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军火器演练,让吴氏兄弟震惊。
前几天训练,他们还没有觉得这么震撼。
接下来就是各兵种配合演练,可以做到优势互补。
他们配合得很默契,一方扮成敌军,双方展开模拟战。
演练胜负不重要,只要能打败敌人,就能说明平时训练没有白费。
直到傍晚,江易才回到皇宫,对将士们的表现非常满意。
把建军交给常友良管理,也让他放心。
又过了几天,江易去视察皇陵,有些陵墓内部开凿好了。
后面只需要精雕细琢,就可以把棺椁放进去。
这几年长安城扩建,皇陵建造动用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负责建造皇陵的官员和工匠听说皇帝要来视察,他们多少有些紧张。
就怕建造得让皇帝不满意,有可能会被严厉责罚。
只是他们想多了,江易就是看看建造得怎样了?还要多久能用?
这是打算给母亲准备的,他的皇陵也不急着建造好。
本来是打算明年春季选个良辰吉日,为母亲准备隆重葬礼。
工匠们把一座山凿出很大的空间,用作皇帝的陵寝。
工部侍郎姚广陪同,看到黄龄整体轮廓凿出来了,还要继续细致打磨。
“陛下,这山洞是凿出来了。目前还不能用,还需要等一段时间。”
他负责监督皇陵建造,也知道目前工程的进展。
“还需要多久能用?”江易问道。
他也知道这么大的工程,急是不行的。
就算再招一些年轻人来建造,一天十二个时辰不停工。
肯定还需要很长时间,毕竟这座皇陵开工还没有几年。
“回陛下,根据建造进展快则三年。慢则五年。若是急着用,只能加快建造速度。如此一来,会增加工匠的压力。”
如果加速建造,可能会让工匠身体累出问题。
这不是给多少工钱就能解决的,当然,皇帝有权力让他们加速建造。
“你们是专业的,我也不催得太急,一定要保证皇陵质量过硬。”
为了加快速度,可能会导致工程质量大减。
若是把关果放进来,没过几年,要么坍塌了,要么地下渗水严重。
“正是如此,皇陵建造是一项精细工程。一般急不得,工匠每天都在认真地干活,目前没有出现质量问题。”
姚广说了一些专业语,江易听着感觉挺深奥的。
专业的事还是交给专业的人来做,这就是他的一项准则。
再联想到大汉一些大工程,动用了很多人力。
如果催得太急,会闹出大乱子来,历史上秦朝和隋朝就是这么灭亡的。
“可以多招募一些工匠,可以轮流干活,给他们的工钱不能少。”
江易明确表示了,不能克扣工匠的工钱。
等皇陵建造完成,按照惯例,把大多数工匠遣返回家。
一些参与核心建造的工匠,安排在指定区域生活居住。
历朝历代皇陵建造完成,都不会杀工匠。
他们毕竟是各行各业的人才,一个国家离不开这样的人才。
一个熟练的工匠,少说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手艺才能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江易只是来视察,并没有给他们任何指导。
他毕竟不是专业的,只是想了解工程进度,想早点把母亲安葬在其中。
“在没有建好之前,我母亲的观果只能暂放其他地方。”
江易的话有些悲伤,这是真心的,就是想让母亲入土为安。
让他安葬在家乡,实在有点不放心。
“还请陛下耐心等待,我们也会加速建造。”
姚广也能理解江易的心情,是想让母亲能够安葬好一点。
江易轻摇头,“我虽然很想早点让母亲入土为安。可也不能让工匠们太累着。慢慢来吧,多等几年也无妨。”
吴彩铃的观果目前就放在皇宫北边一座宫殿中,平时可以去祭拜一下。
他也知道欲速则不达这个道理,没有逼迫官员和工匠加快速度建造皇陵。
“我来这里只是看看建造进展,可能给你们造成了不小压力。”
“陛下不必这么说,这是我们分内之事。陛下如此重视,也是我们的荣幸。”
姚广很感动,皇帝非常关心下属,这可是千古未有的贤明之君。
以往招募大量工匠来建造皇陵,一天管两顿饭,每个月只给少量的铜钱。
而江易再三叮嘱,招募的工匠要给高工钱,一天管三顿饱饭。
毕竟是干体力活的,饭量是很大的。
有了力气才能继续干活,不能把他们当牛马来使唤。
如此一来,就会有更多年轻力壮的工匠来干活。
让他们享受到一定的好处,这样干活更积极。
江易跟姚广他们边走边说,视察了各个墓室。
有的墓室墙壁打磨得很光滑,还做好了排水系统。
“陛下,这作为主室,这里是用来放棺果的。周围会设置一些机关,防备盗墓贼。”
这也是按照以前皇陵规模来建造的,江易也没有特殊叮嘱。
相关官员问过他,墓室内还需要建造成什么样?
江易跟他们说过,一切按照以往的制度。
“放棺椁的地方挺高,有什么含义吗?”
江易看着像金字塔一样的高台,中间有很大一块平台。
“这是皇帝享有的九龙登天台,棺椁就放在升龙台上。”
姚广向江易介绍,这样的建筑,也是按照相关书籍记载来建造的。
这种建造制度已经存在千百年了,历朝历代都是如此。
升龙台有四个面,每一面有九个台阶。
台阶又长又宽,每一面台阶中间有滑槽,是用来把关过运送到平台上。
其意为升龙,皇帝是九五天尊龙。
“我打算把这黄磷给母亲用,你觉得如何?”
“回陛下,恐怕有些不妥。这是为你准备的,臣知道你很有孝心,可有些制度不能违背。”
姚广也是按规矩办事,什么样的身份,就享受什么样的待遇。
按理说,五彩铃是江珣的女人,没有获得皇后的身份。
按照制度,是不能跟皇帝合葬的。
目前江珣还活着,他的皇后也还活着。
“能不能变通一下?”
江易也清楚,有些事可以自己说了算。
涉及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规矩,是不能轻易改变的。
“这皇陵还没有完全建好,可以变通一下。不知陛下母亲是按照皇后身份安葬,还是太后?”
皇后和太后的葬制是不一样的,这间墓室只能安葬他一人。
“按理说,她要跟江珣合葬在一起,可我又觉得江寻不配。”
江珣不会给他母亲皇后身份,更没必要去求他。
“就按照太后的制度安葬,虽然有些制度不合理,但规矩是人定的。”
江易坚决要这么做,想必其他人也不敢说什么。
会不会影响到其他人,反而会认为江易是个大孝子。
“若是如此,这里的布局要稍微调整一下,就可以符合你母亲的身份。”
这么做就符合制度了,也能让吴彩玲顺利安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