出任政研室主任的时候,作为政研室办公厅副主任,张春来从来就没想过自己会有这一天。

只不过官场上很多事情都是事在人为。

这十几年他先后出任政研室办公厅副主任、主任。

然后下放到基层担任市里的书记,副省,省副书记。

前些年又重回办公厅担任副主任,直至现在。

这样的人生际遇不说是万里挑一,但是在官场上也是绝大多数人难以企及的履历。

实际上。

原本张春来也以为自己走到这一步就算是到头了。

但是前几天肖巍然找他谈话,突然告诉他打算让他到基层去担任主要领导职务,而且点名是去天东。

去天东干什么自然是不用多想。

天东那边李正同志前不久突然病故,现在天东省长的位置是空缺的。

然而张春来最意外的却不是这个安排。

而是肖巍然的下一句话。

那天在办公室。

肖巍然说完事情之后,突然又提了一句。

说“周扬同志希望你能够在天东拿出当年在政研室的气魄来,把天东的工作做好,尤其是把天东的组织工作做出彩。”

问题是他去苏东,怎么可能会涉及到组织工作。

然而面对肖巍然,张春来也不好多问。

一直到回到办公室里,他这才想明白,天东的书记吕玉芬已经到任了。

一旦吕玉芬提任离开天东。

那天东的书记大概率会让自己接任。

想明白这个问题。

张春来自然是欣喜莫名。

一步从办公厅副主任到书记,中间间隔了甚至不到两年的时间。

也就是说。

即使一任天东书记结束,他也才刚刚六十出头的年纪。

届时老领导接任萧林升。

那自己岂不是有机会能迈出那一步?

张春来自己都觉得仿佛跟做梦似的。

不过他也清楚。

这都是假设。

问题就在于。

假设的东西如何能做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