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是复杂,但很有用。“李钢笑着说道,“如果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随时问我。“
“那我就不客气了,“岳鸣兴奋地说道,“我有好多问题想请教您。”
下午两点,会议室里的气氛比上午更加凝重。经过上午的战术理论学习,所有人都意识到军事行动的复杂性和专业性。桌子上的沙盘已经被重新布置,这次摆放的不是陆地地形,而是一个精细的船舶模型——一艘巨大的豪华邮轮。
秦渊站在投影屏幕前,手中拿着激光笔,神情比平时更加严肃。屏幕上显示着一艘邮轮的详细结构图,包括各层甲板、舱室分布、通道走向等信息。
“下午我们要分析一个特殊的反恐案例,“秦渊的声音在会议室里回响,“这个案例的复杂程度远超我们上午讨论的内容。“
新兵们和特种兵们都聚精会神地看着屏幕,等待着秦渊的进一步说明。
“假设场景是这样的,“秦渊用激光笔指着邮轮模型,“一艘载客量为3000人的豪华邮轮正在公海上航行。船上有大约30名武装分子,他们控制了邮轮,准备进行一场大规模的武器交易。“
李钢听到这里,眉头微微皱起。30名武装分子,这个数量已经相当可观了,在狭小的船舱环境中,他们的威胁性会成倍增加。
“武装分子装备精良,包括自动步枪、手榴弹、甚至可能有火箭筒等重武器。“秦渊继续介绍着,“他们已经控制了邮轮的关键部位,包括驾驶室、机房、通讯室等。“
段景林感到脊背发凉,这样的情况下,即使是一支装备精良的特战小队都很难应对,更别说...
“现在的问题是,“秦渊转身面对大家,眼神锐利得像鹰隼,“假如你们中的某个人,孤身一人在这艘邮轮上,没有任何支援,没有重型装备,只有基本的个人武器,你们觉得有可能阻止这场武器交易,并且成功发出求援信号吗?“
会议室里瞬间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所有人都被这个问题震惊了,这不是战术分析,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岳鸣第一个开口,声音有些颤抖:“教官,这...这根本不可能吧?一个人对抗30个武装分子,这是送死!“
“对啊,“另一个新兵也附和道,“别说阻止交易了,能活下来就已经是奇迹了。“
陈飞推了推眼镜,理性地分析着:“从数量对比来看,这确实是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1比30的兵力对比,在任何战术教科书上都会被定义为绝对劣势。“
王磊也摇头道:“而且还是在邮轮这种封闭环境中,敌方占据地利优势,控制了所有关键部位。这种情况下,单兵作战根本没有胜算。“
赵强更是直接:“这不是勇敢,这是送死。任何理智的军人都不会尝试这样的行动。“
李钢作为班长,分析得更加详细:“首先,情报不足。不知道敌方的具体部署、作息规律、警戒措施。其次,装备劣势明显。第三,没有后援支持。第四,环境极其不利。这四个因素叠加在一起,成功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张虎在后排听着大家的分析,心中也是同样的想法。虽然他不想打击士兵们的积极性,但这个假设确实太过离谱了。
“大家的分析都很有道理,“秦渊点点头,“确实,从常规的战术角度来看,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听到秦渊这么说,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以为他会换一个更现实的案例。
“但是,“秦渊话锋一转,“如果我告诉你们,这不是假设,而是一个真实发生过的案例,而且确实有人成功完成了这个任务,你们会怎么想?“
会议室里再次陷入了震惊的沉默。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话。
“教官,您...您说这是真实案例?“岳鸣结结巴巴地问道。
“没错,“秦渊的语气非常肯定,“而且不仅阻止了武器交易,还成功营救了部分人质,并且安全撤离。“
段景林感到头脑一片混乱:“这...这怎么可能?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这正是我们今天要分析的重点,“秦渊重新走到沙盘前,“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当常规战术失效时,应该如何思考问题。“
李钢立即站起身来:“教官,请问这个案例发生在什么时候?在哪里?执行任务的是什么人?“
“很抱歉,涉及机密,我不能透露具体的时间、地点和人员信息,“秦渊摇头,“但我可以告诉你们具体的行动过程和关键决策点。“
陈飞急切地问道:“那他是怎么开始行动的?面对30个武装分子,第一步该做什么?“
秦渊在沙盘上指着邮轮的不同区域:“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概念——在绝对劣势的情况下,正面冲突必败无疑。所以,第一要务不是攻击,而是隐蔽和侦察。“
“隐蔽?在邮轮上能隐蔽到哪里去?“王磊疑惑地问道。
“这就是关键所在,“秦渊用激光笔指着邮轮的内部结构图,“大家看这里,一艘大型邮轮的内部结构极其复杂,除了乘客区域外,还有大量的服务区域、机械区域、储藏区域等等。这些地方通常不会有乘客,武装分子的注意力也相对较少。“
段景林若有所思:“您的意思是,先躲在这些区域里,然后慢慢收集情报?“
“正确,“秦渊点头,“情报是一切行动的基础。在绝对劣势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必须要详细了解敌方的人员分布、作息规律、武器装备、警戒措施等等。“
赵强问道:“但是在邮轮上,活动空间有限,怎么能够不被发现地进行侦察?“
“这就需要利用邮轮本身的特点了,“秦渊在屏幕上调出了一张通风管道的示意图,“大型邮轮的通风系统、管道系统、维修通道等,构成了一个庞大的隐蔽网络。熟悉这些通道的人,可以在船上神不知鬼不觉地移动。“
岳鸣眼睛一亮:“就像电影里演的那样,通过通风管道移动?“
“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实际操作比电影复杂得多,“秦渊严肃地说道,“首先要确保管道能够承受人体重量,其次要了解管道走向,避免进入死路。最重要的是,要控制噪音,避免暴露。“
李钢开始认真思考起来:“假设侦察阶段顺利完成,获得了足够的情报,接下来该怎么办?30个武装分子,不可能一个一个地解决。“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秦渊赞许地看了李钢一眼,“在兵力悬殊的情况下,绝对不能想着把所有敌人都消灭。目标必须明确而有限。“
“什么意思?“陈飞追问道。
“任务的核心是阻止武器交易和发出求援信号,“秦渊分析道,“那么关键就是要搞清楚武器交易的具体流程,找到最薄弱的环节进行破坏。“
张虎忍不住插话:“但是破坏了交易,如何保证自己的安全?敌人肯定会疯狂报复。“
“这就涉及到时机的选择了,“秦渊神秘地笑了笑,“大家想一想,什么时候敌人的注意力最分散,防备最松懈?“
所有人都陷入了思考。片刻后,王磊试探性地说道:“交易进行的时候?“
“为什么这么认为?“秦渊继续引导。
“因为交易时,他们的注意力会集中在交易本身上,而且买卖双方都在场,现场会比较混乱。“王磊越说越有信心。
“很好的分析,“秦渊点头,“还有吗?“
段景林补充道:“而且交易通常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这样就可以预测敌人的行动模式。“
“对,预测性是非常重要的,“秦渊在沙盘上移动着小旗,“如果能够预测到敌人的行动,就可以提前做好准备,选择最佳的干预时机。“
赵强有些困惑:“但是即使选对了时机,一个人能够造成多大的破坏?最多也就是制造一些混乱,很快就会被镇压。“
“这就要看具体的破坏方式了,“秦渊的眼中闪烁着某种光芒,“有时候,不需要很大的破坏,关键是要打在关键点上。“
“关键点?“岳鸣不解地问道。
秦渊走到另一张示意图前:“大家看,这是邮轮的电力系统分布图。如果在交易进行时突然断电,会发生什么?“
所有人的眼睛都亮了起来。断电意味着照明系统失效,通讯系统中断,安防系统瘫痪。在漆黑的环境中,原本的兵力优势会大大削弱。
“妙啊!“李钢忍不住赞叹,“在黑暗中,装备优势和人数优势都会被削弱,反而是单兵作战更有优势。“
“没错,“秦渊继续分析,“而且断电还会造成心理恐慌,破坏敌人的作战节奏。“
陈飞激动地说道:“这样一来,就可以趁着混乱逃脱,然后寻找机会发出求援信号。“
“但是还有一个问题,“王磊提出了新的疑虑,“邮轮上通常有备用发电系统,断电状态不会持续太久。“
“这个问题考虑得很周全,“秦渊点头,“所以仅仅断电是不够的,还需要其他的配套措施。“
“比如说?“段景林急切地问道。
秦渊指着邮轮模型的不同部位:“比如同时破坏通讯设备,让敌人无法相互联络;比如制造多个爆炸点,让敌人无法判断攻击的真正方向;比如释放烟雾,进一步恶化视线条件。“
赵强作为爆破专家,立即理解了其中的奥妙:“这样多管齐下,就能够在短时间内完全打乱敌人的部署,为自己争取宝贵的时间。“
“时间,这就是关键,“秦渊强调道,“在绝对劣势的情况下,时间就是生命。必须要在敌人反应过来之前,完成所有关键动作。“
岳鸣有些担心地问道:“但是这样的行动风险极大,万一被发现了怎么办?“
“风险确实很大,“秦渊承认,“但是有时候,最大的风险就是不冒险。在那种情况下,坐以待毙和主动出击,哪个风险更大?“
所有人都沉默了。他们开始理解,在某些极端情况下,看似疯狂的行动反而可能是最理智的选择。
张虎忍不住问道:“那么,这个真实案例中的执行者,最后是怎么成功撤离的?“
秦渊看了看表,发现时间还早,于是继续说道:“撤离同样是一个关键环节。在完成破坏任务后,如何安全离开现场,这需要精心的计划。“
“他是怎么做的?“所有人都急切地想知道答案。
“首先,在行动之前就要规划好撤退路线,而且不能只有一条,“秦渊在邮轮模型上指着不同的路径,“其次,要利用自己制造的混乱掩护撤退。“
李钢思考着:“您的意思是,在敌人忙于应对破坏时,趁机逃脱?“
“不仅如此,“秦渊摇头,“还要主动制造假象,让敌人判断错误。“
“假象?“陈飞不解。
“比如,在A点制造爆炸后,立即赶到b点制造第二次爆炸,让敌人以为有多个攻击者,“秦渊解释道,“这样他们就会分散力量搜索,反而减少了每个区域的搜索强度。“
王磊恍然大悟:“声东击西!让敌人摸不清真实情况,从而为自己争取更多时间。“
“正确,“秦渊点头,“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制造更大的信息混乱,反而对弱势一方有利。“
段景林若有所思地问道:“那么求援信号是怎么发出的?通讯室不是被敌人控制了吗?“
“这就需要事先的准备了,“秦渊神秘地笑了笑,“谁说求援信号一定要通过船上的通讯设备?“
所有人都愣住了,还有其他方式?
“比如卫星电话、比如信号弹、比如其他船只,“秦渊启发道,“只要有创意,方法总比困难多。“
赵强突然想到什么:“对了,如果能够接近甲板,就可以向其他船只发出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