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4章 谈和(1 / 1)

赤潮覆清 金黄的鸡翅膀 1061 字 18小时前

侯俊铖和尚善又商讨了一阵,侯俊铖提笔写了一封和谈的信书,尚善从怀里摸出自己安远靖寇大将军的印章盖了章,又接过侯俊铖的笔,当场写了一封自白书,不仅盖了章,还取了小刀割开手指按了个血手印,算是留给红营的一份“投名状”。

侯俊铖正将那信书和自白书收拾好,一旁旁听了整个过程的时代有插进话来问道:“贝勒爷,咱们之间倒是说得清楚明白、双方也算是一拍即合、互有默契,可这湖北可不止咱们一家势力,吴军已经起兵向武昌而来,你们若是守不住武昌,清廷必然是要拿你问罪的,这什么和谈、协议,可就统统成了一纸空文了。”

“此事在下也清楚……”尚善点点头,有些无奈的叹了口气:“吴军直逼武昌而来,在下的形势可算是危殆,武昌大城,可用的中坚兵马却不足,此战…….必然颇为艰难。”

“但这武昌城也不一定就会丢了…….”尚善早瞧见了堂中挂着的地图,起身缓缓走到地图前:“在下不是个有才干的,但武昌城里不乏有才干的人,鄂鼐,太宗皇帝之时就随军征战的老将,蔡毓荣,当初吴军全师而来,是靠他组织兵马民力才挡住了吴应麒最凶狠的攻势。”

“在下听说咸宁战败之时,就猜到吴军必然分兵武昌而来,当时就准备弃城而逃,但他们两个都说武昌可守,跟在下保证这武昌城必然能够守住,在下虽然忧惧,但也只能信任他们了。”

“而且吴应麒所部,在下当初在监利和他们也是做了许多年的对手了,算不上知根知底,但多少还是有些了解的,若是吴应麒领军前来,此人稳重谨慎,胜不骄、败不颓,否则当初吴三桂也不会把他布置在岳州那般战略要地了,他若是亲自领军而来,在下守住武昌的可能可谓微乎其微。”

“但他要看着费扬古,只能遣派手下大将王会统辖,王会此人嘛,勇不可当,但是有勇无谋!而且吴应麒此人用兵令行禁止、约束甚严,又颇有才干、事必恭亲,什么事都一手包办了,手下的将官自然就没什么发挥和锻炼的余地,他这性子,又导致他更喜欢启用那些只会听命行事、勇猛坚毅的将官,等到需要分兵独当一面之时,就发现手下挑不出人来了…….”

尚善轻声一笑,手指抚过地图上代表着吴军动向的小旗:“王会就是这样的人物,勇猛听话,给他一道军令,他能拼命执行到底,但是让他领军统管方面之事……武昌和荆州毕竟相距遥远,而战场之上又瞬息万变,若是出了什么突然的情况,没了吴应麒在一旁指导,王会有没有那个能力妥善处置,谁也说不准。”

尚善的手指点在武昌城的位置,回头来看侯俊铖和时代有:“红营一天打崩在下经营许久的咸宁防线,在下的兵马部属几乎一扫而空,武昌空虚,吴应麒是以为武昌城已经是不堪一击、唾手可得了,所以才放心大胆的把手里的精兵交到王会手里,说到底还是轻视咱们,上行下效,他吴应麒自己都轻敌,下面的兵将又能好到哪里去?”

“所以你们就有机可趁!”时代有呵呵一笑,看向尚善的目光里有一些戏谑的味道:“满天下的风传贝勒爷是无能之辈,没想到贝勒爷心里头是一清二楚嘛,那贝勒爷你当初在监利之时万岁爷一天几道圣旨催促,你就是死扛着不渡江攻打岳州,在湖北也只是消极封锁,你这是态度上就有问题啊!”

“还是那句话,在下只想舒舒服服的过舒心的日子……”尚善笑着摆了摆手:“在下领军这么多年,当了这么久的主帅,耳濡目染,总是能学到一些东西的,这吴逆的兵马,和我大清的军队也没什么区别,在下在军中混了半辈子了,他们是个什么德性,在下多少也知道一些。”

“只有红营……你们这样的军队,在下一点都看不懂…….”尚善语气忽然变得有些落寞,又很快恢复成一副轻松的模样:“既然看不懂,那就看错不看不管了,不过嘛,谁能赢谁赢不了,在下还是能看清楚的,如今这大清朝搞着这革新自救,上上下下完全乱了套,怎么去赢?纳兰明珠啊,是个忠心国事的,可光靠他一人,撑不起这大清朝!”

“贝勒爷确实是个明白人,贝勒爷看得清楚,咱们之间才有合作的可能……”侯俊铖微笑着接话:“既然如此,我再给贝勒爷吃一颗定心丸,吴应麒想要攻占武昌,但他的根子并不在湖北,他最想要的,还是挟天子以令诸侯,是想要掌握吴周的朝堂!”

“如今郭壮图正和吴世琮在永兴对峙,吴周的地方实权将帅都在观望之中,但这场对峙持续不了多久的,湖南早就被刮尽了地皮,根本支撑不了大军长期的对峙,双方近期内就会有一场大战,无论谁胜谁负,那些观望的地方将帅都必定会有所动作。”

“吴应麒也不例外,郭壮图胜,他定然出兵助剿,借此从郭壮图手里刮分朝堂权位,若是吴世琮胜了,对他更加有利,他定然出兵去争夺吴世璠,干脆把郭壮图一脚踹开,自己独掌朝政!”

“吴应麒想要拿下武昌,但他不会为武昌耗费太多心力的,他的根本还是在吴周的朝堂上,若是在武昌城下受到坚定的抵抗和一定的挫折损失,吴应麒并没有死也要拿下武昌城的决心,多半会主动撤军。”

“侯掌营说的这些,蔡毓荣也对在下说过…….”尚善双眼眯了眯:“蔡总督还向在下建议过……..不知红营愿不愿意秘密借些兵马给我们…….”

“人要靠自己!”侯俊铖却果断的摇了摇头,打断了尚善的话:“红营走的是堂堂正道,行事作为自有底线!借兵打明面上还是抗清的队伍,吴军做得出来、郑军做得出来,我们绝不会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