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顺利(1 / 1)

锦绣外出前让田婆子烧一锅热水,她倒了一盆开水把斑鸠叶放进去浸泡,又从灶洞扒拉出草木灰搁置一旁。

“我们回来了。”

院外。

谢二勇谢长生挑着两担豆浆回来了,加上先挑回来的那一担,一共六桶豆浆。

“豆浆磨得真好,豆腐能做成也有爹的功劳呢,辛苦爹了。”

锦绣看着桶里细腻的豆浆,对谢长生夸道。

“哪有下地辛苦,再磨二三十斤都没问题。”

谢长生笑容满面,为自己这个瘸子还有用处感到高兴。

豆浆全部过滤出豆渣。

田婆子把陶罐里剩余的开水倒出来,和中间的铁锅一起煮豆浆。

那边。

斑鸠叶里的果胶被泡出来了,锦绣用手搓汁液,揉搓到粘液基本出来,再用纱布过滤到盆里和桶里。

撇去上层的浮沫,一边把草木灰水倒入汁液中,一边慢慢搅拌,待感受到阻力停止搅拌。

等待凝固。

“这么快?”

田婆子看过来,双手动作没停,握着木棍不停搅拌陶罐里的豆浆。

没想到做观音豆腐恁么简单。

相比之下,做白豆腐显得复杂多了。

锦绣笑了笑。

“观音豆腐是季节性的,能卖三个月左右,长久营生还得做白豆腐,这绿豆腐看着稀奇,我打算卖两文一块。”

中间大锅的豆浆烧开了,改为小火。

停留三到四分钟。

“二勇,有没有看到,豆浆表面那一层油皮,刮一下边,再用筷子挑起来。”

锦绣边说边拿出筷子示范。

这个简单,谢二勇点头,“嫂嫂,我来。”

锦绣把院子里的四层晾晒竹架,和谢长生一人扶一边搬进来。

将挑起来的豆皮晾到上面,晾一个晚上,明天就能拿到镇上卖了。

一斤黄豆能做一斤豆皮。

差不多十四斤豆皮。

就连屋檐下两个晾晒衣服的竹架子都挂满了豆皮。

谢老头想着抽空再多做几个晾晒架。

“你看奶这样对不对,你看着我点哈。”

田婆子早想动手尝试了,又怕豆浆浪费掉,于是一边点石膏,每做一步就叫锦绣看着。

锦绣站在一旁。

“没错,就是这样,好,接着冲浆。”

一家子忙活完。

到了午时。

村里陆陆续续有人上门买豆腐。

堂屋饭桌上,搁着一板白豆腐,旁边还有一盆观音豆腐。

“这是什么,绿色的豆腐?”

“第一次见,这个怎么卖?”

谢老头道:“观音绿豆腐,本来卖两文一块,今日大家第一次上门,便宜点,一文钱一块,给大家尝个鲜,明天可就没这个价咯。”

他端起海碗,里面是切成小块拌了糖水的绿豆腐。

绿豆腐晶莹剔透,碧绿碧绿的。

富贵婶率先拿起桌上一根小竹签,叉一块进嘴,感觉还没嚼,绿豆腐一下子滑不溜秋进了喉咙。

“好吃,非常爽滑。”

其余人闻言,也跟着拿起竹签尝试。

“嗯,凉凉的,口感不错。”

“一定要蘸糖水吃么?”

那样就太奢侈了。

得知绿豆腐不仅可以蘸糖水,还能凉拌、煮汤、热炒。

富贵婶开口道,“谢二叔,我要三块白豆腐,绿豆腐也要两块,给家里几个娃尝尝鲜。”

“我要一块绿豆腐,两块白豆腐。”

“三块白豆腐。”

村人都自带了碗。

倒也省事。

谢二勇切豆腐,谢老头负责在一旁收钱。

锦绣在灶间做豆渣鸡蛋饼。

在豆渣加入清水白面搅拌均匀,再打五个鸡蛋,放入酱油、盐搅拌均匀。

然后热锅放油,煎到两面金黄。

田婆子在一旁看着打出来的蛋壳,一点都不心疼,反而笑得合不拢嘴。

“最近真是奇了,家里的母鸡特能生蛋,我昨天一天就捡了十二个!前天也捡了十个,个头也比从前的大一些!”

家里十只母鸡,以前最多捡五六个。

田婆子把原因,归功于锦绣旺夫旺家。

锦绣摊着饼应道,“呵呵,以后不愁没鸡蛋吃了。”

鸡蛋变多,当然不是家里的母鸡突然想奋发图强。

原因是她从商城兑换出来,趁人不注意放到鸡窝里的。

1积分15个鸡蛋。

和白送有什么区别!

两人端着豆渣鸡蛋饼出来。

村民都离开了。

谢老头将数好的铜板交给田婆子。

“一板白豆腐卖完了,绿豆腐还剩两块,一共五十文钱。”

田婆子拿着铜板,笑得见牙不见眼。

剩余的挑到镇上去卖,一天下来,能有一百多文。

吃完午食。

着手准备去镇上。

不是农忙时节,普通人家早上和午食吃得比较简陋,有的人家甚至一天才吃两顿,晚上才是正餐。

村民把豆腐买回去,也是用水泡着,晚上再煮的。

所以,豆腐还是下午好卖一些。

再者,远一点的人家赶集,中午前就赶回家了,所以下午大多做镇上居民,或是周边居民的生意。

只要家里卖,镇上也摆档。

收益不会差。

锦绣在两板豆腐上覆盖湿纱布保持新鲜,防止表面干燥,再放到箩筐里。

外加一桶绿豆腐,桶口用木盖盖着。

谢二勇挑扁担,谢老头背折叠方桌,锦绣背着小竹篓,里面放了干荷叶豆腐铲这些杂物。

三人出发。

走了一个时辰来到镇上。

谢老头示意两人跟着,一路来到菜市场附近,靠着一档菜摊,把背上的折叠方桌解下来撑开。

“我们就在这儿摆。”

锦绣看了一眼四周。

这儿人多开阔,远离高大摊位避免被遮挡。

确实是个摆摊的好位置。

谢二勇放下扁担,将两板豆腐端出来,木桶搁在方桌旁边,打开盖,露出里面碧绿的豆腐。

锦绣切一块豆腐蘸糖水做试吃。

隔壁菜摊是个四十岁的瘦削妇人,她站起来往桶里看一眼。

“小姑娘,卖豆腐啊,桶里的是什么啊?”

“婶子,这是观音豆腐。”

锦绣觉得妇人还算和气。

要是遇着霸道的,吵着让你离远点,不让你摆咧。

她用小竹签叉起一小块,“婶子要不要尝尝看?”

“谢谢。”

注意到这边动静的路人,纷纷凑过来,“小姑娘,我也尝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