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梁王朝嘉和十八年。
跟着东莱先生学习近一年时间的崔家兄弟,主动要求报考府试。
在府试这一关,他们俩被困住了整整十年。
这也一度成为兄弟二人的噩梦。
但说来也奇怪。
只放下书本短短两个月,再重新捡起来,他俩好似经历了一场破茧成蝶般的新生。
二人眉宇间不再有以前的畏怯、愁苦、迷茫。
就好似心境通顺了,学习的‘任督二脉’也打开了。
再加上每日旁听崔岘、东莱先生辩经,听东莱先生讲解时政、八股。他们的神情越发沉稳,眼睛也越来越清亮。
甚至心底有个声音在说道:去吧,去参加这次府试吧!
老崔氏欢喜不已,当即帮两个儿子报考。
崔家后院。
由于崔伯山、崔仲渊兄弟二人即将要参加本年科举。
因此五个小子都难免有些躁动。
一年时间一晃而过。
距离崔岘给他们定下‘五年内考中童生’的目标,还剩下四年。
此刻。
五人各自坐在鸽子笼考场里,正在考试。
经过一年的高强度学习,他们的变化也相当之大,逐渐开始褪去青涩,朝着少年模样成长。
一开始,繁忙的学业,确实让五人焦头烂额,痛苦不已。
但后来,逐渐麻木了,或者说习惯了。
人的适应能力真的很强大,从麻木,到习惯,再到沉下心来汲取知识、磨砺心性。
竟然只需要一年时间。
而这一年,绝对是他们人生最关键的转折点!
深夜的崩溃。
睡梦里的痛苦。
学习时候突然毫无预兆、嚎啕大哭。
一边哭还要一边继续考试、刷题。
种种心酸,唯有他们心里自己清楚。
崔岘正坐在一旁练字,瞧见几位大哥神思不属的模样,一边写字一边笑道:“若是觉得有信心,大哥们可以合计着,参加今年的童生试。”
“失败了也无妨,权当试试水。”
听到这话,裴崇青父子、东莱先生都抬起头。
庄瑾、高奇几人有些心动,又有些犹豫。
唯有坐在鸽子笼里的裴坚,神情淡淡的,沉稳说道:“不必了。崔大伯、崔二叔经历十年落榜,放下书本后,想通了很多,选择重新读书。心境、学业都有精进。”
“所以有信心面对此次府试。”
“我们不一样,这一年学习,虽然充实了很多。但仍旧无法保证,肯定能考中童生。”
“我裴坚,不打没把握的仗!”
“而且考中童生,不是我的目标,只是我的开始。我是要跟着岘弟你一起,考中进士,去做京官的。”
“小小童生试,不用放在心上。我只管拼尽全力,去学习。”
“第五年春天来临的时候,我自会考中童生。而后跟着岘弟一起,挺直腰杆前往开封,给开封学子们,带来一些小小的震撼。”
此言一出,满院侧目。
连崔岘都愣愣看向裴坚,大为震惊。
大哥,你怎么了这是?
不管是哪里来的鬼魂妖孽,你立刻马上从我大哥身上下去!
裴崇青听完孙子这番话,看向坐在逼仄考棚里,神情沉稳,腰杆笔挺的少年,欣慰感动不已。
我家孙儿出息咯!
庄瑾赞叹道:“裴坚哥哥,你现在好生沉稳,格局也非常大,真让弟弟佩服。”
裴坚云淡风轻回应:“自然。”
结果下一刻,隔壁考棚便传来奇怪的‘噗嗤’、‘噗嗤’死动静。
庄瑾讷讷道:“那……我拉了一坨大的,裴坚哥哥,你不会怪我吧?”
裴坚深吸一口气,刚才刻意装起来的沉稳、淡定瞬间破功,崩溃咆哮道:“庄瑾,你是屎做的吧!啊啊啊啊啊老子今天下学一定要把你给打死!谁都别拦我!”
众人:“……”
裴崇青脸上的欣慰骤然一收,紧急撤回一段没有来得及释放的祖父情谊。
且不管裴坚和庄瑾的‘个人恩怨’。
当日午后。
老崔氏为两个儿子准备好报考事宜后,把崔岘喊去了‘办公房’。
去年第一次开完会以后,崔家保留了‘开会’的传统。
甚至单独把一间耳房,布置成了办公房。不管是家庭会议、还是学习会议,都经常在这里召开。
而今日的会议,是老崔氏等人自发组织,来咨询岘哥儿,下一步的‘崔家战略发展’。
众人落座后。
老崔氏率先道:“岘哥儿,你娘、大伯母,还有璇姐儿,都初步开蒙了。经过这一年学习,祖母觉得,最快的学习办法,还得是在生活实践当中成长。”
“因此,我们四人申请,开始做生意!未来四年,我们在南阳摸索,积攒经验。这样等到了开封,你去辩经,我们就能着手放心大胆去干大事儿了!”
陈氏、林氏、崔璇三人,都频频点头,期待看向崔岘。
显然,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她们有了野心。
想迫切扛起‘将崔家发展为名门望族’的重担!
但说实话,历来名门望族,都是需要数代人的努力、积累,才能真正崛起。
崔家想要弯道超车,迅速成为‘首富之家’,需要有一个明确的,强有力的,划时代的核心产业。
这个问题,崔岘从一年前就开始思索了。
并且也有了答案。
那就是——报纸,这个时代叫做邸报。
说白了,就是‘古代传媒产业’。
往小了讲,报纸行业可以关联广告,迅速帮助崔家进军、涉猎、渗透各个产业。且不至于被商业竞争对手们压制、反扑。
往大了讲,那就是提前占领舆论高地,埋下思想火种,掌握一手情报,必要时还能打舆论战。
以传媒业为核心,搞实业发展。
作为一个现代人,读过《天工开物》等书籍的崔岘,想要搞点发明致富,不难。
迎着老崔氏等人期待的目光,崔岘笑道:“祖母,娘,大伯母,我早就有想法了。未来四年,你们唯一的任务,便是开一家邸报。”
听到这话的众人:???
啥?
邸报?
哎哟,我们几个刚开蒙一年的女人,去搞邸报?
这不是开玩笑嘛!
先不说就凭她们几个,能否把邸报做起来,怎么做。
关键是——
老崔氏傻眼道:“邸报这玩意儿,咋赚钱呐?”
崔岘知道,有些深层次的东西,解释不明白的。
因此他略作思索,笑着给出个最俏皮、又通俗易懂的解释:“祖母,您想啊。您先在南阳,把邸报做起来,招募好工人,熟悉一切邸报流程。”
“甚至未来四年,你把咱家邸报提前开去河南各个府城、包括开封。”
“到时候等我去高台辩经,全河南,乃至全大梁都会关注这场盛会。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来开封,参加这场盛会的。”
“到时候,我的每一场辩经内容,输赢,对手是谁,场面如何,都会成为所有人关注的盛况。咱家的邸报,记载好这些内容,就能迅速在开封、河南,乃至整个大梁去售卖。”
“孙儿每胜一场,邸报一作刊登,全大梁都知道孙儿胜利啦。”
“到时候咱们在京城,金陵等全大梁最繁华的城市,设立邸报办事处,将开封高台辩经的邸报,实时面向全大梁出售!”
“祖母您想想,有了这个邸报在,孙儿会一跃成为风靡全大梁的人物!那咱家的钱,不就能赚到手软了吗?”
啊?
听完崔岘这番话,老崔氏、陈氏、林氏等人,表情一愣一愣的。
她们显然是没有听懂。
陈氏迟疑问道:“岘哥儿,为什么你风靡全大梁,咱家就能赚钱到手软啊!”
崔岘眨眨眼:“因为邸报上可以登广告啊!娘,我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开封辩经之前,咱家开一个酿酒作坊,紧急生产出一批酒,取名……叫做桃花酒吧。”
“等我高台辩经赢了,邸报把辩经情况刊登出去售卖,肯定有很多文人关注着这场盛事,想办法来买报纸。”
“这个时候,我们在报纸上刊登半个版面,上面写着:桃花酒,才子崔岘喝了能作名诗,文思泉涌辩经!你还在等什么,想成为才子,也来喝桃花酒吧。”
“于是,咱家的桃花酒,就能迅速风靡全大梁,成为最红火的酒水!”
老崔氏等人听完后,齐齐震撼的张大嘴。
还可以这么搞?
娘嘞……那岂不是要彻底发大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