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陶锦的进步(1 / 1)

书房里古色古香。

屋檐低矮,却并不显得逼仄,反而宽敞明亮。

靠着墙壁是一排排的书架。

整个屋子里的摆设十分简洁。

空气中也散发着轻微的淡香。

这并不是某种香水散发出来的味道。

而是茶几上放着一壶马少华早就已经泡好的茶水。

随着热气蒸腾。

屋子里自然而然就弥漫着一丝香味。

“来了?”

“正好3点钟差两分,时间倒是把握的很准嘛。”

周扬的确是刚从午睡中醒过来。

整个人明显还有些乏力。

用冷水洗了把脸之后,睡眼惺忪的样子渐渐退去,恢复了平日里的那种严肃。

马少华带着陶锦敲开门进来的时候。

周扬正在书房里面朝着窗户做着扩胸运动。

听到脚步声。

周扬一转身就看到满脸笑意的陶锦。

当年他第一次见到陶锦的时候。

陶锦还不到40,如今十余年过去,她也已经五十出头了。

时间确实是这世间最让人爱憎分明而又最没有办法的东西。

任你有万般本事都不会为你停留。

其实这几年每年过来开会的时候,陶锦虽然都会跟这一位见面。

但是她也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在私底下跟周扬沟通过了。

此时听到这位老领导的声音。

陶锦心里也是难免有些说不出来的亲切。

快走了几步。

一把抓住周扬伸过来的手,神情也是分外的激动。

“您好,周书记。”

“让您久等了。”

“我也是赶巧,今天运气好,来的路上两头都没有堵车。”

闻言周扬也是笑了笑。

指了指沙发让陶锦坐下,随即有朝马少华示意了一下。

等马少华给陶锦倒好茶出去。

这才开口道:

“你呀,说话不诚实。”

“两头都不堵车?”

“我看是两头堵车吧。”

“这些年各地都在报材料,扩建城市交通要钱,整体平移拆迁的建筑要钱,修高架桥也要钱,处处都需要资金啊。”

“京里的情况就不说了,现在谭书记是一团乱麻。”

“我看你们金城也好不到哪里去。”

“发展了这么多年,现在都是要还账的,交通就是亏欠最多的地方之一,当年设计不合理,现在就要头疼。”

被周扬洞穿了她的说法。

陶锦也是眯着眼睛笑了笑,脸上的表情显得有些不好意思。

领导目光如炬。

能洞察这些细节她也不觉得惊讶。

只不过陶锦也不好说什么,相比之下,京里的交通确实差了一些。

这一路上堵车堵得厉害。

“有什么就说什么,你也不用替谭书记说好话。”

“京里的交通没搞好,也不是他这个书记一个人的责任。”

“现在我们的城市发展的太快,这些年京里的人口还在持续增加。”

“交通条件也很难进行质的改造和提升,交通状况不断恶化是注定的结果。”

见周扬说的虽然比较轻松。

但是脸上明显有些不太像是很轻松的样子,陶锦也是暗暗捏了把汗。

作为周扬培养的一众干部里面的后起之秀。

陶锦是知道眼前的老领导跟京里的谭书记之间是什么关系。

“行了,不说这些问题了。”

“京里的问题自然有京里的领导来解决。”

“先说你的情况吧。”

“这两年甘南走马换将比较频繁,仅仅是书记就换了好几茬,整体上对甘南的发展还是不利的。”

“不过我听新辉和李一说,你的组织工作干的还不错嘛。”

“连续两年拿到了干部交流任职工作示范单位的称号,人才培养工作也做得很出色。”

“怎么样?”

“你个人觉得甘南现在如果想有所突破的话,应该在哪些方面再使使劲?”

闻言陶锦也是微微一怔。

她虽然有些好奇领导为什么会突然问她这个问题,但是陶锦也不好多问。

实际上在接到蒋莹莹的电话之后。

陶锦脑子里就一直在思考这一次领导找她谈话的目的。

甘南那边。

班子刚刚才经过一轮调整。

很显然,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出现的话。

自己在甘南的位置是不大可能会再次调整的。

不过她也没想太久就忙道:

“老领导,甘南在您当年担任书记的时候其实已经取得了相当不错的进步,可以说是打下了坚实的发展基础。”

“这十几年来,甘南执行的发展战略基本上还是在您当初制定的发展框架下来进行的调整。”

“就目前来讲,甘南的确进入了一个发展的瓶颈。”

“无论是在产业集群的建设和产能的提升方面,还是在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制度的完善方面。”

“都可以说的上是做到了一个相对极限的程度。”

“前一段时间,李一书记提出了要重走改革路,再创甘南新辉煌的问题。”

“这一次甘南改革的重点就在于进一步强化产业融合,同时花大力气改进民生问题。”

“我个人觉得这个思路是没有问题的,不过甘南毕竟地处内陆腹地,没有东部沿海地区那么充沛的资源和有利的地理优势。”

“如果仅仅只是在现有基础上进行提升的话,想突破发展瓶颈还是比较困难的。”

“所以是否可以考虑在现有基础上,进行产业潜力深挖的同时,有没有可能重新对甘南的产业结构再次进行调整。”

“譬如增加新的产业发展方向。与此同时,继续深挖传统产业的附加板块。”

虽然并不知道周扬为什么会突然考校自己这么一个问题。

不过陶锦却有些庆幸自己还真就在这个问题上面下过功夫思考。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点拙见。”

“李一书记高瞻远瞩,他的很多想法在我看来都是谋定长远。”

闻言周扬笑了笑。

在他看来。

能力嘛陶锦自然是有的。

毕竟是从基层爬上来的干部,经历多,见识多。

不过陶锦的进步还是比较明显的。

不仅仅在组织工作方面做出了不错的成绩。

而且在搞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也有一番独到的见解。

这当然是好事情。

但是可惜的是,陶锦是不可能一直留在甘南的。

这既是干部培养的需要。

也是陶锦个人发展必然要经过的过程。

“不用谦虚。”

“李一是李一,你是你。”

“班子要稳定,不管是谁的意见都很重要。”

“团结不只是团结态度,在大事方面更要博采众长,吸纳他人的意见。”

被周扬不轻不重地夸赞了一句。

陶锦也只觉得有着浑身通透般的舒畅。

脸上也不由自主地露出一丝红潮。

然而除了谦虚地点了点头。

陶锦却不敢再多说什么。

但是周扬下一番话却瞬间就让她整个人都变得魔怔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