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阳关大道(1 / 1)

办公室里。

顾南北的话看似在解惑。

但是多少让钱中立觉着这个老顾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快刀斩乱麻?

说得简单,做起来难啊。

但是顾南北说得很对。

当下解决这个问题明摆着就是大势所趋。

相反。

如果他钱中立没有这个胆子,后面有的是人。

……

11月25日。

这一天是传统的西式感恩节。

但是对于无数的普通人而言,今天似乎并没有太多的不同。

太阳照常东升西落。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仿佛刻在牛马骨子里的基因。

上午10时许。

广南省。

办公厅召开了政府工作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现场,受邀参加的百多名内外记者早就已经进入了会场。

然而就在众人纷纷认为这不过是一次普通的新闻发布会时。

会场的入口处突然一阵骚动。

随即竟然看到顾南北在一行人的陪同下步入了会场。

一瞬间不少人都意识到今天可能要出重大消息。

事实也的确如此。

片刻后。

随着主持人的话音落下。

顾南北正式宣读了就在不久前刚刚通过并决定正是实施的一份文件。

而文件的名字就是广南省关于进一步推动落实三地深度融合的实施办法。

……

办公室里很安静。

只有办公桌后面的人影在面前的文件上签字时发出的沙沙声响。

秘书马少华并不敢多言。

紧而有序地泡好茶。

然后放到那位钱书记和顾省长面前之后。

随之就立马就起身离开了办公室。

清茶一盏。

茶香扑鼻。

在周扬这里能喝到好茶。

几乎成了很多圈内人一个公认的事实。

当然。

能在他这里喝到茶的人恐怕也不会太多。

以钱中立和顾南北的身份,自然有这个资格。

屋子里。

喝完自己动手续了一杯之后。

两人耳侧这才听到周扬略微有些感慨的声音。

“都说现在是智能化办公。”

“但是我看呐这个纸质的文件签名还是不能轻易地废除了。”

“前段时间听说有部分地方在开始推行全面无纸化。”

“这个趋势好不好,你们是什么看法?”

说到这里。

周扬把面前的文件夹合起来放到一边。

然后才慢条斯理地放好签字笔起身。

在两人对面的沙发上坐下来。

抿了口水之后,见两人没有说话。

又自嘲道:

“当年我在甘南任职的时候,省里就有人提议说要赶潮流。”

“要跟时代共进步,无纸化办公是大势所趋。”

“现在想来,这都是理想化的想法。”

“这个无纸化办公固然是便捷节省。”

“但是有时候做事的效率和严肃性确实是大大降低了。”

“刚刚市委办公厅送上来了一份统计情况。”

“全年因为试行无纸化办公,出现的大大小小的错误有几十项,还是操之过急了。”

“你们这一次的做法很好,徐徐而图之,但是关键性的问题要解决掉。”

办公室里。

放下手里的茶杯。

周扬抬头朝面前的钱中立和顾南北扫了一眼。

这两位是昨天下午接近傍晚时分抵达东海的。

他们这一次来东海。

主要是率团到东海考察金融工作的名义。

但是实际上是为了什么事情他当然心知肚明。

广南这一次下的决心很大。

此前下发的文件里面。

虽然没有做到一步到位把所有的问题都解决掉。

但是着实是提出了几个比较强硬的标准和要求。

在推动三地融合方面可以说是迈出了一大步。

毫不犹豫地说。

这一次实施的新举措,带来的社会影响是无比巨大的。

半个月时间里,媒体基本上都在高频度地报道这个事件。

各大自媒体更是不断地推波助澜,把这个问题炒作的至今为止都没有下降热度。

当然。

有一点是比较出乎意料之外的。

尽管影响力巨大,但是受到的阻力并不大。

截止到目前为止,整个工作的推动落实都非常顺利。

广南的这种做法,周扬自然是支持。

只不过现在外界有一些很不好的说法和观点,总有那么一小撮人喜欢无事生非。

周扬的话并不难以理解,钱中立闻言自然也是松了一口气。

推动落实这个工作是当前的大趋势,也必然会成为眼前的周扬今后极为看重的一个工作。

这一点他还是很清楚的。

现在能够在总体的落实方案上得到周扬的认可那自然是皆大欢喜。

“周书记,其实我们也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这一次落实工作,挑战可谓是前所未有的大啊。”

“目前社会上一些不利的言论我是知道的,当然了,任何一件事情都会有反对的声音出现,这是不可避免的。”

“不瞒您说,这一次老顾是发挥了重要作用的,目前整个工作他在牵头,我主要是给他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闻言周扬倒是有些意外地朝钱中立看了一眼。

他了解钱中立的为人。

这种拱手把功劳让出去的事情应该是不会干的。

现在这么做倒是十足意外。

不过很快他就明白了钱中立的意思。

“老钱啊,我们是相识多年的老朋友,当年在政研室的时候,你可是当仁不让。”

“南北做这个事情资历还不够,你还是要亲自抓一抓的。”

听到周扬的话。

钱中立自然是心底一喜。

实事求是地说,他原本是有些担心的。

毕竟周扬大费周章把顾南北调到广南任职。

背后的意图肯定是想让顾南北立稳脚跟。

而相比之下,恐怕没有什么工作比推动落实这个工作的成绩更大了。

他早先确实不敢把这个工作揽到自己身上,现在听周扬这么一说自然是放心不少。

……

已经渐渐入冬的京城比之往日自然又是另外一番景象。

然而此刻屋子里。

杨华钊却陷入了一种沉思之中。

就在片刻前。

丫丫跟唐兵在拜访完萧林升之后。

紧随着就来他这边恭恭敬敬地打了一个照面。

两个年轻人都很不错。

丫丫活泼,唐兵忠厚稳重。

排除家世背景和所谓的门当户对观念。

的确是一对郎才女貌金童玉女般的人物。

对于周扬不按常理出牌找了一个十分普通的女婿。

杨华钊并不觉得诧异。

自己这个老朋友是什么性格他清楚的很。

然而丫丫跟唐兵把自己这里放在了第二个拜访的顺序。

多少还是让杨华钊有些诧异的。

尽管于情于理都该这么做。

但是事实就是杨华钊本来并不认为周扬的女儿和未来的女婿一定要来拜会自己。

随着广南那边的方案出台。

他跟周扬之间的分歧虽然还没有撕开最后一层窗户纸。

但是也算是正式搬到了台面上。

在这种情况下。

丫丫跟唐兵仍然能以晚辈的身份来拜访自己。

杨华钊当然知道这必然是出于周扬的授意。

而这也很符合那家伙的性格。

自始至终,周扬走的都是一条阳关大道,完全不屑于用那些小人的伎俩。

这一点杨华钊都认为是不容置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