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插秧(1 / 1)

商城里的书便宜极了。

清仓大甩卖。

10积分兑换二十多本。

有豆制品制作,糕点糖水、奶茶制作,八大菜系,华国历代历朝服装大全,中草药大全等等...

谢锦南随手拿起《中草药大全》掀开其中一页。

书里不仅详尽介绍着各种药材药草,包括种植的气候和注意事项,还有彩色的精美插图。

属实把他看震惊了,久久说不出话来。

他瞠目结舌,锦绣乐了。

寻常人,能得一门手艺,都够养家糊口了,所以轻易不会外传。

哪像前世,诸如美食制作这些。

在网上一搜一大把。

不过。

再多计划,也得等谢锦南和谢二勇手好了再说。

没办法,家里劳动力稀缺啊。

幸好谢锦南用了系统兑换出来的药膏,伤口愈合得很快。

谢锦南找了由头,把药膏给谢二勇也抹上。

............

接下来一个月。

锦绣要么下地帮家里干活,要么和谢锦南去寻菌子和见血清。

期间下了好几场毛毛小雨。

山上菌子多发。

谢二勇和谢小玉两兄妹也没闲着,一连好几天,寻到大概十斤菌子,其中五斤松毛菇,三斤竹荪,两斤高羊肚菌。

锦绣浑水摸鱼。

把一半兑换给系统。

然后又陆陆续续寻到一些见血清。

现在,她系统里有800积分了。

美滋滋。

农历三月初九,在谷雨的前三天。

家家户户都忙着拔秧插秧。

谢家除了手臂还没全好的谢锦南和李秀红,一家人都在田里。

锦绣谢小玉谢二勇三人拔秧。

谢老头田婆子谢长生负责插秧。

分工合作。

四月。

天气还不算很热,太阳高挂。

锦绣连个斗笠都没带。

农家人没有这么讲究。

她撩起裤腿到小腿位置,弯腰在秧田里忙活。

前世没拔过秧,原主拔过。

但她脑子控制不好自己的手,秧苗叶拔起来了,根却断掉还留在泥里。

看了一眼右边熟练拔着秧苗的谢二勇。

谢二勇掌伤愈合了,只有一道浅浅的疤痕,不影响干活,此刻快速把秧苗拔下来绑成一小捆,然后挑到水田里插秧。

又看了一眼左边的谢小玉,小小的人儿,小手伸进水里,捏着秧苗根部,稍微用力一拔,秧苗全须全尾起来了。

锦绣默了,起身踩着水田过去跟谢长生商量。

“爹,你去拔秧,我来插秧呗,省得我把秧苗霍霍了。”

锦绣接过谢长生手里余下的秧苗,每次掰几株,弯腰均匀插到田里。

秧苗左右前后间距相等,笔直一条线,大小均匀,工工整整。

强迫症看了表示很舒服。

果然。

对比拔秧,她还是更适合插秧。

谢锦南站在田埂边上,看着某个欢快的小身影,目光落在她空着的小脑袋,转身回家。

再次出现在田边时,手里多了一顶斗笠。

他直接脱鞋,单手撩起裤腿,落田走过去,不由分说把斗笠给她戴上。

“小心晒。”

锦绣吐了吐小舌头。

“还好啦,这天气,太阳照在脸上很舒服的,你怎么下来了,叫一声我过去就行,省得弄脏脚。”

讲真。

锦绣喜欢晒太阳。

前世很多女孩子都怕被晒黑,一到夏天就全副武装,防晒霜、遮阳帽、遮阳伞,恨不得把全身从头包到脚,只露出鼻子呼气。

很多时候,就算是最炎热的盛夏。

她都是戴个鸭舌帽,穿着短袖短裤穿梭在校园里。

相反。

一年之中,她最怕阴沉天和回南天。

每到那个时候,她就抑郁emo,坐立不安,度日如年,每天祈求八百遍太阳能出来,把那些该死的潮湿都晒干蒸发掉。

嗯。

她离不开太阳公公,又或者说,她离不开维生素d。

戴好斗笠,转眼谢锦南又把她裤脚也放了一半下来,只距离离水面一丢丢,“小心着凉。”

上怕她热,下怕她凉。

很是体贴。

锦绣忍不住露出雪白的牙齿。

“相公先回去吧,我也快了。”

田婆子让她插完这一小块就回去做饭,其余人继续忙活。

“没关系,我等你一起。”

田梗边上是一条引水渠,他把双脚上田泥洗干净,在等锦绣的间隙里,在附近到处走走,还掐了两把雷公菜。

插完一小块。

锦绣跟田婆子说一声,“奶,我先回去煮饭了。”

田婆子看了一眼浑身泥点子的谢小玉,脸皮抽了抽:“小玉也一起。”

小玉小朋友早没拔秧了,从一开始挺有劲儿,到现在乐得到处找蝼蛄玩。

干脆让她回家去。

小小一个,哪能和大人比,可不能累着了。

回到家中。

谢锦南早就烧好热水了。

锦绣先在大陶罐里盛热水到木桶里,掀开灰扑扑的帘子,把桶提到澡房加凉水。

谢小玉自觉拿着换洗衣裳走进来。

“嫂嫂,我自己洗。”

她六岁,是个小大人了,哪能让人帮洗澡的,羞死人咯。

“行吧,脏衣服先放到一旁,待会再洗。”

从澡房出来。

取下挂在房梁上的五花肉。

大沥村没有屠户,肉是田婆子早上到大全村买的。

拔秧插秧是辛苦活,得吃饱才有力气。

将五花肉洗干净,切成小方块,热锅放油,倒入五花肉翻炒片刻,倒入黄酒酱油、一丢丢白糖、葱姜八角桂皮,再加过面清水焖。

一个月之中。

锦绣又去了两趟镇上,用之前卖雪耳剩下的银两,去调料铺和药铺买了不少调料回来。

让人惊喜的是。

这个时代有辣椒。

据说是番邦传进来的,不过相比北方,南边的人不太喜欢吃辣,特别是农家人,平常煮菜不舍得放油,吃了辣椒感到火烧心,菊花都火辣辣的。

生怕吃坏肚子,要银钱治,便更不想吃辣了。

锦绣买了一小把辣椒回来。

大约二十来条,吃了一个月都没吃完,剩下的晒起来。

偶尔煮肉或者凉拌时会放一两条小米椒,寻常炒青菜就别想了。

用田婆子的话来说,掩盖了青菜本身的味道,不好吃。

谢家,也就只有谢二勇谢锦南两兄弟爱吃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