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比试,向来都是琴棋书画四门。
但诗文一道,也在书的分类中,因而比诗文自然是没有问题。
钱清松微微皱了皱眉头。
他知道林策的诗文厉害,自然是不想比。
哪怕他是五品儒师,但诗文,作画,这些别类的大道并不太看重境界,相反更看重熟练度和灵犀神念。
所谓灵犀神念,便是儒道学子积累到一定程度,偶然有所感悟所创造的东西。
这种灵犀神念往往能够超越境界。
哪怕是境界碾压对方许多,也经常比不过对方的灵犀神念。
李尚安之所以看重林策。
正是因为林策在诗文一道上的夸张表现。
当初第一次见他,便是在蝶香楼。
林策以一首青玉案元夕震惊四座,以诗文入道,哪怕是李尚安都时常回味林策的那句: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在李尚安看来,这便是当时林策的灵犀神念,他的感悟到了,便有感而发,将所见之物描绘出来,形成绝妙无比的诗文。
哪怕是三品境界的李尚安,也不见得能够在那个特定时刻超越林策。
这就是最玄妙的地方。
儒道,并非武道那般等级森严高不可攀。
只是后来,李尚安本以为林策会泯然众人,最起码也会沉寂一段时间才能再出现灵犀神念,可万万没想到林策佳作连篇,出口便是千古传世的佳作。
这就不是灵犀神念能够解释的了。
那只能证明林策就是诗文一道的绝世天骄,他在诗文一道几乎难寻对手!
“小林公子若要比诗文,那就我来出题如何?”钱清松突然笑道。
比诗文他倒是不虚。
这几年他走南闯北见识过不少,更积累了许多灵犀神念作出的佳作,如果让他选定题目,那他的优势也不小。
“难道不应该李师出题吗?”
谈一璇立刻站出来道,她可不想白送优势给对方,要知道麓山书院已经输了一局,若是再输,那按照规矩钱清松就赢了。
不管如何,林策这一局都不能输。
“对!应该由我师尊出题,这样对你们都公平。”朱淳也立刻说道。
现在是非常时刻,不能任由林策乱来了。
李尚安也是这个意思,钱清松出题,肯定是挑选适合自己的题目。
那这样一来林策就要临时作诗了。
万一选到的题目他没有感悟,那么作出来的诗文自然是比不得钱清松。
见此情况,钱清松突然讥笑起来。
“李师,你们麓山书院这么害怕吗?”
“我手持通关文牒,本来是找麓山书院切磋,但你们找了个外援不说,还不让我出题,这是不是有点太丢脸了?”
钱清松这番话,摆明了就是嘲讽麓山书院。
但众多学子都只能无奈的生闷气。
毕竟钱清松所言还真没什么毛病,林策不算麓山书院的弟子,他出面已经算是违规了。
人家不计前嫌,只要一个出题的权利,这也不算过分。
“林策,你怎么看?”
李尚安微微皱眉,他对林策虽然很有信心,但这事毕竟不能马虎,事关麓山书院的名誉,容不得半点胡来。
“无所谓。”林策摆了摆手道。
他深埋在心底的那个璀璨世界,拥有包罗万象的诗文篇章,不论是什么题目,林策都有自信面对。
钱清松很狂,但他林策更狂!
这狂妄的背后,是林策无穷的资本支撑。
比诗?
他赢定了!
“好!我就佩服小林公子这般一往无前目空一切的壮志!”钱清松大笑起来。
他满脸都是戏谑之色。
既然林策让他出题,那就等着输吧!
“看见我手中这柄折扇了吗?”钱清松晃了晃手中天下无敌的扇子,只见他娓娓道来:“此扇乃是我在东岳道泰州泰山之上所得。”
“当日我曾遇到过一位老者,那老者眺望远处,目光所及之处,皆为泰山低眉!”
“因他心生豪迈气,便提笔写下天下无敌四字,这便是我手中扇子的来历。”
钱清松说完此话,眼珠子一转便说出了题目。
“既然要和小林公子斗诗,那我便以泰山为题如何?看谁所写,能将泰山那豪迈壮阔,青山见我须低眉的气概写出来。”
此话结束,四周之人纷纷愣住。
大周王朝泰山可是封禅之地,当初王朝初成,皇帝便带领文武大臣前往泰山封禅。
多年来,泰山乃是禁地,钱清松如何能上去?
先不说其他,光说林策他就没去过泰山,如何能够写出和泰山相关的诗文来?
作诗讲究一个感悟。
林策没去过泰山更不知道泰山的豪迈,他如何能够写出来?
“这犯规了!”谈一璇毫不犹豫说道:“你好歹出个好一点的题目,林策都并未去过泰山,他如何能作出诗来?”
“不错,你这不是存心刁难吗?”
朱淳也怒不可遏,没想到钱清松竟会如此过分。
麓山书院的学子们纷纷怒骂起来,显然对这个题目并不满意。
就连李尚安都为林策捏了一把汗。
这个题目,可是尤为难写。
“小林公子,你先来,还是我先来?”钱清松丝毫不受影响,他要的就是踩着林策扬名,如今这个题目,应该能让林策绝望了。
“那当然是我先来!”
林策嘴角勾起,他的笑容让钱清松感觉到不对劲。
不知为何,林策竟然胸有成竹,丝毫没有怯场。
“写泰山,那我可太会了。”
“钱师兄,你不该选这个题目的,我虽然没去过,但心中从不缺豪迈之情,我虽未见青山,但青山在我心中。”
“既然要以泰山为题,写豪迈诗文。”
“那我,便送你一首望岳!”
林策说罢,当即对谈一璇喝道:“笔来!”
谈一璇不敢耽搁,鬼使神差的送上自己的那支秋水狼毫。
“墨来!”
林策身上的气势已成,只需一句话,便带着隐隐约约的真言之力,让四周之人无法抗拒。
灵姚公主立刻送上砚台,并且亲自为林策研墨。
一张素白的宣纸铺开。
林策笔走龙蛇。
一道金色的光芒刹那之际闪亮而出,浩然气滚滚东流,好似崩腾的江水。
仅此一眼。
李尚安便知道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