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承宗轻咳一声,“不错,这些器物不仅是装饰,更是触发机关的关键。若想脱身,还需寻找对应各卦的物品才行。”
沈如初略作思考,迅速投入到 ** 机关的工作中。她低声念道:“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
赵承宗站在一旁,耐心等待她的指示。只见她逐一检查每一面墙上的器物,试图找出与相应卦象相符的物品。
最终,在一番努力之下,她终于锁定了目标。“有了!”
沈如初飞快地将选定的器物取下,放置于指定位置。随着最后一枚器物归位,整个房间瞬间安静下来,所有的机关停止运作,仿佛从未存在过一般。
“机关已破。”沈如初转身看向赵承宗,眉眼间透着几分得意。
赵承宗颔首一笑,“接下来,便是享用这些珍宝之时了。”
两个身影动作迅捷,换做寻常摸金之人,这样的机关时间绝对紧迫,但对他们而言却显得宽裕。地板尚未完全收回,相对应的宝物已被他们寻获,随后地板再次闭合。
与此同时,在另一侧的棺椁旁,地面突然裂开,一座石台缓缓升起。石台上放置着一个黄金盒,称其为黄金盒其实有些谦虚,它更像是一件小型黄金箱,形状仿若盒子。这与原故事里只存放一片龙骨天书的情节完全不同。
石台升起后,盒子上的八个卡扣自动松脱,展开了盖子。白玉堂二人走近石台,伸手掀开盖子,只见里面整齐地排列着八片巴掌大的龟甲,甲面上刻满了晦涩难懂的甲骨文。在龟甲之上,则躺着一卷黄金书简。
金算盘见到龙骨天书后略显失望,因为这些写满卜辞的龙骨在市场上几乎毫无价值。但金算盘意识到,它们被收藏于此或许只是墓主个人的兴趣爱好。
失落的金算盘转而研究起旁边的棺椁。龙骨天书?不对劲,龙骨天书明明只有三片,这里为何会有八片?难道是李淳风在模仿伪造?
白玉堂也觉察到了事情的复杂性,他拿起最上方的黄金书简查看,发现上面用小篆记录了李淳风对龙骨天书的研究。书中提到,龙骨天书揭示了一项贯穿商周的秘密,夏商更替和周朝伐商皆与一颗名为雮尘珠的宝物相关。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凤鸣岐山,这两句并非单纯描述异象,而是暗指商周崛起的秘密便是雮尘珠。
拥有雮尘珠的商周之所以迅速强大,是因为他们通过研究雮尘珠领悟出了一些秘术,并以此为基础结合古老魔法创造出不同于仙人传承的新法术。这些秘术被加密记录在占卜龟甲上,最终形成了龙骨天书。龙骨天书的核心内容则是周文王关于雮尘珠起源的占卜记录,这也是为何这里有如此多的龙骨天书。
根据李淳风的研究,他曾还原出一种商周时期的法术,发现虽然这种法术威力巨大,修炼速度快,但修炼过程极其残酷,需要大量祭品,且修炼者会经历非人的变化并受到侵蚀,一旦无法抵抗,便会彻底失控变为怪物。
也许正是由于商代所需祭品过多,才引发了八百诸侯的叛乱。此外,李淳风推测,商周时期那些奇形怪状的修道者如雷震子、三眼闻太师等,或许也与此类法术的流行有关。
然而,经历过商朝血腥祭祀的统治后,周朝逐渐意识到现行法术体系的问题,开始尝试改良。于是便有了文王演六十四卦,为了抑制法术可能引发的暴走畸变,文王创立了名为“天”的新法术,周朝依靠此法封神,自此开启了法术体系的迭代之路。
出于对商周法术的好奇,李淳风复原了一种法术,而这种法术的结果便是产生了人面黑腄蚃,这些人面黑腄蚃正是西周用来守护此墓的守卫者。
没错,人面黑腄蚃是人为创造的,这也是为何白玉堂感受到的气息如此怪异。不过,那群西周时期的人面黑腄蚃早已灭绝,如今见到的其实是李淳风的作品。
复原法术后的李淳风感慨商周法术的残酷与诡异,认为既然这些法术已随时代变迁隐入历史,复原出来反而不是好事。况且,如果雮尘珠的线索外泄,不知又有多少野心家会不惜代价掀起灾难争夺雮尘珠。
因此,李淳风决定在此基础上建造另一座墓穴来守护这个秘密,这也解释了为何有这么多龙骨天书存在。其中,第一片龙骨天书属于三片总纲之一,其余七片分别记载了商周时期的七种法术。
读完黄金书简,白玉堂忽然觉得原本熟悉的历史变得扑朔 ** ,而这卷书犹如一道微光,轻轻拨开了笼罩在他眼前的迷雾,让他得以窥见 ** 的一角。
许子朗心中涌起一股难以抑制的好奇,仿佛在历史的迷雾中探寻 ** 是一种无法抗拒的 ** 。
“没想到历史竟藏着如此深藏不露的秘密。”
遗憾的是,李青云的记载仅止于此,不知是他放弃继续探究,还是后续内容未被记录下来。然而,李青云倒是把从商周时期恢复的一部分法术完整地记录了下来。
这是一种通过特定力量培育并操控昆虫的虫术,隶属于驭兽法的一个小分支。驭兽法历史悠久,远在上古时代,先民就用它来驾驭野兽作战。
《史记》记载:轩辕黄帝修养德行,整顿军队,调理五气,种植五谷,安抚百姓,丈量四方土地,并训练熊罴貔貅貙虎等猛兽,与炎帝在阪泉野外交战。
其中提到的训练熊罴貔貅貙虎便是古老的驭兽法。
许子朗仔细揣摩这篇虫术的内容,发现其修炼门槛极为宽松。
要知道,现代道法入门强调资质、命理等条件,规矩繁多。但这篇法术却截然不同,完全没有这些要求,普通人也能修炼,只需付出相应代价即可。
修炼方式简单明了:找到一枚昆虫卵,在上面用兽血画上咒纹;然后斩杀大量奴隶作为祭品,囚禁他们的灵魂注入昆虫卵,利用那些充满绝望与恐惧的灵魂改造卵体。
当卵体完全改造完毕,修炼者需要不断用自己的精血滋养虫卵,直至建立起联系。
关键之处来了:
一旦建立起联系,修炼者将直面由祭品灵魂变异而成的虫卵意志冲击,那种源自祭品的绝望与恐惧会一股脑冲向修炼者的内心。
若能抵御住冲击,抹杀虫卵的意志,就能以自身意念掌控虫卵,将其转化为虫丹。
到时修炼者可用虫丹施展各类虫术。
例如,那传说中的人面黑腄蚃正是李青云利用虫丹施展虫术异变创造的产物。
若承受不住冲击,则会被虫卵意志携带全部力量侵占身躯,沦为半人半虫的怪物。
这法子听起来是不是有些熟悉?没错,有点类似苗疆的蛊术和痋术?
实际上,这种古老的法术在漫长的发展中经历了多次演变,现有的一些法术仍能看到古老法术的影子。
而苗疆的蛊术和痋术正是从各种虫术中衍生出来的。
相比之下,痋术更贴近上古虫术。
许子朗看完虫术后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要知道,炼宝师放弃了修炼资格,因此只要涉及修炼本源力量或性命之法,即便摆在眼前也无法修行,根本无从入门。
但虫术不同,它的核心在于虫丹,虫丹的壮大不会提升修炼者自身实力,是一种不涉及性命修行的技术。
这种技术他可以修炼。
这样一来,他就能获得一种能力,弥补当前言灵不多、战力不足的困境。
日后若虫术精通,说不定还能借助其中的道理演化为自创言灵。
不过,修炼这东西有个难题,那就是门槛。
没错,如今挡住他的正是门槛。
对上古商周之人而言,虫术并无门槛,但对许子朗来说,门槛却是存在的,那就是充当祭品的奴隶。
商周时期奴隶众多,可随意抓捕,但对许子朗而言,他去哪里寻找奴隶呢?
总不能随便抓人当作祭品吧,先不说能否迈过道德关,单是这个世界存在因果报应这一点就让他不敢这么做,毕竟这里的因果报应太过真实有效。
若想修炼虫术,就得找到替代品。
许子朗思索片刻,九州之地的人不可动,但东瀛倭人或许可以。
看来修炼虫术的希望还得寄托在东瀛倭人身上。
许子朗下定决心抽空去一趟租界摘取一些东瀛倭人作为实验对象。
收起黄金书简,他的目光转向八片龙骨天书。
其中除了一片记载雮尘珠总纲和一片虫术外,还有六片龙骨天书分别记录了六种商周法术。
遗憾的是,这六片龙骨天书的译文并未被李青云记录下来。
许多年前,叶青承袭了前人对古老文字的研究,但甲骨文这种东西极为稀少,更别提有人系统地解读与传授。就连他的前任也不擅长此道,因此他对这些文字几乎一无所知,完全读不懂。
然而,外界的学者至今未能 ** 甲骨文的秘密。若他想知道那六片龙骨天书中写了些什么,就必须自行寻找方法。幸运的是,他并非完全毫无头绪。他手中的黄金书简记载了一些关于 ** 虫术的方法,可与其中一块龙骨对照,这样就有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