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郑亲王的一番论述下,古月忽然发现,自以为是的“小聪明”的确对于朝堂这种尔虞我诈的集中营根本不适用。
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这句话并不是说说而已,对于很多人而言这世道就是如此现实。
而朝堂上的那些大佬们自然都是最现实那群中的佼佼者,因为一念之差很可能葬送的是自己身后的一个家族一股势力。
在项无忧的描述中,曾经那么如日中天的长孙家,却被古月“轻而易举”连根拔起,这绝不是古月一个人的力量,而是楚皇多年筹谋的结果,只是需要古月这个契机而已,就好像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长孙家的人如同被温水煮青蛙,当他们发现楚皇的真实目的之时,在朝堂之上其实已经无力回天,这也是他们义无反顾地全身心投入“黑市”的根本原因,这都是楚皇逼的。
作为多年的老对手,严太师自然不可能不清楚敌我形势的变换,周遭那些需要站队的达官显贵也不可能不明白自己的决定会有什么后果。
当然,严太师更需要清楚一点,他们严家不能成为第二个长孙家,不然就会有第二个严家跳出来和自己搭台唱戏。
同样,其他需要站队的大人们也应该明白,他们不能直接站在严太师身后,不然就会一起成为下一个被陛下忌惮的目标。
既然如此,又有谁会特地在长孙家彻底覆灭之后,搅动风云呢?而且看上去还是在将严家置于死地?
真的是那些曾经站在长孙家身后的人么?不仅仅是未见得,更应该是不太可能,因为楚皇还是那个楚皇,它可以灭了一个长孙家就可以灭第二个,它可以扶植一个严家也可以有第二个,如果多年之后还看不懂猜不透这位陛下的心思,这些朝堂之上的大人们也就白混了,但他们能有今时今日的地位就不可能没这份见识。
那么所有人都只能和和气气一致对外?这或许是楚皇想看到的,但这过于理想。
因为没有人不会想要更进一步,人心不足蛇吞象,谁又真的可以豁免呢?
即使位极人臣,严太师依旧会盘算着怎么让他的外孙成为大楚的接班人,又怎会没有那些尚且还在攀爬路上的大人们盯着严太师的位子呢?
所以这里面与其说是有人想替长孙家报仇,更可能的还是想要扫除严太师这个挡在自己晋升位子上的绊脚石而已。
但是,这事情就只有一种可能?
郑亲王缓缓说道,“惦记着太子之位的,也不是只有严老头一家。”
一个始终被忽略的存在映入古月的脑海,四皇子,甚至到现在为止,古月都没有想过去了解一下这个老四的背景,问一问他老妈身后到底是谁?
“依稀记得老四的外公是军方的?”
“‘依稀记得’,你就是眼高手低,觉得自己的视野够宽广了对吧?所以反而忽略了眼皮子底下!”
“您教训的是。”
这话听着还真像是长辈对晚辈的“训诫”,而古月的态度的确十分端正,郑亲王也就没有过多纠结。
事实上四皇子的外公并不是军方大佬,可他当年把握着楚都守备这样一个关键要害,不然也不会进入皇甫大人的法眼。
这人姓刘,他背后也不是一个大家族,但他能够坐在这个位子上,也是有自己的手腕和关系,不过正是因为他没有深厚的背景和羁绊,先帝才能把如此重要的职务交给他。
在皇甫大人眼里这样一个存在容易拿捏,却的确关键。
所以只有两个贵妃的计划里便有了刘贵妃的位子。
只不过,刘家并没有鱼跃龙门,反倒是因为各种缘由被逐步边缘化,更是拿掉了楚都守备的职务明升暗降,这一切都是皇甫大人的手笔,早就在他的计划之内,毕竟他不可能亲手创造另一个长孙家来给大楚添堵,而朝堂之上有严太师这么一个“马前卒”也就够了。
而这样一个无法忽视的例子,时刻警醒着楚国其他官员,也让楚皇推行自己的政务方针更加水到渠成。
可刘家人就这么心甘情愿么?至少表面上看不出任何不满。
但那次楚都的大战便将他们多年来营造的虚伪面具撕得粉碎。
“‘黑市’那帮家伙的确无孔不入,而且他们是生意人,所以不会把楚国这么大的盘子都放在上官家的人手里,这刘家便是很好的一个备选,只不过他们对外来者太过于迷信,也低估了你小子的能耐和底牌,不然那一次刘家人也不太可能孤注一掷,但老三的安然无恙是不是给了他们一个最坏的底线?至少可以弃车保帅?这个没人可以知道,不过现在呢?
没有了‘黑市’的资源,没有了朝野的盟友,没有了陛下本就不多的信任,在争夺太子之位的战斗里,老四其实才是那个最早退出的一个,相反,严老头壁虎断尾之后却依旧给严家保留了相当大的实力,这一点是刘家人十分眼红也分外不满的。
所以会不会是这样?刘家人不想继续憋屈继续卑微,可他们自己的力量甚至都没法抱着你一起去死!但他们始终不甘心又当如何?这次的事件的确是撕开朝堂遮羞布的好机会,而这个机会完全可以将严家陷入万劫不复,可是,垂死挣扎是任何一个活物的天性,严老头也不例外,而他有着刘家人完全无法比拟的底蕴,如果把严家逼到了死路,是不是只有反抗这唯一的方法了?或许刘家人就这这么期待的,届时他们会成为严老头的盟友,让这次垂死挣扎惊天动地!”
看着郑亲王这番论断时那种自信的光芒,古月忽然感慨,这人是不是憋太久了?如果不是自己,又有谁会特地来聆听呢?真是造化弄人……
但郑亲王是真的知道自己的位置吧?纵然胸有沟壑,但天命不是他的,便索性自在逍遥?
那么他口中的刘家人呢?
其实只是个悲剧而已。
楚都守备这样的职责首要的是能够被信任,所以刘家人没有靠山是个很大的优势,不然也不会被楚国先皇看中,但他们自身是如何看待这件事情?多半皇恩浩荡同时自命不凡?
故而皇甫大人找上他们时,他们才没有拒绝?毕竟接连被天上的馅饼砸到,谁都会觉得自己天命如此。
可惜,他们没有根基没有底蕴更没有朋友,所以只能沦为工具,用之即弃,恐怕无论是楚皇还是皇甫大人,多半一点点心理包袱都不会有的。
可是,刘家人意识到这一切的那一刻,他们会甘心么?
古月可以想象,大梦初醒的时候,刘家人多半会仰天长啸一声“不~!”甚至说几句影视动漫里的经典台词……
不过他们也不是完全没有了期待,因为刘贵妃同样生的是皇子,而且古月也看过,老四的武道天赋不错,是不是更像项家人,更可能有着武道传承?
也就是这种不甘心和不放弃,刘家才会被“黑市”当作突破口吧?的确是“黑市”的作风和套路,一切也就说得通了。
至于这一次到底是不是他们被皇甫大人成功钓鱼,古月还没法直接定论,虽然郑亲王所言的确在理,也符合刘家的人设。
可这种算计不可谓不毒,刘家真的有这样一号人物么?如果有,又如何下得出之前那些臭棋?就因为错估了敌我实力?又或者被“黑市”忽悠的太成功了,根本就失去了主观的一丁点判断力?
对此,古月保留自己的意见,不过他也没继续询问下去,因为郑亲王那份“意气风发”还是需要支持和肯定的。
更何况的确很合理很像是真的。
“就这么多了,你小子该干嘛还是你自己的事,以后搞这些就别来找我,打搅我的清净!”
“小婿遵命。”
“哼!你这家伙应该就是那种对人说人话对鬼说鬼话的佼佼者!学不来学不来……”
一边嘀咕着一边起身前去饭厅,郑亲王没有招呼古月一起的意思。
但正因为如此,古月才知道自己在这里是“自己人”。
待在亲王府里的是闲暇安逸的,明明就在楚都中央却似乎可以遁出红尘,是风景宜人?还是家的温馨?
古月不明所以,但是的确有一种比学院更舒坦的自在,或许是因为那里总被人盯上吧?虽然那些盯着自己的人,都清楚自己知道他们在盯着自己……
这事听起来就很微妙,可皇甫伯忠那些人恰恰对古月拿捏的很准,反正该做的样子大家心照不宣。
而现在,最让古月好奇的其实是亲王府四周居然没有皇甫伯忠的探子,这种待遇可是整个楚都独一份,不过他没有特地提及,到底为何也是楚皇和郑亲王兄弟俩之间的事情,或许这两人还是有那种骨肉亲情的?
惬意的时光总是走的很快,月光下古月派人送唐家姐妹回府后便回到了自己的学院自己的卧室。
今日接收的信息太多太杂,他需要好好思考进行一番梳理。
明明昨日已经有所突破,在他看来事情多半已经解决了,尤其是虚公公亲自去了皇甫府,也就自然而然带去了自己的意思,可今日种种很显然是在彰显事情根本才刚刚开始。
如果说之前的推波助澜都是皇甫大人动动嘴,他的儿子们跑跑腿,那么这次针对张老师的刺杀就是图穷匕见。
或许皇甫大人觉得事情的进展太缓慢需要加一把火?也可能是那条上钩的鱼开始了自己的表演。
若说这件事是皇甫大人出手,似乎很难让人信服,不仅不像是他的风格,更不同于往日的水准,可谁也无法断定,毕竟这位老大人挥挥手直接灭了项家大多数人。
从皇甫叔礼的态度上不难看出,至少他也不清楚这件事情,但是他并没有怀疑自己的父亲。
那么这件事多半还是那条上钩的鱼所为?
这条鱼真的是四皇子背后的刘家么?
诚然,如同郑亲王所言,刘家的命运何止是坎坷。
原本没有野心的人受到那种接连的眷顾也会忘乎所以,何况他们本就不是一群路人甲。
但是过河拆桥之后,刘家人一觉醒来突然就回到了自己的从前,甚至感觉上大不如前。
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心态上怎会没有变化?所以他们一定深深地痛恨着皇甫大人,顺带也对楚皇颇有微词?
当然,即使是被拽下了舞台,只要四皇子还在那,刘家人也就依然有着自己的野心,可惜,他们并不是严太师,也没有这种对楚皇有用的人才,所以结果只是用之即弃。
不过古月很好奇,三皇子发难之后用来息事宁人的是严太师儿子的头颅,这四皇子在楚皇宣布杜绝“黑市”之后还要和它们勾结在一起,同时卖掉了楚都外的士兵,这种行为显然也是叛国,那刘家人又是用谁来抵命呢?毕竟四皇子依旧活着好好的。
只是有一点可以猜到,不管到底杀了谁,这刘家人一定会对楚皇更加嫉恨,毕竟他们没有严太师那种弃车保帅的意识,更没有一个真正的大家族需要去守护。
或许这就是他们选择孤注一掷的最后一个理由?
一切似乎合情合理,但是种种安排却又不太像是他们能够做到的,不然多年前也就不会被皇甫大人玩弄于股掌之间。
这也是古月最怀疑的地方,毕竟眼下的事情在郑亲王看来是有人想要把严太师逼反,这也的确有可能,只不过能看到这一点的人其实并不算多,尤其是能够把握住皇甫大人这次扔出的诱饵。
要知道从头到尾,皇甫大人都在“针对”古月自己。
如果不是对事件的来龙去脉都了然于胸,同时对严太师的了解十分透彻,多半也没有这种设计的可能。
如此考虑,能够帮到的人其实并不多。
而且严太师真的反了,对于刘家又有什么好处呢?站出来摇旗呐喊?万一失败了岂不是万劫不复?当然,刘家人可能都觉得横竖是死不如搏一把……万一成了自己也有一个从龙之功?
又或者,在严太师反了之后也依旧按兵不动,甚至在关键时刻落井下石?毕竟那时候三皇子对于太子之位就真正失去了角逐的机会,也算给四皇子这个最没有希望的人增加了一束阳光?若是在平反的时候有功,或许还能锦上添花?
这些想法其实太过于一厢情愿,因为严太师不是个鲁莽的人。
他可以默许自己儿子和外孙去夺嫡,恰恰是因为这种事情其实是在楚皇的允许范围之内!而他没有自己掺和便是留下了一个缓冲的机会,不然也不会有弃车保帅的戏码。
可他是一个果决的人,第一时间放弃了自己儿子,目的何在?保存自己的家族?又或者是保存自己的地位?
无论如何,他不是一个莽撞的人,所以要逼他造反这件事未必真的行得通,而且之前做的事情楚皇本就知道,就算真的公开了,只要楚皇不抛弃他严太师和严家,这事总归有个解决办法,万万没到鱼死网破的地步,除非楚皇存着其他的心思……
但是一次两次的结果都恰恰说明,楚皇知道什么是虎毒不食子。
毕竟事关三皇子,楚皇真的会做绝么?这里应该有一个大大的问号,而严太师必然清楚。
只不过谁也不清楚这次的事件还会如何发酵,所以严太师第一时间有了动作,目的自然是能继续息事宁人最好。
最重要的一点是,严太师真的反了,他又有几分胜算?纵然抱着玉石俱焚的决心,恐怕也很难伤到楚皇分毫,尤其是宫里还有虚公公这座无法逾越的高山。
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楚皇自身的武勇以及虚公公这位仅次于唐问天的高手,任何形式上的造反最终都只能是滑稽的笑料。
严太师有这个本事去解决么?恐怕很难……
这般考虑,逼反严太师其实根本不太可能。
那么这一切的目的是不是又回到了原点,依旧扑朔迷离?
古月苦笑不已,这一次被拿捏可比之前的每一次都复杂,却又没有那么多步步杀机,但是一环扣一环看似松散实则延绵,偏偏以自己的认知完全没法窥探真相,所以他没有任何迟疑地虚心接受了其他人的助力,同时主动登门拜访了郑亲王。
可惜,无论是皇甫伯忠,是楚后还是郑亲王,都没有真正洞察皇甫大人的意图,就好比那句老话,自己在第一层,队友在二三四,可对手却是在大气层俯瞰这一切……
这种感觉其实很不爽,因为古月觉得自己经过这些时日的摸爬滚打,已经早就不是来此之时的那个谁都可以欺负的小乞丐,同时,也不是第一次被皇甫大人拿捏之时的新手,此时此刻,他有着自己的实力与势力,这些都不是曾经的他可以企及!
但是,结果并没有任何变化……
除了苦笑,古月似乎找不到任何一个台阶可以给自己下。
“你就是太矫情,这才哪到哪?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你如果不是志得意满了,还会有这种纠结么?”
系统突如其来的当头棒喝让古月猝不及防,险些被吓到,“额……您怎么有空管管我了?”
“恨铁不成钢呗,明明姐姐我已经加强了对你的锻炼,怎么还是这么不堪一击?果然还是得进一步加大强度才行,对吧?”
都已经用生死来胁迫古月去娶一个素未谋面的女人了,更进一步会是啥?揭竿而起?刺杀楚皇?单挑唐问天?
古月很想好奇地问一问,但他依旧理智,所以必须管住自己的思想,不能在这些问题上“开玩笑”,因为系统从不开玩笑……
“主要是现在这些事吧,越来越复杂,我甚至都想直接摆烂等着谁来揭开谜底,不过又始终告诫自己,如果等着别人来解惑就会掉到坑里还被填土……要不您给我讲讲?”
“有什么好讲的?你都会说郑亲王可以旁观者清,为何看不透自己是当局者迷呢?”
“这……倒也是,可我的确迷啊,就算自己知道,也还是迷,对吧?”
“你知道自己?你真的知道么?那你的优势和劣势在哪?”
“我的劣势很明显,就是没那么多复杂的阅历,即使上辈子也没有搞过这些尔虞我诈啊,无非是看过的作品里有不少,可亲身经历的感觉完全不同……至于优势,有您在我身后自然是最大的一个,其他的嘛,无非就是多一些这个时代的人想不到的想法而已。”
“没听过一句话么?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阴谋诡计都是浮云!”
“可我哪有那个实力,又不是唐问天……”
“你当然没有,可这并不是说真的需要你有,而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方式,在我看来,那皇甫大人在前面不断牵引,拽出一个又一个倒霉蛋,扯出一个又一个新问题,你却只会在后面跟着,遇到一个就试图解决一个,这事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呢?”
“这也是……可我其实一直在想方设法探求他到底要干嘛啊,追根溯源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嘛……”
“你自己骗自己的能力倒是不俗,而且可以说一句‘在做了,进度百分之零’,说到底,你探究他想干嘛这个方式根本就行不通,只会弄出一个个更多的问题,同时,不管你找谁来解答,他们也都只有自己的角度而已,所以关键问题并不是去解决皇甫大人到底要干嘛,而是他做了许多事之后,会对你造成什么影响,对吧?”
“没错,这么说倒是更直接,可这个也没法估计吧?”
“需要估计么?你直接去找最后那个可以影响到你的人不就完事了!说到底,你最大的优势难道不是脸皮厚么?”
“……”