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剿匪(1 / 1)

任林,任露两兄妹。

望着桌上的吃食。

实在是饿的受不了了。

又见到秦布衣不是那种凶神恶煞的人。

一旁还有侍女在照顾任露。

给她喂吃的。

任露这小丫头,没什么心思。

肚子实在饿极了,也是顾不得那么多。

别人喂,她自然是吃着。

“谢谢大人。”

任林感激的说道。

这么多人,真要对他们兄妹做什么。

他们两个孩子,也反抗不了。

从家里到西山来回十来里路。

要走一个多时辰,没吃东西,走路都没力气。

任林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直接狼吞虎咽起来。

“慢点吃,否则肚子会很难受。”

秦布衣淡淡的说道。

这时候,四姐夫薛钺和一些亲卫来到了食堂。

秦布衣将任林,任露兄妹的事情说了一下。

薛钺身边的一位亲卫,立刻脸色微变。

“赤红岭往昔就有匪寇盘踞。”

“他们的母亲,只怕是被赤红岭匪寇劫走了。”

那亲卫讲到。

这话一出,狼吞虎咽的任林顿时脸色发白。

如果自己母亲真的被匪寇抢走了。

他一个小孩儿,完全是无能为力。

任露这小姑娘,看到自己哥哥脸色难看,她也是有些着急。

“那儿的匪寇有多少人?”

秦布衣直接问道。

“五百人是有的。”

亲卫答道。

“那边山势地形怎么样?”

秦布衣问道。

“四面环山。”

“上山只有一条小道,非常险要。”

“那五百人守着山道,就算是三五千人,也很难攻下赤红岭。”

薛钺开口道。

秦布衣将薛钺请到西山来。

已经过去了一个半月多了。

薛钺也在摸索周边的情况。

那些地方有匪徒,那些地方有地头蛇。

他都在注意。

正常情况来说。

这些匪寇和地头蛇,也不敢招惹薛钺这里的五千禁卫军。

只是没想到。

他们竟然朝着做工的百姓下手。

这段时间闹出了不少人命。

薛钺也知道。

这是冲着西山铁矿来的。

主要是冲着秦布衣来的。

“能打吗?”

秦布衣望着薛钺问道。

“赤红岭那条山道修了三合土城墙。”

“想打上去,几乎是不可能的。”

薛钺摇了摇头道。

“三合土城墙?”

“那城墙所在的地势高吗?”

“城墙三里之内,可有比较平整的地方?”

秦布衣又问。

秦布衣这些问题,让薛钺的亲卫有些搞不明白。

“匪寇的山门前,自然是有平整地方的。”

“只是,那城墙依着陡崖建造。”

“地势有个七八米。”

“就算是用攻城器械,也不好攻打。”

“坡度太陡,太狭窄。”

“我们的大军去了,也排不开。”

那亲卫很是无奈道。

“郑龙。”

“将船上的小钢炮弄几门下来。”

“所有的火枪,都弄过来。”

秦布衣听到亲卫的话,倒是想试试。

普通攻城器械,面对砖石城墙,还真没什么办法。

可面对火炮,就不是城墙能够抗住的。

西山是未来发展的重点。

可不能让这些匪寇搞破坏。

这些个匪寇,挨着缴了。

“布衣,你,你打算剿匪?”

薛钺开口道。

“嗯。”

“如果不解决这些匪寇。”

“西山这边就不会稳定。”

秦布衣坚定道。

“布衣。”

“剿匪之事,不能操之过急。”

“赤红岭的匪寇城寨,我去看过。”

“就算是五千人强攻。”

“也是损失巨大。”

“得不偿失。”

“从长计议的好。”

薛钺劝告道。

“四姐夫放心。”

“布衣不会冲动的。”

“我这儿有攻城利器。”

“想试试效果。”

“若是不行,便退去。”

秦布衣道。

“将最近造好的燧发枪全带上。”

秦布衣对着薛钺道。

一个多月时间。

燧发枪有了一百五十多支。

小钢炮有十门。

打个五百多人的土匪。

用不着这么多火炮。

“燧发枪是什么?”

薛钺一脸懵逼。

“四姐夫,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这次剿匪,我让郑龙的人出手就行。”

“你的人不用动。”

秦布衣道。

“布衣。”

“赤红岭的匪寇,有些不简单。”

“他们有工造司的军械和甲胄。”

薛钺担心的说道。

这个世道,但凡大型匪寇。

背后都有人。

很多时候,本地匪寇,就是当地官员养的打手。

也有可能是一些世族豢养的私兵。

薛钺这么说,秦布衣一点都不觉得稀奇。

“四姐夫,你的一千骑兵,在外围封锁就行了。”

“具体怎么攻打城寨,交给我就好。”

秦布衣道。

自己搞的小钢炮和燧发枪。

秦布衣还想试试水。

郑龙拿到小钢炮和燧发枪不久。

一个月都没有。

不过,枪炮的操作,是最容易上手的。

类比弓箭手。

没个三五年训练,很多人根本开不了弓。

更别提一场战斗要射几十支箭了。

火枪这东西,一天上手,三天熟练。

半个多月训练,就足够了。

何况,秦布衣也没想燧发枪队起到多大作用。

主要是火炮。

用火炮轰开赤红岭的城寨就行了。

秦布衣说自己来攻打城寨,薛钺还是有些担心。

毕竟,秦布衣没有上过战场。

不像他这样经历过战争的。

“我跟你一起。”

“我会让手下随时策应。”

为了秦布衣安全起见,薛钺还是打算跟着秦布衣。

真怕他剿匪丢了性命。

和薛钺敲定剿匪事宜。

秦布衣让郑龙去准备。

目光看向了任林和任露两姐妹。

任林一直在注意秦布衣和薛钺交流。

听到秦布衣剿匪,任林很激动。

他也是认为,自己母亲,应该是被匪寇劫持了。

如今只有秦布衣能够救自己母亲。

可结果是什么,他也不知道。

眼下只能尽量吃饱一些。

“待会儿要出去剿匪。”

“你们在西山城待着。”

秦布衣对着慕婵娟和晏鱼安二女道。

“夫君。”

“剿匪的事情,不能交给那些将军吗?”

慕婵娟满脸担忧。

“放心。”

“有五千大军守护。”

“一些匪徒,用不着担心。”

秦布衣摇了摇头。

郑龙调来了一万水师。

这都是精锐中的精锐。

通过现代军事训练方法训练出来的。

装备好不说,在饮食营养方面,就绝对不是其他军卒能够比的。

就算当今最精锐的军队,吃食营养方面,也比不过秦布衣这一支。

秦布衣自信,他手下这万人军。

可战同等的五万大军。

齐州良家子精锐,粮饷高,训练足。

打一群土匪还能翻车的话,秦布衣可以直接抹脖子了。

“安全为重。”

晏鱼安没有劝阻秦布衣不去。

而是温柔的点头道。

昨夜看到秦布衣砍了三百多人。

今日在城中走来,在食堂里见识了这么多工匠共同用餐。

晏鱼安看到了秦布衣不一样的地方。

聪慧如她。

知道西山这里的重要性。

也知道秦布衣的有自己的事情要做。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她,自然会向着秦布衣,支持他。

早餐用过之后。

郑龙将五千精锐军卒调了过来。

马车遮掩的五门钢炮,还有五车燧发枪,火药都隐蔽装车。

当薛钺见到郑龙带来了五千军卒之时。

他是给震惊到了。

步伐统一,没有交头接耳,没有嬉笑吵闹。

所有人沉默不言,队列整齐。

内甲外袍,所有人都是一身白袍,背弩,握枪。

军容之整肃,让薛钺目瞪口呆。

哪怕是北凉王亲卫军,也没有如此军威。

这五千人,目光锐利凶狠。

在薛钺看来,这些都是经历生死大战的精锐兵卒。

他甚至都有些想要当这支军队的将军将领了。

薛钺让自己的一千骑兵在前开道。

自己则是随同秦布衣同乘马车。

赤红岭距离西山有十来里。

准确来说,是距离赤红岭的匪寇有十来里。

成年人赶路,半个时辰,依旧是一个小时基本就到了。

像秦布衣这支精锐军队,要不了一个小时。

平日里,他们的训练,可是五公里负重跑。

当然,这才两年前,这支军队是根本做不到的。

因为营养不够,别说负重。

就连五公里跑都不可能。

随着秦布衣不断砸钱。

给他们吃好喝好改善伙食。

这些人的营养补足。

体力,气力,才慢慢养了起来。

秦布衣暗中扩建的九万水师。

优中选优,也就只有这一万精锐。

费了不少心血和钱粮。

不过,这都是值得的。

精兵才是最优解。

前不久秦布衣在齐州,想再凑三万精锐。

也是这个思路。

营养充分,科学训练。

这才是未来秦布衣想要的军队。

“大当家,不好了。”

“魏,魏王带着大军杀过来了。”

赤红岭城寨,顿时有些鸡飞狗跳。

昨天秦布衣直接砍了三百多人。

丹阳郡大小官员,连夜被抓了一半多。

这些消息,丹阳郡周边的匪寇昨天半夜就得到了消息,有些迟一点的,一早也知道了消息。

如今,很多探子,都在注意着秦布衣下一步动静。

五千大军开拔。

当然没那么容易隐瞒。

“我表叔吴兴阀被抓,咱们和他有牵连。”

“这些天帮他杀了不少人。”

“这位魏王看来是不会放过我们。”

赤红岭城寨的狗头军师。

吴兴阀的表侄,吴学诠开口道。

“我们有一千军弩。”

“五万支弩箭。”

“别说五千大军,就算来一万。”

“他们也别想攻破我们赤红岭城寨。”

赤红岭大当家一脸不屑。

赤红岭四面环山,一条陡峭山路,而且还用砖石,三合土建立的城墙城寨。

完全是固若金汤。

这位大当家相信。

赤红岭城寨,是绝对不可能被攻克的。

若是这个什么狗屁魏王真的敢攻打城寨。

他不介意弄死秦布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