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5章 鬼子工兵(1 / 1)

佣兵1929 山有意 1104 字 12小时前

这个时期,日军其实也没有现代化的探雷设备,排雷的主要工具还是简易的探雷针。

日军的探雷针,说白了就是一根细长的,可伸缩的金属棒。可根据需要结合成不同的长度,卧姿使用时约80厘米,立姿使用时为1.5~2米。

探雷针结构简单,便于使用就便器材临时制成。

但如何使用可就有讲究了。

探雷针插入土里,全靠探测员指尖对细微触感的敏锐捕捉,来确定是否埋有地雷。

也就是说,这种探雷方式是一个技术活,而且还要有相当丰富的排雷经验。

即使以鬼子现在的工兵素质,日军一个工兵联队,也不过能挑选出一百多个有经验的老兵出来。

当然,日军排雷也不是漫山遍野散开来全面积探测。而是划定了一定区域,只要开辟出几个安全区域,便于进攻部队开上去就行。如果顺带能够找出守军预留的安全通道就更好了。

这里有人会问,电影上不是见过日军背着个大包,手中拿着带长杆的金属环来排雷吗

其实日本陆军工兵探雷器的研发工作也不算晚,而且还是受到华夏军队的刺激。

在一二八淞沪抗战中,虽然华夏军队布设的地雷数量不大,但是却给鬼子造成相当大的打击。

当时十九路军和第五军,曾经利用收集来的白口铁皮油桶,装填炸药,制成地雷和滚雷,专门打击日军的骑兵,而且对于毫无防备的日军来说,往往是一炸一个准。

而到了长城抗战时,佣兵团则是开始上规模地使用地雷,将号称铁军的鬼子第6师团炸得苦不堪言,甚至到了影响士气的程度。

这也没办法,跳弹贝蒂这种让人断子绝孙的地雷却是让小鬼子们每每想起都不寒而栗。

所以鬼子很快就研制出了第一代探雷器,其实就是电磁金属探测器。

它利用电磁感应原理,使用有交流电通过的线圈产生迅速变化的磁场,这个磁场能在金属物体内部感生涡电流。

涡电流又会产生新的磁场,倒过来影响原来的磁场,金属产生的电磁场变化被真空电子管捕捉后再经过放大,操作人员的耳机便会出现特殊的噪声。

只是,日本陆军研究所最初拿出来的九八式地雷探知机可靠性很低,对使用环境要求颇高,绝对是磕碰不得、吹弹得破的宝贝。

而且关键是个头还不小。虽然测试时号称单人可背负,但是参与测试的官兵认为这东西马驮着都嫌太重,“皇军”士兵那小体格还真承受不了。日本工兵对这个全重达20公斤的铁箱子始终提不起兴趣,装备的数量更是聊聊无几。

第3师团其实还是装备了两台九八式地雷探知机的。只是这两台机子还没使用就在运输途中出现了损坏,根本派不上用场。

所以现在鬼子们还是用最原始的探雷针来排雷。

小岩井凛曹长算是第3师团工兵联队比较资深的老兵了,早在朝鲜服役期间就有过排雷的经验,所以他自然就成了排雷分队的一员,天才蒙蒙亮就来到了紫金山下。

他现在心中很是振奋,因为他才排查了十几分钟的时间,就连续探测到了三颗跳弹贝蒂,而且还成功取出让手下运送了下去。

对于跳弹贝蒂,日军现在已经不算陌生。

早在几年前的长城抗战中,日军就获得过佣兵团当时埋设的部分地雷,并很快运回国内进行了研究后,将这种地雷的特征和特点都印成了小册子,让全军的工兵学习。

而小岩井凛这个鬼子对地雷的研究还颇有几分天赋,对于地雷的埋设地点,以及如何探知和排除,都有相当丰富的经验。

现在他正慢慢匍匐前进,手里的探雷针则是间隔几十厘米就朝着前方的土里探入。而他的左右两边各30米处,也有两个鬼子用探雷针在对着地面指指戳戳。

这个排雷小组的人员间隔也是有讲究的。由于跳弹贝蒂的杀伤范围是20米,万一有谁不小心引爆了地雷,也不会波及到其他人。

像紫金山这种大面积的雷区,工兵也不可能精确到将每一颗地雷都排除,被遗漏的少数地雷,那就只能看谁倒霉踩上了。

所以小岩井凛他们这个小组前进的速度还不算太慢,已经越过了第一个雷区,开始向更高处探测。

就在这时,小岩井凛曹长手中的探针突然顶到一个硬物。

他心里就是一跳,但却是并不急躁,而是按照跳弹贝蒂的体积,在左右又轻轻刺探了几次,这个硬物的体积大小就在脑海中形成。

“吆西!”

小岩井凛知道这就是一颗如假包换的地雷,埋进土里的深度也就10厘米不到,自己的第4个战果就要来了。

所以他此时很小心地左右看了一眼,要确认其他同僚的位置。

要知道,就是最熟练的排雷高手,也不敢保证自己的排雷过程就不会出现意外。

只是,此时他的眼光却突然定在了右边一人的身上,然后他的眼睛突然睁大,同时还散发出一种惊恐的眼神。

就见那人一动不动,被钢盔覆盖的头部位置,一股鲜血顺着地面流淌了下来。

“神枪手!”

这是在小岩井凛脑海中浮起的第一个念头。

只是,为什么一点枪声都听不到呢

这是他脑海中浮起的第二个也是最后一个念头。

然后,一股微不可查的风声灌顶而入,小岩井凛脑门传来撕裂般的剧痛,然后就眼前一黑,彻底回归了天照大神的怀抱。

而距离他约400米的一根被炮弹炸断了树干的树根下,一丛不起眼的草丛微微颤动了一下。

如果你眼神非常好的话,就能发现,草丛颤动的同时,草丛边也飘起了一股淡淡的青烟。

“炯!”一声微响。

距离小岩井凛尸体不远处的第三个鬼子,脑壳就如同被一把无形的铁锤敲了一下,脑袋微微一仰,然后瞬间垂下,同样是无声无息就魂归东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