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7章 筹备(1 / 1)

说完了客套话,安陵容便领着沈平川前往工坊视察。

一进院门,便听得叮叮当当的敲打声不绝于耳。数十名木匠正在院中热火朝天地赶制新式机器,木屑飞扬间,一架架崭新的纺纱机已初具雏形。

沈昀飞已经很熟练的将衣摆塞进腰带里,去帮木匠们打下手了。

“苏州城能请来的木匠都在这里了。”安陵容指着忙碌的工匠们说道,“王誉收购的旧式织布机都堆放在另一个院子,等改造完毕就能投入使用。”

沈平川暗暗心惊,这般阵仗,比他想象的大的多。

他强自压下心头的震撼,就听安陵容继续道:“大哥,有几件要紧事需劳烦你去办。”

“您尽管吩咐。”沈平川躬身应道。

安陵容从流朱手里接过一幅苏州城舆图,指尖轻点:“其一,烦请大哥与江苏巡抚接洽,我需要一块建厂的地皮。”

她的手指在地图上划了个圈,“这里离城区较近,还临着运河,方便原料运输和货物往来。”

“是。”

“其二,请巡抚衙门先拨出来一千石粮食,发放给苏州城的织工们应急。那些织工已经断粮多日,预计三个月后我们的工坊可以开工,我自会连本带利归还。”

“好。”

“还有最要紧的第三件事。现在正值春播时节,烦请大哥在周边几个县都置办些田地庄子。若是官田最好,民田也可高价收购。”

这三件事,件件都牵涉重大。购置官田需朝廷首肯,调拨府库粮食更非易事。

但他深知此事关系重大,当即拱手道:“我这就去办,绝不负所托。”

“有劳大哥。”

沈平川望着安陵容从容不迫地指挥众人,心中不由一震。

她言谈之间条理分明,对织造、工坊管理竟都了如指掌,甚至比许多经营多年的商贾还要老练。

这哪里是深宫里的金丝雀?分明是蛰伏已久的凤凰,只待时机,便要振翅高飞。

她不是在简单地办一个工坊,而是要在江南织就一片新天地。

离开工坊后,沈平川片刻不敢耽搁,立即着手办理各项事宜。他知道此事若成,不仅能解江南织户之困,更能为朝廷开辟一条新的财路。

所幸他身为户部侍郎,又是当今太后的亲大哥,在官场上自然处处便利。在巡抚衙门递上名帖后,巡抚便亲自设宴相迎。

巡抚见他谈吐不凡,又是奉旨办事,自然要给三分薄面,当即下令全力配合。

不过三日,临运河畔的百亩官地便批了下来。

另一边,宋嘉树几乎是被人架着进城的。

他是读书人,还没有如此日夜兼程过,两条腿因连日骑马而颤抖不止,最后是被衙役们半扶半抱才勉强站稳。

见他这副狼狈模样,安陵容不由得失笑:“宋大人,真是辛苦你了!”

宋嘉树喘着粗气,勉强拱手行礼:“不、不敢,只要不耽误娘娘的事就好。”

既然人都到齐了,那就可以开始搞事情了。

苏州织造衙门的花厅内,茶香袅袅,安陵容端坐主位,眸光沉静地环视众人。

窗外一树海棠开得正盛,偶有花瓣随风飘入厅内,却无人分神去瞧——此刻在座的每一个人都知道,今日这场议事,将彻底改变江南织造业的格局。

孙禾茵、沈平川、沈昀飞、宋嘉树、王誉。

“沈大人,工坊的建造就交给你了,这是图纸,不管你用什么方法,要在两个月内建成。”

“宋大人,沈大人已经借来了粮食,你再从苏州织造衙门的账上拨出来一笔银子。然后尽快统计苏州城的织户,工厂会在两个月后开工,若她们愿意来做工,先发一些粮食和安家银。你还要从里面找出擅长染色的工人,单独成册。”

“王公子,想必你也知道棉麻的收购标准,这事就交给你了,多多益善!再与农户签订收购契约,让他们种植棉花,我们按市场价收购,可预付三成定金。”

“阿茵,四间铺子,装修和招募伙计,你全权负责,两个月后同时开业。”

安陵容说完,唇角微扬,朝流朱轻轻招手。

流朱立即会意,捧着一匹靛蓝色的布匹款款走来,将它平铺在厅中央的黄花梨案几上。

“诸位请看。”安陵容纤指轻抚布面,“这是新式织机织出的棉布。”

在座几人不由得凑近细看。

只见这布匹竟比寻常布幅宽了足足一尺,经纬线排列紧密均匀,指尖轻触便能感受到厚实挺括的质地。

沈平川忍不住扯起一角用力拉扯,布料却纹丝不动,丝毫没有变形。

“现在市面上一匹上等棉布要价八百文,成本在六百文往上一些。”安陵容的声音忽然压低,带着几分神秘,“而这匹布的成本……”

她故意顿了顿,“连四百文都不到。”

这种手工业,人工费占相当一部分成本,现在把人工降下来,布匹的价格自然降低。

她环视众人震惊的表情,眼中闪过一丝锋芒:“两个月后,我要让这种布卖遍江南的每一个角落。”

“是!”四人同时起身,声音铿锵有力。

唯独沈昀飞一脸茫然地坐在原地:“表姐,那我做什么?”

安陵容转身望向他,忽然展颜一笑:“我们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然后看向宋嘉树:“宋大人,麻烦你以苏州织造的名义,请苏州城所有的绸缎商人共商事宜。”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