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夏税(1 / 1)

“臭小子。”

“敢骂老子?”

“想挨揍是不?”

村中地痞张老五,撩起袖子,面目凶狠的说道。

任林眼神有些慌张。

可是却依旧是挡在自家母亲张元英身前。

他要保护自己母亲。

“欺负他们母子。”

“你们还真是出息了。”

“同村之人竟然这般恶毒。”

赶牛车男子将牛拴在门口的牌坊上。

目光冰冷的走了过来。

“你谁啊?”

“该不会,你也是张元英的客人吧?”

“照顾过她生意?”

地痞张老五话语暗指的说道。

那赶牛车的中年男子,只是冷冷的瞪了张老五一眼。

张老五只觉得浑身一寒。

那眼神,就像是看待一个死人一样。

“你,你看什么看?”

“一个外村人,还想管我们村子里的事情?”

“想打架吗?”

“我们可不怕你!”

地痞张老五大声叫嚷着,以此壮着胆子。

“王大夫,直接随同张元英妹子去给他男人看病吧。”

“用不着和这些刁民废话。”

中年男子冷声道。

他是秦布衣派来的亲卫。

主要是担心王子冲和张元英的安全。

毕竟,此刻天色已经晚了。

如今是夕阳西下。

傍晚七点到八点的时刻。

夏日太阳落山迟一些。

六点半在军营吃完饭。

赶了一个半小时路,快要八点,太阳快落山的时候,到了这村里。

眼下,王子冲和中年男子,其实都是想早点看了病回去。

晚上赶路可不方便。

毕竟是十来里的路途。

现在这般吵架下去。

晚上都不用回去了。

“慢着。”

“如今天色已晚。”

“我们村,不接待外人。”

“谁知道你们是不是什么歹人。”

“万一村里出了事。”

“你们担待的起吗?”

村中地痞张老五挡在了中年男子面前。

“锵……”

一柄明晃晃的斩马刀,从牛车的车把手旁抽出。

中年男子的刀,直接架在了村中地痞张老五的肩头。

这一瞬间,张老五吓得脸色都白了。

大周百姓是禁止带刀的。

除非是世家大族之人,亦或是高门望族之中的亲卫部曲。

这些若非有官家关系,在州县做了登记。

一旦被抓住,轻则流放,重则杀头。

中年男子斩马刀一出,浑身流露出见过人血的气势。

直接震慑住了村口所有人。

“本人北凉王府,七世子,魏王殿下的亲卫队二队队长,陈霸刀。”

“奉魏王之命。”

“护送张元英,任林,任露两孩子,还有王子冲大夫。”

“若是再敢阻扰。”

“死!”

陈霸刀神色冰冷。

今日攻打赤红岭,他可是砍了三个土匪。

秦布衣让他来送人,他本来有些不以为意。

因为赤红岭的土匪窝都被端了。

本想着,这一路没什么大碍的。

可没想到。

可怕的不是土匪。

而是这群恶毒的刁民。

现在想到秦布衣的叮嘱,他竟是有些佩服自家殿下。

“这位,军爷。”

“您,您真是魏王殿下的人?”

里正也是见过世面的。

虽然接触的都是县城里的县令,也只是缴税时见上几面。

可是看到陈霸刀这气势,还有一旁的王子冲。

他也知道,两人身份应该是真的。

只是,有些想不明白。

张元英一个普通民妇,长相一般,也没什么特别的能力。

为何会被那般尊贵的大人看重。

秦布衣这个魏王头衔,还没那么响亮。

大家听到后很快就忘记了。

可是北凉王的名头。

那可是深入民心。

毕竟,是北凉王平定诸王之乱,叛军鱼肉败百姓。

很多老百姓,甚至在家里供奉北凉王的牌位。

这个世界的大周,和前世华夏的信仰方式很类似。

清官,好官,名臣武将,只要为国为民,百姓就会自发祭拜。

甚至修建庙宇。

北凉王的威名,可远比萧倾凰这个女帝响亮的多了。

大周帝国在百年前分崩离析直到如今。

虽然大周勉强有着半壁江山。

可若不是北凉王压着,早就不知道乱成啥样了。

如今陈霸刀提到北凉王。

很多村民脸色都变了。

“公公。”

“我们回家,给三郎看病。”

赵元英对着自家公公任老头道。

“好,好。”

“咱们回家。”

任老头老眼有些浑浊。

自己儿子卧病在床。

自家孙儿孙女偷偷跑去寻找自家娘亲。

赵元英三天三夜未归。

他也是害怕的。

平日里,赵元英也是贤惠顾家。

可是自从自己儿子卧病在床以来。

家里农活艰难,任老头年轻时服徭役,伤了身子。

家里的二十五亩农田,根本忙不完。

再加上,古时候粮食产量太低。

普通百姓想要生活,还要做其他零工。

春夏之际,甚至还要借着野菜过活。

有任老三在还好一些。

可任老三病着,家里要人照顾。

想要做点零工,采点野菜,亦或是打个猎。

也没有时间。

任老头家里,自然是越来越难。

他也是害怕,赵元英受不了家里穷苦。

直接跑了。

在古时候,妻子受不了家里贫困,跑回婆家也是很正常的。

只是,都是穷苦之家,后果自然都不怎么好。

“怎么?”

“还想阻拦?”

“真不怕我砍人吗?”

陈霸刀目光冰冷的扫过里正等人。

里正身边的四个精壮小伙,脸色都有些发白。

见过血,杀过人的狠人,凌厉煞气的眼神,就足够吓死人。

“不不不。”

“我是西河村里正。”

“并非是想拦住你。”

“而是想问问赵元英家里。”

“什么时候,上缴夏税。”

西河村里正,张午时有些慌张的说道。

他在村里可以作威作福。

可是碰到陈霸刀这等狠人,这村里的里正也是怕的。

主要是陈霸刀背后的北凉王府,还是王爷的人。

“夏税?”

陈霸刀一脸愕然。

他是北凉王府部曲。

当初跟着北凉王的时候,就是个小屁孩儿,还是个乞丐。

小时候不交税,长大后在王府之中做事,更不用缴税。

自然不知道夏税的事情。

大周国税收是夏秋两税。

各地税收时间不定。

因为距离京都较近,丹阳郡这边的税收就迟一些。

毕竟,税收是要运往京都的。

西河村这边,最近一月,都在收夏税。

任家如今吃饭都成问题。

春种的时候,因为没有任老三这个劳力。

农活干的晚,春小麦迟了点,都成了夏小麦了。

没收成,自然也交不了税。

给自家男人治病的钱都没有,拿什么缴税?

“张里正,今年我家夏税是多少?”

赵元英开口问道。

“你们家五口,人口税600钱,土地二十五亩,外加布绢税,盐铁杂税,1500钱,总计两千一百钱。”

“另外,你们家今年的三月徭役还没有安排……”

里正身边,一个精壮小伙,拿着册子翻着给里正查看。

“三月徭役,用银钱抵税。”

“是,是三两银子,三千钱,是吗?”

赵元英连忙问。

“是。”

里正点了点头。

赵元英走到背篓旁。

在里面一阵摸索。

从其中拿出一锭银子。

随后又数了一百文钱。

“里正。”

“这里是五两银子,折合五千钱。”

“还有一百文铜钱。”

“今年我家无法参加徭役。”

“只能用银钱折代。”

赵元英连忙又道。

见赵元英掏出五两银子。

整个西河村所有人都震惊了。

正常情况,普通百姓,根本拿不出这么多银钱。

不会有人掏出三两银子去抵徭役。

因为普通百姓,根本赚不到三两银子。

而且,就算是夏税缴税,也不可能直接缴两千文钱。

很多人都是用粮食和家里女子织的布匹缴税。

最多交一点人头税。

人头税,成年人一年也就一百二十文。

小孩子三五十文。

只是如今的大周,抛开北凉王镇压大周宵小。

说到底,大周其实是在衰落崩溃的后期。

杂碎不少。

小孩子原本几十文钱,现在一律一百二十文。

对于一个五口之家来说。

一年交五两银子,五千钱的赋税,已经极为沉重了。

更不用说,秋税还要上缴三成不止的粮食。

如此重税。

大周不乱,都是老天开眼。

自然灾害没有连着来的缘故。

一旦大周天灾频发。

那就是各地起义,国之将亡的节奏了。

“你。”

“你怎么可能有这么多银钱?”

“赵元英,你,你肯定是出去卖了!”

张翠花嫉妒的惊声叫到。

别说张翠花嫉妒。

在场很多人,都是满脸嫉妒。

这可是五两银子!

一两银子可就是三四百斤精米了。

若是购买糙米和陈米。

一两银子,能够买一千五百多斤。

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普通百姓三五十亩地,一年产出,也就七八两银子不到。

进城卖点菜,卖点山货,能有个十余两银子,都算是小康良家了。

赵元英能够拿出这么多银钱。

自然会被认为是钱财来之不良。

“我的这些银钱。”

“是魏王殿下赏赐的。”

“魏王殿下说了。”

“我做菜手艺好,可以在西山食堂做工。”

“一个月能有一两五钱月入。”

赵元英故意讲到。

她背篓里还有一百九十两银子,加四贯钱。

这么多钱,她其实拿着烫手,心很慌。

可是秦布衣所赐,她也推辞不得。

如今虽然很高兴,未来能够改善生活。

可村子里这些人,一个个都不是善类。

自然是不能暴露这些钱财。

赵元英决定了。

要将自己儿子女儿,送去读书。

最好不要留在村里。

难保不会出现眼红的歹毒之人,对孩子不利。

赵元英这番话,再度让一众村民羡慕嫉妒。

“魏王殿下在西山招工。”

“就算没有本事,靠一膀子力气。”

“每天也能赚个十几文钱。”

“那里还包两顿饭,能够见到油腥的饭。”

“若是你们不信,可以自己去看看。”

“我张元英,可不是某些满嘴假话之人说的那样。”

赵元英也是见识了秦布衣他们,也有一些心气。

被人恶心,自然也想着辩驳回来。

如今这些话说出来。

看到村民一众羡慕嫉妒,还有复杂莫名的眼神。

她也有些高兴。

仿佛是出了一口恶气一般。

尤其是看到张翠花那恶毒不甘的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