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不需要特殊处理(1 / 1)

林安用绳子一头绑住怪树,另一头固定在船上,示意几人上前帮忙。

“好咧!”

众人答应一声,一起用力,怪树发出一声闷响,便滑入水中。

伴随着咚的一声响,一道水柱随之冲起。

怪树迅速沉入水中。

然后林安让船停下不动,他自己站在船边注视着水面。

过了片刻,系在船身上的绳子开始晃动。

“快把船开到岸边!”

林安一声大喝,船主立刻操控渔船朝岸边驶去。

就在此时,原本平静的黄河水面突然变得波涛汹涌,浪头一个接一个翻滚。

尽管渔船不小,但在突如其来的浪潮中,仍然感觉随时可能倾覆。

幸亏船主常年在黄河行船,驾船技术娴熟,终于驾着渔船穿过汹涌的浪涛,靠近岸边。

当渔船靠岸时,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刚才那几道浪头实在太危险了。

“快来帮忙,把绳子拉上来。”

林安招呼几人拉绳。

这次不像之前拉铁头龙王那样费力,虽然绳子那头还很沉重,但并不需要特殊处理,几人咬咬牙还是能拉动。

很快,在众人的努力下,绳子被拉回了一大半。

怪树也随之露出水面,随着它浮出水面,原本汹涌的波涛瞬间平息,就像刚才那波涛起伏的情景只是大家的错觉。

“这是什么?”

几人将怪树拉上岸后发现情况不对劲。

原本怪树上的面蟠桃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三只鎏金的铁猴子,它们四肢抓住树枝,做出攀爬的姿态。

这三只铁猴子浑身布满精美花纹,宛如铠甲,全身鎏金显得威风凛凛,双眼镂空后再鎏金,看起来栩栩如生,灵气十足。

几人看着铁猴子时,总觉得它们也在看着自己。

到手了!

那册子上记载的奇珍异宝:金线流波猿!

这三只金线流波猿不知是哪一代被投入黄河镇水之物,岁月悠悠,吸收了黄河灵气成为世间难得的奇珍。

若要擒获这三只金线流波猿,得用那铜铸的蟠桃诱捕,将其引至青铜蟠桃树上,再将蟠桃树拉出水面,它们便会如困兽一般任凭处置。

不过这件事不能告诉旁人,

“这是铁甲龙王遗留下的邪气异化之物,我将其取出正是为了避免后患。”

说着,白玉堂举剑向三只金线流波猿虚劈一刀,

其实后面的多宝貔貅已一口咬向金线流波猿,

众人忽然看见那三只铁猴变成了三个白须长髯的老者向他们鞠躬求饶,

然而多宝貔貅咬住金线流波猿,将其体内的灵力、气运和玄妙之理尽数吞噬,

眼前依旧还是三只铁猴,哪有什么老者,

失去灵力和道理玄妙的青铜蟠桃树上的铁猴迅速生锈崩裂,碎片掉落一地,

但在铁猴崩毁前,白玉堂拿出五鬼令照之一,从中摄取了三缕常人难见的金光,

这三缕金光正是金线流波猿的灵性精魂,

说起来,这三只金线流波猿在这黄河流域守护了多少年,庇佑一方,

不说那些虚幻的功德,单论对人族的功劳便实实在在,

吞噬它们的灵力、气运和玄妙之理是白玉堂修行所需,大道无情,无需多言,

但让它们形神俱灭就有些过分了,

于是白玉堂干脆用五鬼令将它们的灵性精魂收起,

待日后让它们投胎转世为人,摆脱那冰冷铁壳,化作真正的生灵,也算是完成了它们的造化,不辜负它们的守护之功,

同时这样的解脱也能弥补他吞噬它们灵力因果,

这就是天灵地宝麻烦的地方,因为它们是有生命的,

若是落到别的寻宝人手中,顶多就是利用它们罢了,

但到了白玉堂这里,那就是性命攸关,跟落入带着外道天魔眼珠所化寻宝的窦占龙手里差不多,

杀害被天地钟爱的天灵,这因果可不是闹着玩的,

想想那些被天意针对的外道天魔都成了什么样,

直接被分成三截躺在那里,还得凑齐四神彻底抹杀,

这也是为何他愿意留下一线来化解因果的原因,

吞下金线流波猿的多宝貔貅体内闪烁着金色光芒,

随着金色光芒被消化,

多宝貔貅身上的金玉光芒更加耀眼,

而白玉堂心中也浮现一道讯息,

天字序列言灵:心猿!

能力:将心中无名怒火和杂乱思绪化作心猿,保持心境专注清明,必要时可召出心猿对敌,

这一次是术类言灵,不仅能修炼内心,还能召唤出来辅助战斗,是他第一个可以直接用于实战的言灵,

这心猿若要壮大,则需以他心中的怒火和杂乱念头为食,其成长的速度与力量取决于他的心神强度,

就在他消化完这股信息后,从多宝貔貅上传来的力量在他心中安定,那一刻他进入了心无杂念、心神清明的状态,原本缓慢转化的七窍玲珑心竟在此刻骤然加快,

竟然还有这种可能?

白玉堂感受到自己愈发活跃敏锐的思维,心猿带来的炼心效果竟能加速七窍玲珑心的转化,真是一份意外之喜,原本至少三五年才能完成的七窍玲珑心按现在的速度恐怕不到三五个月就能彻底转化完毕。

原来,言灵之间是可以相互影响的,白玉堂记下这个发现,也许当他收集的言灵足够多时可以尝试同时发动几种言灵以达到叠加效果,白玉堂处理完新言灵的信息正准备离开,目光却落在那条麻绳上,他心中一动,却差点遗忘了它,这条麻绳虽非奇珍异宝,却也是件宝物。

在一片被清泉滋养的土地上,尽管在陆地上一根普通的刀片就能轻易切断某物,但在水里施展时,它的坚韧度远胜过钢缆,用来捆扎物件堪称完美。这样一件宝物若不带走,岂不是辜负了寻宝者的名声?然而,在众人环伺之际,他也不便直接放入褡裢里。于是,他招呼几人把绳索收拾妥当一起抬回去,“所有细节都处理好了,咱们出发吧。”这片区域的天材地宝算是到手了,接下来该去龙岭看看。

白玉堂领着人回到李家镇,回屋后把绳索收进褡裢。话说回来,虽然寻宝人无法修行,但他们长期接触天材地宝,也摸索出了许多类似奇门遁甲的秘技,比如这褡裢,与道家的须弥芥子颇为相似。这褡裢能装下两百多米的绳索,却毫无变化,拎起来还轻飘飘的,确实奇妙。刚收拾完,李德柱就来邀他赴宴解乏。

酒桌上,几位族老带着几个年轻人端出十几瓶西凤酒,轮番敬酒。白玉堂有点摸不着头脑,这不是简单的感谢,分明是想灌醉他。气氛热烈时,几个族老交换眼神,似乎有话要说。最后,李德柱起身敬酒后说道:“小师父,你觉得咱们李家镇如何?”果然,白玉堂表面上虽似醉意朦胧,内心却异常清醒,“李家镇不错。”

“那,小师父是否考虑在这儿建座寺庙驻扎?”李德柱试探性地问,“建设费用我们全包。”白玉堂明白了他们的意图,李家镇想留下他,像别的地方那样让道士守护一方。若答应,这附近的一切红白喜事、风水事务等都会归他,这儿就成了他的地盘,而他需保证李家镇的安全。但白玉堂并非真正的僧侣,他需要四处奔波寻宝探秘,怎会把自己困在此地?当即摇头拒绝:“我的缘分不在此处。”李德柱等人闻言叹息,遗憾不已。即便没能请动白玉堂,这些关中的汉子依然热情敬酒,这场宴席吃得十分尽兴。

次日清晨,白玉堂骑马在李家镇族老的送别下离开,直奔龙岭。龙岭距李家镇约十里,骑马不急不缓一个多小时即达。很快,他看到龙岭。放眼望去,一道道沟壑纵横交错,将大地切割得四分五裂,大量土塬、土梁、土沟矗立四周。黄土高原的寒风吹袭山岭千年,风化出无数沟壑风洞,看起来千疮百孔,仿佛一条龙满身癞疮。风吹过洞穴,发出呜咽般的怪响,宛如厉鬼哀号,让人不寒而栗。沟壑从大地一直延伸至山岭深处,纵横交错的沟壑犹如龙鳞,使连绵的山岭形如一条匍匐的巨龙,这龙岭名副其实。

白玉堂望着龙岭奇特的地貌,感叹自然造化的神奇。随后牵马爬上一座土梁,四下观察地形。虽不懂风水之术,但寻宝人自有相地之法,能够观测地脉生气流动,判断砂水贵贱,以此评估此地是否有孕育天材地宝的可能。相地之法将地脉分为十二类:生、福、禄、财、灵、仙、贫、恶、邪、凶、煞、死。这十二类地脉只要足够强大,都能孕育出相应的天材地宝。所谓生者,即是地脉生气汇聚之处,普通生地只是中规中矩,主要特点是生机旺盛,适合安葬,较好的生地还能庇佑后代长寿;大型生地则不同,其中生机缭绕,埋于其中,不仅尸骸不腐,甚至可能死而复生成仙。

赵陵查看着龙岭的地形,越看眉头皱得越紧。原本龙岭的地势绝佳,龙脉从坤位而出,山势属土,名为坤龙,最擅长承载生气,是一块上佳的风水宝地。

可如今这条坤龙却被岁月侵蚀出一道道沟壑,宛如伤痕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