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纸寿千年(1 / 1)

“你,你是说。”

“这里的所有书籍,都是雕版拓印出来的?”

欧阳未央神色震惊的望着秦布衣,依旧是不敢相信。

刚才只是随意看了看。

这里的书籍,多达上百种。

每一本书,少的三五十页,多的如同史记这般,多达千页。

那些大儒的经典注解,成套的数千页的都有。

这么多书籍想要雕版拓印,那得需要多少雕版匠人,需要多少财力物力?

但是这几排书架,雕版拓印所需投入的财力物力,就是一个不敢想象的天文数字。

“不是雕版。”

“是活字印刷。”

“喏。”

“像这些印章一样,每一个刻一个字,组合起来印刷。”

秦布衣解释道。

无论是造纸术还是印刷术,这些利国利民的东西,总会公布出去的。

虽然秦布衣也会用这个赚一笔钱。

但是为了规模效益,秦布衣需要更多的人手帮忙,只能推广出去,外包。

欧阳未央,其实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秦布衣让李萌萌入股书店,其实就是想搞点李玄龄那边的好处。

江南学派的藏书,可是极为丰富。

虽然齐海学派的藏书,也挺多。

可毕竟是经历了战乱,烧毁不少。

哪怕秦布衣将齐海学派的藏书印刷了一个遍,可也不能囊括世间全部藏书。

秦布衣对文物保护的观念藏在骨子里,见到书就想多印一些。

这样后世的传书,也不至于各种逸散,遗失。

可惜前世有无数孤本遗失。

只是,李玄龄这老狐狸,切割的这么果断。

想搞的孤本书籍,没有来得及搞到,自己还得给这老登带孙女儿。

只能回头再想办法找李玄龄要孤本书籍。

现在见到欧阳未央,又碰巧牵扯到书店一事。

虽然欧阳未央家族是武将世家,没什么藏书,但是她能帮的忙可不小。

长沙侯府世代掌军。

荆州水师五万大军,就是由长沙侯掌控,算是封疆大吏。

手下能人不少。

历代长沙侯镇卫三湘四水之地,算是当地的顶级豪族了。

分支不少,祖脉单传,可宗族势力强大,而且以长沙侯府为主。

将造纸术教给欧阳未央,并不是什么坏事。

欧阳雄和自家老爷子,关系极好。

算是信得过的武将勋贵了。

虽然秦布衣经常被欧阳未央揍,挨了不少毒打,可她对秦布衣其实极好。

三年前有一次遭遇刺杀。

若非欧阳未央护着秦布衣,秦布衣那次只怕就被弄死了。

当时欧阳未央替秦布衣挡了一箭,伤及后背,差点因为感染而死。

好运挺了过来。

自那以后,秦布衣出门,必定穿着防护内甲。

对于欧阳未央,也是感激有加。

如今经常被她揍,秦布衣也就闹闹,不会放在心上。

虽然秦布衣也想反抗,可反抗也打不过,还得挨几下狠的。

其实无论欧阳未央帮不帮忙,秦布衣也愿意拿出一些股份分成给欧阳未央。

救命之恩,怎么报答也不为过。

如今反倒是可以明确一下合作关系,看看有没有戏。

“你手下如果有信得过的人,我可以教你的人去造纸,印刷书籍。”

“只要你愿意。”

秦布衣望着欧阳未央道。

“这,这些秘密技术,你真的愿意告诉我?”

欧阳未央有些难以置信,不过心里却是暖暖的,看着秦布衣的眼神,都柔和了些许。

造纸术和印刷术,放在其他世族眼里,可就是安身立命,一个世族的立身之基。

欧阳未央也自然明白这一点。

“自然愿意。”

“不过,五年之内,你不得外泄造纸术和印刷技艺。”

“五年后你随意。”

秦布衣道。

造纸术和印刷术能够推进工业革命的发展。

自然是越便宜越好,书籍印刷的越多越好。

但是如今的大周,目不识丁的人遍地都是。

没有开展扫盲,就算印再多的书,也有一个饱和的市场。

所以,这五年时间,秦布衣还是要将技术掌控在自己手里,先赚一波钱再说。

“我对造纸和印刷一窍不通。”

欧阳未央摇了摇头。

“三湘四水之地,河湖众多,拥有数百万亩芦苇地。”

“是制作纸张的上好材料。”

“我将制作方式交给你,并且给你调派一些教学人手。”

“你回去让欧阳老爷子派人去造纸。”

“造纸的技艺,科学化管理,流水线生产,我都教给你。”

“你会不会一点关系都没有。”

“不过,你们造的纸,必须全部供给我。”

“准确来说,是我出钱,出技术去湘州建造工坊,工厂,你找人给我工作,我支付报酬。”

“我让你的人包吃包住,我每月还给发酬劳,你们制作的纸张,我售卖之后,还会给你分成。”

“如何?”

秦布衣说出了自己的要求,甚至将制作到售卖都安排的清清楚楚。

造纸很复杂,也是一个很费人力的活计。

要收集大量的芦苇,草杆,竹子,树皮等原料,进行多种工序的加工。

每一步都需要大量的人力来完成。

齐州,胶州,甚至整个东海,要开办的工厂,拓展的产业实在太多。

造纸分散出去,并不是什么坏事。

主要是信得过的人把控。

“这个,我可以答应你。”

欧阳未央甚至没有思索就答应了。

在欧阳未央听来,她只需要帮秦布衣找工人,匠人就可以了。

长沙侯的宗族在湘州势力庞大,想找到工人和匠人,那简直轻而易举。

那里就是她家的地盘,无论是人手还是安全度,都没有任何问题。

若是真的能够制造出这些质量的纸张,她当然高兴。

秦布衣派人去建厂,她只要提供人力,寻找到造纸厂的场地即可。

也算是靠着自己的能力,帮到秦布衣了。

“别答应的这么简单。”

“造纸厂建起来很简单。”

“可是你制造的纸张,会砸掉很多纸张商人,造纸世族的饭碗。”

“对你们侯府有不小的影响。”

“你回头去和你父亲,爷爷商量一下。”

“如果确定了再来说同意不同意。”

秦布衣明确的提醒道。

秦布衣拥有的造纸术更加先进。

造纸术的科学技术有代差碾压。

他这里一出手,整个大周的造纸行业,都得地震。

“你这里的纸张,多少一刀?”

欧阳未央忍不住问道。

秦布衣书店的书,比别人那里便宜了十几二十倍。

纸张不会也便宜这么多吧?欧阳未央无法想象。

“最低等的毛边纸,黄草纸,五十文一刀。”

“低等素纸,百文一刀。”

“中等素纸,五百文一刀。”

“单层生宣纸,一两银子一刀。”

“尺寸不同的多层生宣,五两左右。”

“低中高等的熟宣纸,在十两到百两不等。”

“粉蜡笺纸,五百到八百两左右,最顶级的贡品级别的描金玉笺纸,千两一刀,超过丈长的大宣纸,价格更高。”

“……”

秦布衣详细讲述,并且让宫羽她们,拿来不同种类的纸张。

一刀纸,也就是一百张。

普通草纸和宣纸,价格自然是不同。

毕竟,越是好纸,工艺越是复杂。

纸张通过特殊处理,才能保存的更久,也更能体现纸张的特殊作用。

所有的纸,都可以用来写字作画,然而只有上等的好纸,才配得上传世作品。

前世华夏有一个成语。

纸寿千年,绢寿八百。

现代时期,还保留着一千四百年前,唐代的纸制画作。

宣纸能够保存千年,最大的原因自然是宣纸工艺的繁杂特殊,防腐能力强,不易脆化。

当然,也有装裱师和后世之人一代代呵护保存。

可无论如何,纸这东西,是无比重要的。

知识传播,教书育人,传承记载,纸是最关键的一环。

未来在大周开展扫盲运动,现在的纸张产量,根本无法满足。

若是欧阳未央她家愿意帮忙。

以湘州那边的原料富裕程度来说,完全能够建立起一个造纸大产业基地。

一省之地的纸张,便可以供给整个大周。

如今神州大地的造纸术,还只是初期阶段,不仅产量低,而且效率极低。

出产的纸张,很难满足整个市场。

“你,竟然知道这么多种类的纸?”

“你说的一些纸,我,我怎么都不知道。”

“而且,我常用的那些纸,比你这里贵上二十倍有余。”

“我见过最贵的纸,就是这个。”

欧阳未央拿起一刀厚实的夹宣纸道。

她不懂纸张工序技艺。

只觉得,这夹宣纸,和她见过的最贵纸张一样。

“这种纸,你见过的卖多少?”

秦布衣好奇的问道。

“百两一张。”

欧阳未央直接回答道。

秦布衣嘴角微抽。

尼玛,这些狗东西,真的黑商啊。

他一百两卖一百张,这些狗东西一张一百两。

质量还比他这差。

“我老师语墨大家,送了我一幅画。”

“就是用这种纸画的。”

“当时我也想去买同样的纸,想给老师作画送他老人家。”

“不曾想,一张纸,就要百两银子。”

“要不是当时为了给老师送生日礼物,我才舍不得。”

欧阳未央满眼肉疼的表情。

“对了,同样纸,你这儿多少一张?”

欧阳未央好奇的问道。

“你确定,你老师用的是这种多层生宣纸?”

“不是多层熟宣纸,亦或是粉蜡笺纸,玉笺纸?”

秦布衣好奇的问道。

说着,又给欧阳未央拿了几种纸。

直观的看,都是一样白,或许光感度稍微有些不同。

可以肉眼来说,基本很难分别其价值。

除了最贵的描金玉笺纸以及粉蜡笺纸有些颜色区别。

其他基本都一个样。

“这几种纸,不都一样吗?”

欧阳未央有点懵。

她对纸的了解,可没那么多。

“你手里拿的多层生宣,五两银子一刀。”

“这个十两,这个一百两。”

“你老师一百两买一张纸,他这是有多土豪?”

“话说造纸卖的那些世族,心眼子可真黑啊。”

“不怕半夜被人打死?”

秦布衣都无语了。

普通书店的纸,秦布衣也去了解过。

不过,普通书店买的上好宣纸,也没那么离谱。

平均就百两一刀。

一两银子一张的样子。

对于秦布衣或是其他世族来说,这就是小钱。

可这个价格,对于普通大周百姓来说,根本是负担不起。

一两银子,足够一个三口之家,用个一两月时间了。

用得起纸的,必定不是寻常百姓。

至于大周最为顶级的宣纸,这些基本是不售卖的。

而是订做。

秦布衣也知道这些道道。

就算是前世现代社会,也有等价黄金,一纸上万的纸张。

秦布衣在书店售卖各种纸张,欧阳未央根本分不清。

这自然让欧阳未央有点晕乎乎的。

“低等劣质宣纸和普通草纸价格不变。”

“高级宣纸给我上涨十倍。”

若非因为产量跟不上。

担心一口气全卖完了,没有后续。

秦布衣还真不想上涨。

他完全可以彻底扭转纸张市场。

可为了进一步割韭菜。

秦布衣只能黑心一点了。

想来眼红的家伙不少,希望别晚上出门被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